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太极拳理论】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

2009-5-20 17:50|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14214| 评论: 1

摘要: 近期,我在互联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有关腰胯之轶事,文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的:近代太极拳重要人物杨露禅教全佑功夫,全佑成为吴式太极拳之始祖。后来杨露禅告老回乡,全佑尾随不舍,杨便下轿对他说:“我当天发誓,全部 ...


    六、合胯
    合胯是指组成胯关节的各部分向命门穴至会阴穴之间聚合,与腰和腿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做好合胯能使身势整体稳固,若合胯与意、气、劲合理配合,必然使根基如泰岳之稳固。合胯是从外向里合,不是胯关节自身的紧缩和僵死。合胯发劲时应是瞬间爆发的,不宜延时僵滞;合胯化劲时则慢些,合至对方来劲化净即可。合胯用于打虎势、弯弓射虎等动作中。
    七、转胯
    转胯是指前脚的胯关节及肌肉韧带沿水平方向由内转外或由外转内的状态,常用于进退行步时中间过渡的提脚动作,或直劲转横劲或横劲转直劲的动作中。若是行步时转胯,则以胯领起虚脚提起迈出,前实脚转胯的幅度,以后脚跟、后脚掌、后脚趾先后提起离地为准,转多了会使身势歪扭而影响重心,转少了则提脚不自然,要周身协调,实脚沉稳,虚脚轻灵。拳谚说“腰胯微转鸟难飞”,既强调了腰胯在技击发化劲时的重要性,也说明了部分动作最终的劲力是由身体单侧作用到目标上的。在完成技击过程中,胯关节为了协调整体动作的完成,必须做出相应的转胯动作。
    八、旋胯    ’
    旋胯是指虚脚一侧的胯关节及肌肉韧带沿立圆方向由下转上的状态,用于横向行步中间过渡时的提脚、收脚动作,譬如云手、十字手等。旋胯就是以胯领起虚脚提起横向移步靠拢或迈出,虚脚旋胯的幅度以旋至脚跟、脚掌、脚趾先后提起离地为好,旋多了会使身势变形而影响重心的稳定,旋少了则提脚不顺,要周身协调,实脚沉稳,虚脚轻灵。  
    九、脱胯
    脱胯是指髋臼和股骨头好似脱开一样的感觉,有“胯松欲脱”之说,常用于右左分脚、踢脚、蹬脚等动作中。太极拳的起脚击打动作主要是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的髋关节来完成,又有胯关节周围的韧带、髂骨股韧带、耻骨囊韧带、坐骨囊韧带等和腰肌、腹肌、盆带肌、大腿肌等的参与辅助完成,是一个复杂的协调工作。踢脚或蹬脚时把部分注意力放在脚尖或脚跟上,以脚的末端上领,这样做可以减少胯关节的支配意识,无意间就把胯关节放松了。整个身势的虚实变换,若能配合丹田内气发放则效果更好。
    十、提胯
    提胯是指实脚一侧的胯关节及肌肉、韧带向下松沉,同时虚脚一侧的胯关节及肌肉、韧带向上提起,形成上下相争的松胯状态。提胯用于提手上势、金鸡独立等动作中。提胯利用上下折叠的劲道,能较好地传递地面反作用力,达到借地之力又借人之力来打击对方的目的。
    十一、送胯
    送胯俗称跟胯,指对应前脚膝关节前面的胯部向前挺出,意念命门穴把胯向侧前送去,或者想着骶骨托起胯关节向侧前推去,如太极拳名家叶大密先生所说“尾间如行舟之舵”的意思。此时注意放松会阴穴和腹股沟、膝关节,让腰、胯、腿的肌肉、韧带恰到好处。送胯前脚是虚脚时有虚脚的用法,是实脚时亦有实脚的用法,目的基本相同,但中间过渡动作不一样。送胯由胯将劲力传达至腰部,以爆发内劲将对方击打、发放。如果将送胯动作做成缩胯(除了用于引化的缩胯之外),会使胯关节本身及附着在胯关节上的腰、大腿的某些肌肉、韧带产生负功,将起于脚的部分气力在胯关节处抵消或使其改变方向,而错“失机会和势能,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击打、发放的效果。恰到好处的送胯,是得机得势的表现。送胯用于斜飞势、白蛇吐芯、边化边发等等动作。
    十二、抽胯
    抽胯是指左胯部或右胯部用意向前送出一点(但是不能着意用力而向前挺),同时髋关节向上翻的松胯状态,如水泵抽水吸上之意。抽胯能把虚脚从脚跟、脚掌、脚趾很自然地带起离地,用于进、退行步的虚实转换。
    十三、扣胯
    实脚的胯根内扣,俗称扣胯。实脚胯根内扣能带动虚脚掌、虚脚趾离地(虚脚跟先由实脚转胯带动离地),比如用于拥手上势与揽雀尾中间的过渡动作,单鞭掌与提手上势中间的过渡动作等等。初学者扣胯时常见毛病是凸臀。扣胯的要领是胯根内扣时放松腹股沟,放松臀部和腰背的肌肉,做到含胸拔背、垂臀,放松大椎穴往上领,同时放松腰背,臀部往下沉。扣胯时,实脚沉稳,虚脚轻灵。
    以上介绍了13种松胯状态,便于习拳者在盘拳架、练推手时对号入座自查。起落犹似猫行的太极步包含落胯、塌胯、转胯、扣胯、抽胯、送胯等,多练太极步,练好太极步,对于体悟松胯很有帮助。
    太极拳是门内家拳,有看得见的形体动作,亦有不易观察的内功运行。腰胯在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用文字词句来准确描述如何具体运作,其难度是很大的,故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由于本人掌握太极拳技艺有限,文字整理水平亦有限,恕有某些细节内容文不达意。练拳者在聆听了明师的指教讲解后,还可征得明师的同意,用手抚摸一下明师示范松胯时骨、肉、皮的变化,这样学法心中有数,会比较明白。要想活胯首先从松柔练起。成年人学练太极拳,由于胯骨、胯肌肉、胯韧带钙化变硬,所以相对青少年来说不易把胯松开,二三年时间能松开胯已经算是较快的了。除了盘拳架、练推手之外,还要在明师指教下练些抖松胯骨、平圆立圆转胯的辅助功法(不要误练成扭胯翘臀的舞蹈基本功),提高支配胯部灵活运动的意识与能力。但是真正的松胯仍在用意,不用拙力。

123
3

点赞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