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问练太极拳的目的是什么?人们会有很多的答案,我现在把他们的答案都拿来晾一晾。其实魏勰在深圳太极网上发表的《明确练习太极拳的目的》一文已经做了以下归纳: 一、健身为目的 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太极拳能健身,特别是在老年太极拳大军的带动下,不论是公园、街边草地、社区花园到处就可见到练习太极拳身影,或三三两两,或十数几十,或个人,或单位集体,或在下午,或在早晨,或在晚上,他们个个都舒展开身躯,或慢或快地在练习太极拳,他们的年龄从几岁的少年到几十岁的老人可能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把身体练得更健康。相信以健身为目的的练习者应该占有绝大多数,作为健身的太极拳,应该认认真真地从最基础的基本功学起,然后学习一个套路坚持长期练习,从理论上要有一个提升,陈鑫讲“不明理,就不明拳”,在明白拳理的情况下不断地规范动作,提高对太极拳的认识,再加上乾坤之功,身体就会很快恢复健康。 二、以取得名次,实现自我价值为目的 此类人群多以青少年为主,多是集中在学校里的学生,或武馆的学员,他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多拿些奖状、奖牌,为自己争得荣誉,为学校或自己的团队争光,将来找工作的时候也会有帮助。这种类型的人练习时就需要下苦功夫,把基本功练到家,完全按照教学大纲、比赛规则来苦练,千万不能按照传统的练习要求练习。练出的动作要很有观赏性、娱乐性和较高的难度。 三、以练功为目的 就是身体本身没有什么毛病,属于正常健康人群,他们的目的就是练就一身万人不敌的功夫。有这样目的的人群,他们除了有正常练习者所要练的基本功、基本套路、基本技法外,还要练习很多一般人所不知的功法,如:单式的用法、对抗练习、力量的训练、桩功、内功和腿功等等许多东西。别人每日用一个小时练习,那么他们就要五个小时、十个小时、二十个小时地练习,只有这样下苦功夫,不怕累才可以成功。这样的练习也应该注意加强营养和休息,什么事都要有个“度”,“太过”和“不及”都不行。 四、以传承太极文化为目的 这类人群主要是受到正规的师承影响,敢于承担历史的责任,文化传承的责任,愿意为太极拳的发扬光大付出青春,愿意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一切,以弘扬太极文化、造福天下人民为己任。本类人群除了要具备以上三点以外还要具有灵敏的头脑,灵活的市场经营方略,能够把握瞬息变化的现代人群,用较高的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会管理、懂管理,武德又好,和朋友、拳友都能处得来,能随时化解各种矛盾,属于文武双全型的人才,也就是要求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行。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小平同志说过:“练太极拳好。”不同类群的人对练太极拳抱以不同的目的是可以理解的,魏勰先生如此归纳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仅把以上四点作为练太极拳的目的,我想这样打出来的太极拳是实在难以担当起“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这一称号的。我还是比较认同笑雨的《我练太极拳的目的和传统的太极拳不一样》一文中的观点,只不过题目起得不太精确,我认为用《我练的太极拳就是传统的太极拳》或《我练太极拳的目的跟别人不一样》更恰当。下面是她的正文: 我的太极拳是以活动身体为目的,神意太极拳主要是以神意为主,让神意和形体融为一体,也即人们所称谓的神行合一,这样有利于生命本然的运行而不给予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道性的能量滋养人的生命,天地万物的能量才能融合于身体,如此才能达到身心的快乐和健康。 [page]
记得师傅说起过,当初他到先师公那儿去学法时已经具有一定的功夫,推手把对方推出去已不是件难事。先师公对他说:“你从跟了我的第一天起三年内,与人推手不容许赢人家一次,如若赢了人家一次,你就不是我的学生,你跟太极拳就永远无缘了。”先师公让师傅“印证”几下,叫师傅推他,师傅推过去只感觉前面是个深不见底的陷阱,着实让人心颤;再让师傅直接打他,师傅的身体好像被定身法定住了一样,根本无法下手。先师公就让师傅先练“法器”(一种少林达摩禅武僧人闭关用的佛法之加持工具)。师傅心想:“暂且先听你的吧,等到学到了你的本事再说”,师傅就按照先师公说的练了下去。不到一年,师傅与人推手时感觉推人如同吹灰一般,再把人推出去实在毫无意义,从此师傅就“没赢”人过一次。 师傅说:学太极拳要练出大功夫首要的是你要有爱心、有慈悲心,用平常心去对待一切。 我想:人们练太极拳各有不同的目的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在练拳的过程中是否使自己的心情感到愉悦、身心是否放松。放弃一切杂念,特别是争强好胜之心,动手去赢人家更是要不得,这就是太极拳道上所说的“斩贼手、断贼心”(“六字真言”中禅武僧人的“戒”字诀)。练太极拳是修身养性的功夫,使人懂得做人的道理,练就一个善良的、品德高尚的人,这样才能正真体念到太极拳中那玄妙的功夫,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获得上乘的功夫。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