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秦人于某习武旧事10

2010-6-25 07:59|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2084| 评论: 1

王战军

 四十三:

体育界有件奇闻:一原始部落以狩猎为生。其好手为追逐猎物,常近百里而不歇。亦有超马拉松记录的优秀者。有好事者闻之,约其参加世锦赛,奥运会长跑项目,其知规则后,拒绝。曰:无猎物,没兴趣。余叹曰:安知猎物能值一奖牌几何?人未开化,认知如此。一句粗话,一口咬住屎了,拿麻花也换不下来。

武学就其实战技术性而言,对于哪门哪派都是相通的。人为的划分门派,其实只是训练方法不同而已。如果把一种训练方法去神话的理解它,以为它可以无敌,那就失去了客观的看待事物的精神。

有不少煌煌武林人物,以为自己师傅,师爷,祖辈很是高明。天下无敌。谈到散打,只说是低层次的东西。让他试试,却以各种理由拒绝。或自己技术受到限制,或自己只为健身不为斗殴,甚至以力大身沉顶撞,还要人家不许跑开。

我看来,他只是把一些僵化的发力动作训练了,只有一个固定的发力形式,再加上自己零散的,片面的,对于力的作用距离和空间的感知和经验,根本不知运动中力的关系和各种力作用时所需的基本条件。

只是模仿乔丹投篮动作的人,他永远也不是篮球场上的好手,充其量也只是个乔丹的三流粉丝。

不要会一些拳击的发力形式,就说自己和泰森一样了。

同样不要拿一些僵化的发力动作,就说自己练太极了,形意了,八卦了,内家了,外家了。幻想自己也都成杨露蝉了,郭云深了,董海川了,孙禄堂了,就能达到前人的成就。都知道东施效颦,难道那些死抱门派观点的套路专家不是吗?不让人感到恶心吗?

每每说到杨露蝉,就有人反问我,你知道杨露蝉的师傅是谁吗?实话,我不知杨露蝉的师傅是谁,可我知道,杨露蝉的师傅绝对不是一个连运动中力的关系和各种力作用时所需的基本条件都不懂的套路专家。

每每说到太极拳,就有人反问我,你知道王璐璐,王战军吗?实话,我也不知他们是谁,可我知道他们的训练,是经常和散手,摔跤运动员们长期的磨合中走向擂台的。我佩服他们求实创新的探索精神。

不要以为王璐璐,王战军们走向了擂台,他们的那些堂兄堂弟,姑表姨亲也都以为自己也能上得了擂台。

[page]

四十四:

师曾曰:莫说偷力偷劲幼稚,却不是不可用。遇贪则偷,百战百胜。

师曰:实战,最易犯之错,为贪。何为贪?外不知其形之动,内不知其劲之变,单凭自身想象而动为贪。

师又曰:两贪相遇,执拗于一处发力,必以其速其力决胜。此一处之意,为自身感觉所能控制之范围。

仔细研读,耐人寻味,

拳击,摔跤,散打……我们不计结局,单从技术层面想想。

推手就不是如此了吗?看看网络中那些大师们玩的视频,我说他们已经贪手了。难怪散打小子的小鞭腿,能把太极推手者给抽懵了。有人和我抬杠,说有太极高人能对付散打的,可一但能应付了乱拳乱脚的太极推手者,自己炫耀的那种整体发力就没有了。

任何刀可以修脚,只是是否有大材小用之嫌。不能说修脚的刀就是正宗的刀。太极拳可以健身,只是太极功夫内涵的一小部分。不能说能健身的太极拳就是正宗的太极功夫。形意,八卦,各家功夫都是如此。

有些人迷信整体力的发放效果,以为那就是正宗功夫。师徒几代人成百年,为一个理想化的发力不懈努力。不管干什么事情,不可迷信了。一但迷信到以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化程度,那人就愚了。其实任何力与劲,都有它特定的客观环境与条件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实战双方力与力的关系中,我们训练时,起码要考虑下列几个问题:

知己:
其一,肌肉伸缩力。骨骼支撑力。丹田回荡力。有无附加自身体重力的作用。有无附加自身桩力的作用。控制发力幅度。

其二,周身上下各个发力部位之同动与协调,角度。轨迹,及力加速过程中的调节。劲知来回。自身体力之调配。

其三,力点之刚柔,位置变化,透力作用效果。一击,二击,连击虚实之变化。重击范围,巧劲范围。

其四,发力时我的桩位及变化。何时遇力,怎么成桩。步法之进退左右,控制力距。运动中自身基点对于重心的控制。

其五,力点处理中的承力,化力,发力化力的同步与调节。发在何处,化在那里。我之力灵活与贪欠。

其六,触力反应,触力感觉,触力变化。自身眼睛余光控制之范围,及触力感觉所能控制的范围。

知彼:

其一,其由静而动之一动。连动而发之一动。连发而调整之空隙。控制发力节奏,把握发力节拍。

其二,其力距,重心,基点,死角的变化与控制。把握其运动中人体力之框架与结构。

其三,其力点,角度,轨迹,及力加速过程中的变化。组合发力之调整。把握其形体变化。

其四,其触力变化,及对形体,劲路的调整。不易调整之范围。发力贪欠与灵活。以知其触力感觉。

其五,其力之速,之重,之幅度,及力点硬度之把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全在与平日训练之苦,非临战才知,所能应付者。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