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大彤先生的文章,二水拜读过。二水觉得有似是而非处。二水完整的阅读了他的十三篇,发现不是练家子言。 叶师《谈谈我的推手体会 》则不同。正确理解这段文字,必须在整体的语意环境中去把握。叶师说:“推手......照我的经验说来,决不是专以动手动脚为原则的。”便是中心要义!决不可忘却!这与拳论的“一动无有不动”、“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一个道理。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决不是专以动手动脚为原则”呢? 叶师说:“因兹必须分析研究如下的几个问题,方可得到结论。 ”意思是,要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的境界,必须从所列十个问题着手,方能有所得!可见,所列的十大点,只是太极推手的训练步骤,而不是太极推手本身的要求。 而祝大彤先生的“几动几不动”,似乎在揭示太极拳的内涵。那就缘木求鱼了,会让人误入:“专以动手动脚为原则的”的境地。 就叶师十大点,二水根据自己心得谈些看法: 1、“身动手不动”者,如摸香烟盒。不知你如今是在摸“美丽牌”还是“老刀牌”了? 2、“脚动身不动”者,如训练楼膝拗步和倒撵猴时的进步与退步。 3、“脚暗动步不动”,如导引法“西江印月”中,脚底的“8”字走圈,以到达两脚重心的替换。 4、“脚运用联环形不停的动”,川字步中,前脚的暗“8”字与后脚的明“8”字走圈。 5、“发劲是接劲,接劲是发劲”,迎来送往时尺骨、挠骨在沈肘的前提下反转变化。手的阴阳也就分明了。 6、“发劲既不是手,又不是脚”,守中、用中、打中乎? 7、“要练成非收非放的基本功”,控人乎? 8、“能接得彼劲,彼自跌出”,拿而后发乎? 9、“靠壁运气、自在无碍”,呵呵,叶师为此花了三百大洋啊!他却毫无保留的给了我们。胸中走“8”字,方能与脚底“8”字完整一体! 10、“根本的基础是建立在联环式的步法上去,方能使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好方法。”又一再强调第4点“脚运用联环形不停的动”的重要性。可见,足底下才见真章啊! 二水居士推手视频:http://v.taiji.net.cn/player.php?id=2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