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009|回复: 0

传承太极 务实求真——安徽庐州太极拳修炼营"红五月"精彩收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0 11: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份,春夏之交,万物并秀,也是一年中最值得纪念的月份,有“红五月”之称。“红五月”永远铭刻着伟大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鼓舞着人民群众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奋斗。正巧,5月份,国际武术联合会自2001年起把每年5月确定为“世界太极拳月”,世界各地的体育、武术及太极拳组织,会在本月内举行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安徽省级非遗庐州太极拳不忘初心,把开展体育公益活动视作使命担当,把弘扬太极、传承太极,坚持太极修炼作为核心。“
  五一”假期,5月3日—5日,在合肥奥体中心馆和滨湖馆举办了为期3天的太极修炼营活动。主要对象是:倪世清老师弟子、再传弟子、贵宾班学员、安徽省武术协会世清太极拳文化研究会会员。
  学习内容:庐州太极拳精编36式、太极推手、太极理论,特别是首次增加了传统文化讲座。由于本次修炼营对象,都是几年,甚至10年以上长期坚持习拳的行家熟(招熟)手,所以,一开场,并没有像对外界初学或未开始学拳人那样,介绍太极拳这一古老体育运动的深厚文化、技击、养生、强身健体等功效,以及传承与普及的理念,而是严格按《通知》中规定的作息时间,进行修炼。尽管如此,倪世清老师,仍是不止一次地强调:归于零,永远修炼,力求达到《拳论》所论的境界:“由着(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何况,还有着(招)也尚且不熟的。这次修炼营活动,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大师的入室弟子、中国武术七段、国家级武术考评员倪世清老师,是整个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总教练。
  上个月,4月26日一28日刚刚操办了安徽省武术协会世清太极文化研究会广德市澄德庄园训练基地的揭牌仪式暨太极推手研修班开营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活动中,倪世清老师按计划执行了教授陈氏太极推手的五种推手法。他以期待与鼓励的眼神直接指配两人组合,练习推手,自己更是不断地,几乎与每位学员搭手教练。别人都练得气喘吁吁,他却说不累,习惯了。教授中,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心有灵犀一点通,是眼神与动作招式示范解析的碰撞,如同业内人士之间交流只是用“啊”的ā、á、ǎ、à四声来回应。最多一句是,我练了这么多年,以前,原来是那个样子的,这一次这一会儿,方知是这个样子的。
  五种推手法:单手挽花、双手挽花。合步(定步)。顺步(一进一退)。大履。大履,幅度大,双方均一腿屈一腿伸,仆步下势,上边双手,绷履挤按缠绕,下边双腿左右盘旋。活步(花脚步、“乱”踩花)。此种练法主要是练习步法的灵活性,进步、退步、垫步、偷步、横步、跃步,灵活运用,舍己从人,随机应变。步为周身之枢纽,灵与不灵在于步,活与不活在于步。推手中表演性极强,难度最大的活步(游龙),时间不够没有教。应学员请求,倪世清老师也进行了精彩的示范表演。太极推手,笔者以为,你来我往,我往你来,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步法、身法、妙境、功力,甚至技击,一决胜负,待笔者学来后再一一交待。
  教授庐州太极拳精编36式,是这次太极拳月首场活动的重点,拳式分四段,经前后五个教时,教授完成。这个拳式的特点相对于别的拳式(如老架一路),适合表演性,拳速快,快如脱兔,活如车盘。暴发力强,技击凶猛,像睡醒的狮子,雄健、勇猛,自信与力量。比如收势之前那一招式,一手手心朝上托天,一手手心向下抚地,发力、发气、发意,双脚短暂离开地面,又弹回来迅疾稳跺落地,似有千钧之力,力无殆尽,有使不完的劲。中正似有弹簧力,陡然一跺定乾坤。
  一个活动办得好,往往形容这个活动十分精彩,精彩纷呈,圆满收官。有人说,光讲”精彩”不行,要讲一讲怎么个精彩法?怎样才为精彩?那么,5月5日,修炼营活动最后一天,最是精彩。
