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拳备忘录(四) 2007年3月25日(星期天) 这是老师自辽宁回到广州之后的第一个周日,上次我见过的叶师兄第一次来拜见老师,邓师兄也在,大家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天。 坐在老师家里,好像坐在天上,是另外一个时空,你觉得才一会儿,其实已过去几小时。每一次看时间,都惊讶于这种错觉。我觉得老师挺能聊的。但也不是遇着谁都这样,老师说,若不投缘,讲半句话也嫌多。老师兴致很好,讲了他与广州的因缘,是两个字——硬来。他走南闯北,很早就想来广州看看,只是无下脚之处。那次自马来西亚归国后,为偿夙愿,硬是下定决心,孤身一人来到广州。老师说,刚来时一个人也不认识,如果有谁陪着说一会儿话,那就很高兴了。我非常赞叹,老师为传播武学,作不请之友,正是菩萨行。我们与师缘深,千里相会,良可珍惜。我看到老师身后的传奇色彩,在这里透出一点点。八卦掌谱中说“十年纯功研究到,单人凭艺遨五洲”,正谓此欤! 老师还讲了一些过去的趣事,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但谈得更多的是武术。在老师的理念之中,武术不是赳赳莽汉所能为,不是玩弄匹夫之勇、气血之力。尤其内家拳,是一个精致的东西,是道家的文化与思想,包含了兵法、哲学,不仅应用于养生、防身,还能应用于待人接物。老师有学生在某地当官,还能够成功地运用到政治上。老师说,别看分什么形意、太极、八卦,其实都是一个“太极文化”。因为它有这个深度,一些人太年轻,心浮气躁,反而练不了。没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追求文化上的层次,难以取得成就。 老师说叶师兄这一辈子的本钱算是有了,因为他决心学八卦掌,首先就能够养生。在老师这里,养生与防身(技击)是一个东西。邓师兄补充说,若不能养生,功夫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老师还为我们指出太极操与太极拳、学拳与学功的区别。 说到八卦掌,我就把耳朵拼命竖起来,生怕漏掉一个字。老师讲八卦掌的真功夫,两条手是非常松柔的,手就像风一样飘(我觉得这个“飘”字值得玩味),而步子就像车轮一样,身法就像龙一样。八卦掌讲定、活、变,“变”之后还有东西,是“化”、“拿”,当然这个化与拿不是太极拳里面那个化与拿。老师又提到各大内家拳的精华,当求形意之惊炸、太极之虚灵、通背之鞭劲……听老师一席话,真是胜过瞎练十年,只感到心明眼亮,更相信老师可以为我们指引一条路,虽然这条路可能各不相同,却都能够进入内家拳之宝山。 说着说着,老师就让我练来看看,这一下真是羞惭,但又不能放过学习的良机。我走了一下八卦步,平时练的时间少,自觉毫无进步,老师一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教了我八卦掌的定桩,叶师兄也一起学。我知道这是个要求很严格的东西,但老师开始也不刻意强调,看看站得大概像个样子,也不多说什么。我只站了一会,就汗如豆大,觉得很吃力。回来后一想,按我这个情况,先别急着走,得调整劲力,体会劲感,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回家里一站,只觉得又不同了,有了一点把身体松松地拧扭的味道。 老师跟我说,不要急着比划,要先在心里琢磨,想通了,理解了,再比划不迟。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要明白练,不要练明白。邓师兄常讲“内家拳三分靠练,七分靠想”,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师兄说,内家拳是个思想拳、观念拳,平时要多用思想来练,等练拳的时候再用思想已经迟了。 老师还教了我穿掌,纠正了我的偏差与错误。老师说,不要小看动作少,是要求精,如穿掌,每天至少要穿一千下。我暗自心惊,这个作业真不好完成啊。 [page]
学拳备忘录(五) 2007年8月26日(星期天) 周六晚近九时至师处。邓师兄、吴师兄、张师妹也在。当时河南卫视正播放在日本有明体育馆举行的“武林风”VS日本K-1交流赛,打7场,最后被判战平。该赛是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中国选手王洪祥及洪光的表现还不错。 师再次指点我推手如何沾黏。师云:汝当在此处用功,要跟得紧快!心劲要足!人皆在“懈”上犯迷糊,我已为汝打了预防针矣。弹掌、按掌又有许多变化,四面八方皆可攻防。关键是柔软冷快,左右配合密切,用至纯熟,实战之手法足矣。 周日上午及下午,意大利一位武术爱好者来师处学拳。这位青年最喜欢八卦掌,此番专程来学,非常认真。他学过三年西医,两年中医,读过《老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兴趣。他以前跟某外国人学过一些八卦掌,这次来中国有点寻根问祖的意思。师教他走单换掌、托天掌等,吴师兄用英语与他讲解。 师指点我的转掌,要注意气息,每一步,每一举动,气息要绵长细腻。师有口诀:鼻息鲜花气如线,清纯透感金一般。师云:一定要研究气息,吾已讲过百千遍,为何不重视呢?要有气行百孔的体感,更要提炼内意,动静之间无时不刻,练的是神走气化,最为微妙。师口诀云:气息柔和缓,力如足蹬棉。行到各穴有奇观,修道之法意为帅。 师教了我托天掌。我走了一会,师说:不行,越走越散了! 周日下午吴师兄教我“推车步”。来去走直线,重点练松腰塌垮,及推磨一般的平圆之劲。此是八卦掌之基本功。我忽然悟到“身势无起伏”之理何在,乃是为了练出平劲。如平地水流,遇不平之处,则随遇成形。与敌交手亦然,我平,听出敌之不平,感知其方向及落差,打之自然巧妙,如流水钻窟无法抵挡。所谓“上步对面人不见,掌拳打去不见形。手脚起落人莫觉,犹如做梦在心中。” 师云:光走掌还不行,还得多练穿掌。要单练。把穿掌练得烂熟,而能化生其他各种手法,穿来穿去,身法步法的转换亦无穷无尽。 师兄教了我一点单换掌的变化,属有形的招式。后来他自己练了一会,忽然有悟,喜不自胜,过来向师汇报:我知道什么是“饱满”了,原来这就是“饱满”啊! 我与师妹练习推手,师过来指点我们。师与我推手,完全以气罩住,如百万大军压境,我丝毫没有躲避的余地。有时师不动手,仅以步法就像赶鸭子一般赶得我到处走。我施力于师的肩部,师说:我不要了,你拿去吧!后来师说:太极拳不会这么让人容易明白,虽然不要,他却会装做要,里面完全是兵法。如一位老板,有一件废物摆着,巴不得早点扔掉,却装做很在乎。某人得着这件废物,还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太极奸、八卦滑、形意毒,贬词褒用,信非虚语。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