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太极拳基础知识

2011-3-8 09:41|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29145| 评论: 1

摘要: 太极拳 英文名称:taijiquan 定义:中国传统武术中,每一个动作圆柔连贯,每一式都是绵绵不断,犹如太极图的拳术。 百科名片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骑 ...

  三四、右撇身捶1.撤步探掌2.收脚握拳3.上步举拳4.弓步撇打

   三五、左右穿梭(1)1.扣脚翻掌2.弓腿平抹掌3.收脚后捋4.上步搭手5.跟步平云6.坐腿平云7.上步收掌8.弓步架推(2)1.扣脚穿掌2.3.4.5.6.7.8.

   三六、退步穿掌1.坐腿向前摆掌2.收脚翻掌3.退步向前穿掌左脚扭直

   三七、虚步压掌1.转身扣脚上摆手2.虚步下压掌

  三八、独立托掌右手前托左手侧撑左腿独立

  三九、马步靠1.落脚抬手2.收脚摆臂3.上步握拳4.绊马步靠

   四十、转身大捋1.撇脚摆掌2.并步举手3.碾脚转身4.侧步大捋5.侧弓步拱肘撅臂

   四一、撩掌下势1.回身旋臂2.转身摆掌3.丁步撩掌4.坐腿摆掌勾手提脚5.屈臂开步6.仆步穿掌

   四二、上步七星1.弓步挑掌2.虚步十字架拳

   四三、独立跨虎1.退步摆掌坐腿2.转腰摆掌收脚3.举腿挑掌

   四四、转身摆莲1.转身扣步带手2.转身穿摆掌3.摆莲拍脚  

    四五、弯弓射虎1.落脚上步摆臂2.弓腿转腰摆拳3.弓步反冲拳

   四六、右搬拦捶1.坐腿穿掌2.收脚握拳3.摆脚搬拳4.收脚收拳5.上步拦掌6.弓步打拳

   四七、右掤捋挤按1.撇脚转腰分手2.收脚抱球3.向前上步4.弓步分手5.转腰送手6.坐腿转腰后捋7.转身搭手8.弓步前挤9.分手坐腿后引10.

   四八、十字手1.转身分手撇脚2.回身合手3.并步开立十字抱掌

   收势1.分手平举2.两手垂落3.并步还原

  01: 起势 02:右揽雀尾 03:左单边 04:提手 05:白鹤亮翅 06:搂膝拗步 07:撇身捶 08:捋挤式 09:进步搬拦捶 10:如封似闭 11:开合手 12:右单鞭 13:肘底捶 14:转身推掌 15:玉女穿梭 16:右左蹬脚 17:掩手肱捶 18:野马分鬃 19:云手 20:独立打虎 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 23:左分脚 24:转身拍脚 25:进步栽捶 26:斜飞式 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 29:退步穿掌 30: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 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 37:退步跨虎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01、起势 02、左右野马分鬃 03、白鹤亮翅04、左右搂膝拗步 05、手挥琵琶 06、左右倒卷肱 07、左揽雀尾 08、右揽雀尾 0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背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一 手型
太极拳利用太极的理论指导人类防身健体

01拳:五指卷屈,自然握拢,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   
02掌:五指微屈分开,掌心微含,虎口成弧形。   
03勾: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拢捏,屈腕。   
   二手法

01掤:臂成弧形前臂由下向前掤架,横于体前,掌心向内,高与肩平,着力点在前臂外侧。
02捋:两臂稍屈,掌心协相对,两掌随腰的转动,由前向后划弧捋至体侧或体后侧。
03挤:后手贴近前手的前臂内侧,两臂同时向前挤出,挤出后两臂撑圆,高不过肩,低不过胸,着力点在后手掌指和前手的前臂。
04按:两手同时由后向前推按,推出后,两手高不过肩,低不过胸,指尖朝上,臂稍屈,肘部按时与弓腿,松腰协调一致。
05冲拳:拳从腰间旋转向前打出;打出后拳眼向上成立拳,高不过肩,低不过裆,臂微屈肘部不可僵直着力点在拳面。
06贯拳:拳从测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打,臂稍屈,拳眼斜向下着力点在拳面。  
    [1]陈王廷(1600 -1680)又名奏庭。明末清初人,陈氏太极拳创始人。若自明洪武初年,陈姓由山西迁至常阳村(即今陈家沟)时算起,为陈氏第九世。祖、父均为明朝下级官吏。弟兄四人,该居其二。明末,他以武秀才(庠生)的身份赴乡试考武举。在考武举上,他以“凤夺巢”的箭法技压群雄。清初,他隐居乡间,搜集、整理民间武术,决心造拳遗世。他融诸家之长于一炉,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陈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 ~ 1873),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壮年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   
    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名河清,(1812年-1880年)广府东街人,晚清秀才,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自幼习武。1852年拜河南赵堡镇的陈清平为师学习拳术。回到永年后,武禹襄在原来拳技的基础上,潜心研习,创新发展,形成一套独特的架势,既不同于陈式老架、新架,也不同于杨式大架、小架,学而后化,自成一家。  
    张三丰[2],是一位传奇人物,据道教界推测,其活动时期约由元延佑(1314~1320)年间到明永乐十五年(1417)。传说其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无恒。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觅之不得。永乐年间,成祖遣使屡访皆不遇。天顺三年(1459年)诏封通微显化真人。 张三丰认为古今仅正邪两教,所谓儒﹑释﹑道三教仅为创始人之不同,实则“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又称“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谓教。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通常来说,由于生理原因,女性的气血易于亏损、不调,进而导致贫血、肾虚、内分泌紊乱,直接导致衰老的过早来临。没有哪个女人不爱美,不希望青春与健康常驻,太极拳就是满足她们这些愿望的最佳方案。中医理论与实践证明,高强度的运动形式不利于科学健身。   
    而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举动轻灵、呼吸匀长,静中寓动,虽动犹静,静所以养脑力,动所以活气血,内外兼顾,身心交修。打拳过程中,内气自然流转、动作和谐统一,可以调和人体阴阳,疏通经络,和畅气血,以至肾气旺盛,神清目明。总之,太极拳就是通过颐养精、气、神来增强人体生命力,使之日趋旺盛。  
    李小龙虽在咏春拳大师门下学习过咏春拳,但是他的第一人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李海泉,李海泉作为戏剧演员已经习练太极拳几十年,李小龙自幼便开始习练太极拳,在他的哲学论文中曾清晰地阐述他的武术思想,完全出于阴阳两极的太极拳思想,李小龙的截拳道标志也是根据太极拳的双鱼演变而来。  

123456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德国太极 2011-3-8 17:06
太极、八卦、形意、少林。。。跟中华武术相比都只是沧海一粟,不过是敲开中华宝藏的一把钥匙。用简单的哲学概念讲即:太极、八卦、形意、少林。。。是中华武术,中华武术不是太极、八卦、形意、少林。为我独大的修炼心态不但会将本门功夫闭锁在犄角,更会误入歧途。终究难及登堂入室之境界。

查看全部评论(1)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