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学好太极拳之我见

2013-1-7 10:29| 发布者: 清风轩| 查看: 4004| 评论: 0|原作者: 白晶莹

摘要: 太极拳在表现形式上基本是舒缓、松静、柔和、典雅,动作均匀流畅,气势饱满;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学习太极拳因不受年龄限制,老少皆宜,即安全又不会出偏差,因此太极拳可终生演练。然而要学 ...
太极拳在表现形式上基本是舒缓、松静、柔和、典雅,动作均匀流畅,气势饱满;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学习太极拳因不受年龄限制,老少皆宜,即安全又不会出偏差,因此太极拳可终生演练。然而要学好太极拳本人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十项要领贯穿始终
     太极拳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无数前辈名家用自己习拳的切身体会总结出演练太极拳的十点要领,笔者的理解如下。
     1、虚领顶劲
     练拳时要心静体松,立身中正,下颌略收,舌舔上颚,呼吸沉细自然,颈直但不可牵强,用神贯顶。
     2、含胸拔背
     胸略内含,但不是罗锅,脊背拔直,又不僵硬。腹部内收,尾闾中正。
     3、松腰松髋
      腰为主宰,腰胯放松。只有松才能气沉丹田,只有沉才能稳。演练太极拳不僵不硬,动作便灵活。
      4、分虚实
      在太极拳中,“虚实”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的理解,“实”是稳定,“虚”是变化。虚实是相互转换的,在虚实的变化中以求灵活与稳定。
     5、沉肩坠肘
     肩不上耸,肘不上悬。肩肘自然下垂,均追求一个“松”字。做到了沉肩坠肘,动作才舒展、圆活,在技击中才能够攻中有防、防中带攻。
     6、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的演练过程均以意念领先,以意念为主导,以意领气,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力由脚发,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不用拙力。
     7、上下相随
     演练太极拳要求手、眼、身、法、步周身协调,意领神随,动作上下相随,一动皆动。若有一处不动,则笨拙,则散乱。
     8、内外相合
      太极拳有内三合与外三合。外三合包括: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包括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演练太极拳要求内外合为一体,形显神达、神形兼备。
     9、连绵不断
      连绵不断均匀柔缓、动作如抽丝,是杨式太极拳的一个特点。较高层次的太极拳演练中要求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连。在太极推手与太极对练中,要求做到沾、粘、连、随,连绵不断,如果有一处断了便不流畅,就会丢手给对方有可乘之机。
     10、动中求静
      杨式太极拳要求动中求静静中动。在演练太极拳时要心静,全神贯注,以静御动,虽动犹静,在这种动中求静的状态下,才能够听到对方的劲力,将太极拳那种从容淡定、静如山岳、动如江河的风格展现出来。
笔者把这些基本要领简要的编成口诀以便记忆。
     太极拳好不用说,演练要领记心窝。
     收颔闭口舌舔颚,呼吸全从鼻孔过。
     敛臀收腹又提肛,含胸顶项背不驼。
     沉肩坠肘还松髋,腰为主宰必圆活。
     分清虛实重心稳,避免双重有舍得。
     意念领先非拙力,气沉丹田为守则。
     内外相合上下随,连绵不断勿偏颇。
     动中求静静中动,神形兼备势磅礴。
     切记要领持久练,体健气爽无病魔。
     二、掌握正确的学拳步骤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扎实进步。笔者把学习太极拳的步骤归为四步。
     1、听
     听,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而不是边听边练。老师在一边讲,学员在另一边练,这是很多学员最容易出现的弊病。这样一不留神可能会把老师讲的要点忽略掉,所以听课时不要急着去做动作。
     2、看
     看,就是要专心致志地看老师演示的每一个动作细节。学员不要随着老师一同做动作,避免师生一同转身。因为一同转身时,学员看不到老师动作的变化。应该注意看老师动作的细节过程和最后定式。
    3、悟
     悟,即深刻领悟老师所讲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及注意事项,以及老师示范过程中身、眼、手、法、步的协调配合,做到了铭记拳理,懂得了攻防含义,学拳进步就快。有很多武术名家讲过“我们对太极拳领悟到了什么程度就能打到什么程度”。对于初学太极拳的人而言,不可忽略这一点。
      4、练
       听懂了,看会了,领悟了,记住了,然后再反复练习,边练习边增加记忆。每学一式必须将该式练熟后再进行下一个式子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老师讲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把本文前面所讲的练拳的十项基本要领贯穿到每一个动作上。要练好拳,必须肯下功夫,多练习。太极拳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学好的。过去讲“太极十年不出门”,说的是要练好太极拳需要较长的时间。
      三、重视练功
      太极拳属于武术的范畴,如果没有功力,没有劲力,打出的拳就缺少了观赏性、健身性和艺术性,而技击性更无从谈起。俗话说:“打拳不练功等于一场空。”所以我们要重视练功。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功法。
      1、桩功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腿屈蹲站立。头正身直,双目垂帘向前下方斜视,含胸拔背,敛臀收腹,气沉丹田,周身放松,呼吸均匀自然,舌抵上颚,双手合抱于腹前,指尖相对间距20厘米左右,初学者站桩3到8分钟,随着功力的增强,时间可逐渐延长。
       2、压腿
       正压:面向与腰同高的物体站立,一腿放在物体上,支撑腿与地面垂直脚尖向前,膝部挺直,被压腿脚尖上勾,双手攀脚,上身用力前倾,腹、胸、头逐渐向被压腿脚尖靠近,使被压腿成一直线。每条腿压5到8分钟后,再换另一条腿。随着功力的增强,时间可逐渐延长。
      3、控腿
      一条腿站立,另一条腿向身体侧前上方抬起,脚尖回勾,控制住,初学者一次最好坚持3秒以上。每天控腿时间要在15分钟以上。随着功力的增强,蹬腿的高度会不断提升。练控腿时,手可扶住一固定物体以防摔倒。
       4、踢腿、摆腿
       用力向前后正踢腿、左右侧踢腿、左右摆腿,各20次以上。注意支撑腿的脚跟要踏实地面,不要随着踢腿而抬起脚跟。向后踢腿时手要扶住牢固物体,腰部下塌。年龄较大的学员踢腿要循序渐进,以免受伤。
       四、选位好老师
       能否学好太极拳,启蒙老师尤其重要。假如我们最初学拳养成了身型不正、耸肩悬肘、撅臀猫腰等错误动作,将来改拳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学拳容易改拳难,所以想真正学好太极拳,一定要选一位真正懂得太极拳的老师。所谓真正懂得太极拳,是指这位老师一定要正规地学习某一流派的太极拳,而不是在公园或小区里随便跟一个什么人学拳就可以的。学拳不一定要找名师,但一定要选明师,这样不仅仅是要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拳术。一位好的太极拳老师不单能规范我们习拳的功架,更主要的是教我们正确的拳理、拳术,以避免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动作在我们的脑海中“先入为主”,从而为我们的拳技在日后逐步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点赞
1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