  上午,倪世清老师带领大家把前两天练习的内容,再来一次重复三遍的总复习总体验。下午,去安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庐州太极拳滨湖训练基地继续活动,内容有两项。一是聆听倪世清老师特别请来的教授级知名文化学者沈德斌老师关于熟读《了凡四训》的讲座。倪世清老师说,练习太极拳,弘扬中华武术太极文化,也要学习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两者要结合起来。这又是倪世清老师的可取之处。《了凡四训》,是培树良好家风,被誉为中国第一善书的家训。袁了凡原名袁黄,是阳明心学的后继者、明代重要思想家、中国古代善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践行者,其晚年隐居芦墟著书立说,所著《了凡四训》影响深远。该书是袁了凡写给儿子的家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儿子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全书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章节,是启发了曾国藩等国内外历史上诸多名人名家的励志名篇。是立于浓厚的民本思想之上,集大智慧,堪称成功人生的法宝。沈德斌老师讲得很客观,很雅致,深入浅出,不落俗套,沁人心脾。现场给每人赠送一本现代版的古籍图书《了凡四训》,并为一部分学员在书扉上签名,题为“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拜读,体会和汲取《了凡四训》传统文化的精髓,为自身提供有效的思考方向、学习方向和实践方向。二是聆听倪世清老师讲解颇有诗意的《动静之间,太极之美》的太极理论课。倪世清老师思路清晰,思维缜密,讲解精深,字字珠玑,又朴素专一,平易近人。讲太极拳的特点:舒展大方,轻灵稳健。中正安舒,节节贯穿。连绵不断,完整一气。讲太极拳三三原理,人体上、中、下三节划分。上节(头部)不明,无依无靠。中节(身体、上肢)不明,满腹是空。下节(腰、胯以下,下肢)不明,颠覆必生。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力)合。练拳三阶段:先招熟(明劲),后懂劲(暗劲),最后神明(灵劲)。练拳条件与要求:拳术(个人形体)、器械(刀、剑等)、推手(两人对练)。动作、意识、呼吸。敬畏、修炼、传承。敬心、信心I、决心、恒心、耐心。练拳标准:轻而不浮、沉而不僵、快而不乱、慢而不散。讲解中,倪世清老师还邀请他的弟子,合肥市太极拳会会长吴小龙老师,为大家做动作定势示范。比如,招式中有一个名叫“单鞭”的动作,肩、肘、手,脑都要配合默契,深深领悟,有节奏有章法有意念地挥打出去定势,不是像挥手告别那样抬手而来。
  最后,倪世清老师还引用了庄子的《修行》,颇有意味。“修行三年,口出狂言;再学三年,不敢妄言;又学三年,沉默寡言;再过三年,无需多言;又过三年,静口无言;再过三年,无言即言;大道至简,大悟无言。”此时,有人说了,是的,我开始只学一年,便说会了,逢人便想打一套拳给人看,满世界想表演,仿佛天下唯我最会,天下无敌手。也有了“入道三年,大话连篇;又修三年,谨口慎言;再悟三年,哑口无言”之说。
  为期3天“世界太极拳月”首度太极修炼营活动就要结束了,大家意犹未尽,倪世清老师又临时请了5位学员,谈收获,谈体悟。他们分别是从政府、外交部、人大、政法部门退休和接近退休的公务员,他们是国家、地方、部门的精英,为党和国家施展才华做过很多贡献,受人们爱戴,但却始终不忘记自己的平民身份和有着本土本乡回归自然民众的情怀,打了多年的太极拳,对太极拳有着深深的理解与自身修炼的体悟,他们充满睿智与亲和。谈收获时,他们目光坚毅、笑容满面、充满希望、自信与力量,这是一种文化的自信,时代的力量。特别是一位学拳10年,当年患忧郁症的女同志谈体会,十分实在与感人。她发自内心说,学太极拳这么多年,忧郁症早就克服了,痊愈了。她讲到了倪世清老师和教练们的教学精神,十几年如一日,手把手教我们,痴心不改,不急不躁,不怠不慢,难能可贵,这次参加这个活动,听了讲座,更有体悟。讲到学拳人的态度,一定要牢记“五心”。下一步,怎么去懂劲,找内在的东西。气场很重要,多人在一起练,不同于单独练,不同于在家练。她还现学现用沈德斌老师刚刚讲的《了凡四训》,生命是我的,福祉靠自己,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世界太极拳月”首度太极修炼营活动结束了。
  5月25日,在合肥园博园举办一次“千人太极拳展演”活动。后记活动结束半个小时后,倪世清老师发微信给笔者:“今天感觉怎么样?”笔者回信:“要义、真诚、朴实、感人。”倪世清老师立即回发:“提提建议。”并发了个行拳礼的手势。笔者回信:“内容丰富厚实,形式简易单薄,可悬挂横标、彩旗,临时置放两个聚光灯等。”至此,倪世清老师没有再回发。笔者后来一想,唉呀呀!还是笔者经事难忘难改,观念旧了,什么年代了,新时代了,搞活动就一定要讲排场,搞轰动效应吗?中央一再要求,反对形式义,奢糜之风。形式主义的表现之一,好大喜功、哗众取宠,热衷于表面上的轰动效应而非实际工作成效。从电视新闻中我们看到,从中央到地方,会场不摆花卉,不铺台布,清雅述事,纯正传播。看来,倪世清老师是对的。
责编:小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