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太极杂说25

2009-4-15 17:50|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3595| 评论: 0

 1         招打、劲打、气打、神打,不是形打、招打…。其实不管气打、神打,所谓“无招”还是有招,只不过圈小而急,行拳者纯出乎自然,意念中无招而已。讲到技击时,不要把气讲得太神。

l         少林与太极练的功夫,其实是殊途同归,道理是一样的.少林里的少林柔拳,与太极是异曲同工,少林中的易筋练法,甚至比太极有特色,所以要博学诸家啊,

l         记得两年前,有位有点名的太极拳手问我,练太极要拉韧带吗?我当时认为不需要,或不一定要,现在认为十分必要,其中道理真耐人寻味.

l         杨露禅述说王宗岳的功夫境界

    这里有一段史实,转录自徐震先生《太极拳考信录》。

    话说杨班侯有一位学生,名叫王矫宇。王矫宇先生见过杨露禅,亲耳听闻了杨露禅先生讲述太极拳祖师王宗岳的功夫境界。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夏,《北平实报》对王矫宇先生进行采访,登载《王矫宇访问记》一篇,其中提到了这件事。原文如下。

    问:太极门中不能水上步行乎?

    答:水上步行之事,本人曾闻之于露蝉先生。彼云:太极门中能水上步行者,唯王宗岳收蒋发为徒之故事也。缘王宗岳先生因呼蒋发为秃小子,致激起蒋发之大怒,于盛怒之下,与王宗岳较,结果被王宗岳击出十丈以外者凡三次。至此,始知王宗岳先生为非常人,急奔至王宗岳先生之前,跪地呼师父,求收为弟子。王宗岳先生曰:汝之气质过于刚烈,我呼汝一声秃小子,便欲击杀我,若我传汝工夫,将来不知击杀多少人矣!蒋发先生顿首谢过,力自忏悔,叩首无算,至于出血。王宗岳先生察其意诚,始允收为同门,约以明年今日正式行拜师礼。王宗岳先生去后,蒋发先生即筑室于黄河之岸,守候王宗岳先生。约经一年,一日傍晚,日色平西,蒋发先生方于河岸引领翘盼,则见河中水面有人影向此岸来。其时风平浪静,并无波涛,水面光澈如镜,蒋发先生注视久之,人影渐近,乃步行于水面,细视之,则王宗岳先生也。

    此段故事,因过于神奇,王矫宇先生恐人以为杜撰,发誓不为诳语,自云:本人有生以来不打诳语,凡本人之谈话,皆由本人负责。舍下在德胜桥旁真武庙之西院。外间有怀疑者,无妨向本人询问。

    作此番采访之时,王矫宇先生年已八十余。察其言论,可知绝无虚构,必述自杨露禅先生。露禅先生修为深厚,于祖师事迹,必不妄加粉饰,当为传述陈家沟之旧闻。

对此旧闻的真实性,至今已无可考。但可以推知:1、王宗岳的太极工夫确实高妙,深为陈家沟所尊崇。2、蒋发为清乾隆时人,师承王宗岳。蒋发与陈王廷时代之蒋仆,绝非一人。杨露禅说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传陈长兴,亦非臆测之辞。

至于王宗岳先生是否确能水上步行,这让我想起了禅师祖师达摩一苇渡江的历史,两者何其相似。观王宗岳先生《太极拳论》之功力,字字句句皆放光彩,堪称巅峰之作,则其人之修行境界,实亦不可思议矣。


l         小旺先生父亲照旭,60年代屈死冤狱。照旭是发科公门下功夫最好的一个,有说已在发科公之上的。照旭50年代回陈家沟,有乡人要试他功夫,暗地里以砖块掷地,砖块击中照旭,照旭身体产生自然反应,将砖块反弹回来,险些反击中乡人,一时众人皆叹服。可惜当时的时代竟容不下这位一等一的功夫大师,念之令人心酸。

[page]

 

    改革开放,太极拳可以赚钱后,陈家沟与北京冯老师、赵堡、杨式等关系较僵,就是与济南洪老师处也有点面和心不和。比如陈家沟传言洪门弟子没有敢与陈沟拳手较量的,实际洪门弟子多次在公开场合赢过陈沟拳手。接触陈炳后,才知陈沟固步自封、鼠肚鸡肠的并非太极陈家。

太极陈家家风淳厚,所以杨露蝉才能从长兴公处学得安身立命的真功;发科公门下弟子才个个皆有过人之处;小旺先生才虽身具盖世神功,而从不张狂。洪老师晚年念的最多的就是朝夕相处十五载,情逾父子的发科公。


l         裆走横八字恐怕还不行,应该用会阴穴画立体八字圈。

当代陈式太极拳杰出代表张志俊十分注重八字圈的练习。他有两个最重要的基本功练习,一个是手走立体八字圈,肘字位,上手盖下手挖,手在开合中做顺逆缠丝,拇指与其余四指有相合意,意注手指,意到劲到,每个手指要灌上劲。按张志俊的说法,手上八字圈练好了,擒拿会了一半。基本功二是会阴穴画立体八字圈,具体通过雀地龙这一招式来练习,不是简单的横八字,而是立体的,即有上下,左右,前后的八字运动。


l         《清静经》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形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静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l         练拳时领起精神,在意不在气。全身的毛发似感微微竖起,皮肤一起参加呼吸,全身感饱满充沛,力大无穷,丹田鼓胀略有沉重之感,练后周身舒泰。内力感觉是温热。督脉有较明显的热感,是朦胧的一团,练一段时间的拳,会感觉热能团上升一段,我现在热能团的位置在大椎。将睡着而未着之时,身体阴面,皮下与肌肉、内脏之间似有一层气膜,感受明显。


l         抛手臂抛肩可以作为辅助功练习,但是要注意安全,搞不好会受伤的。其实主要还是应该在盘架子和站桩、推手中注重练习。我提的是内外结合,这是内家的东西,其实与外家的东西一比较就很清楚了。有点耐心,坚持做,一定有成效的,比空谈臆想要有效得多。


l         窃以为太极一开始讲讲招式拳式没什么不对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有人曾把太极分为招打、劲打、气打、神打几个阶段,感觉比一上来就“无形无象、空空洞洞、混混沌沌”要实在的多。总之太极不是口头禅,是练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l         抖弹、惊炸没什么不对,否则连太极八法恐怕都表现不完整,关键是只要得的是真传。那些未得传授成天自悟的人当然体会不出。长寿与否跟好多方面有关,都归在练发劲头上是武断的。形意、心意门中享高寿的不乏其人就是很好的证明。


l         大家把太拳看成是太极操了,其技击的东西几乎没有,也正因为太极技击很难出成果,所以越来越被人不重视,其实,从我与别派交流的体会看,太极的确很科学,他是在不知不觉中确定优势的,不实际交流切磋,是没有体会可言的.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