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伸筋拔骨益处多

2009-7-14 08:10|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5674| 评论: 0

     华道功夫的中一个鲜明特点是强调伸筋拔骨,华道功夫系列中的压腿功、养生功、床上化丹功、八卦掌等功法,都是通过各种动作的反复训练来达到伸筋拔骨的目的。为什么华道功夫特别强调伸筋拔骨?
    师父华道真人讲到:“骨是人之架,筋是骨之束。筋缩而骨节粘,筋拔而骨节开。筋萎缩骨质松。筋又靠气血营卫,靠神经调理,靠血渡供养。支撑人体之骨架有七十二节。在七十二节中负荷最重的是膝关节,其次是踝关节,还有腕关节。当然,其它各关节并非不重要。所以,伸筋拔骨,拉长四肢,筋伸骨藏就成为道家养生学中十分重要的道学理论,也为修道行为中经常须注重的炼法。如床上化丹功之筑基功法,首先就要求做到伸筋拔骨,拉长四肢,这样才能达到肌肉有力,筋有弹性,骨质强壮。”

    伸筋拔骨有益于健康长寿。中国民间的许多俗语,都将“健康”、“寿命”与“筋长”紧密联系起来。如:“运动强筋骨,吐纳肺腑良。”“老人多摇扇,筋骨更舒展。”“老筋长,寿命长。”“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老筋太短,寿命难长!”等等,这些俗语是数千年来中国民间养生保健经验的口头传承。百岁老人多盘坐。经常练习盘腿,可以改善腿部、踝部、髋部的柔韧性,使两腿、两髋变得柔软,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关节痛——实际上是将整个下半身的筋拉松了!久练盘腿,可以放慢下半身的血液循环,等于增加了上半身的血液循环,特别是胸腔和脑部的血液循环。这个姿势还能使呼吸系统不受阻,让人的呼吸顺畅。骨正筋柔,气血自流,长寿秘诀就在于此。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每年就诊病人近万名。医生除了给病人用药外,还经常教他们如何盘腿打坐,以消除精神上的压力、增强体质。在日本,许多地方兴起做“一日尼姑”的健身潮流,就是女性健身者相约着到寺庙去盘腿打坐,斋戒清心,不仅减轻压力,消除烦恼,还锻炼了身体。盘腿而坐,可以说是一种坐位拉筋法。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还是瑜伽,都倡导这种方式。可以说,盘腿而坐,是一种安全的、经过数千年实践检验的坐位拉筋法。(本段摘自《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一书的序言)。

   伸筋拔骨有益于提高拳艺。传统拳术讲究内外兼修。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伸筋拔骨就是修炼筋骨皮的一种重要方法。只有常常伸筋拔骨才能使“肌肤骨节,处处开张”。筋骨处处开张,才能蓄势充足,蓄势越充足,发放越有力。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对人体“外形”最基本的要求是“柔弱无骨”。只有自身外形的“柔若无骨”才能适应拳术攻防较技时“随其变化而用招法”的法则。老子曰:“骨弱筋柔而握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只有自身形体达到“柔弱无骨”的至柔艺境,才能有“柔曲”的走化,才能达到攻击时率直的内气之至刚之用。才能有“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功夫之虚灵妙境。传统拳术的精髓即在此。孙禄堂说:“形体应当似水流”。要想提高拳艺特别内家拳的功夫,必须在伸筋拔骨上下功夫。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