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倪世清
倪世清老师高超的武术技艺,离不开他对陈氏太极拳的深刻理解,他所获得的成就与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嘉奖,更是对陈氏太极拳传统武术的肯定。作为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大师的入室弟子,获得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的殊荣,是对他继承、弘扬和传承陈氏太极拳传统武艺的高度认可。
他不仅是一位武术行家、精英,更是一位教练,他荣获高级教练、国家级武术考评员资格,为武林后辈提供了专业的指导。此外,他在香港国际武术节上获得双项冠军,展现了他在国际舞台上的卓越表现。国家体育总局每四年举办一次,体育系统最高规格表彰大会,评选他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荣誉,是对他在全民健身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度肯定。倪世清老师被任命为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不仅是对他个人的信任,更是对中国太极拳文化在国际上传播,造福人类的责任担当。今年,龙年正月二十,在泰国中央政府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了盛大的中泰武术交流会,出席嘉宾有泰国陆军上将,杨氏太极拳传人傅清泉等。两国高手,以拳会友,拳影交错,招招显露智慧与深邃。通过激烈的比赛,倪世清老师率队的安徽合肥富光·世清太极拳馆代表队荣获集体项目第一名,个人项目太极单剑、太极春秋大刀、太极扇共计八个第一名。会上,倪世清老师被评为“优秀副总裁判奖”。富光·世清太极拳馆代表队被主办方授予“优秀组织奖”。
恩师倪世清
说到太极拳,不得不简要说一下陈氏太极拳的历史演变与历史传承。
历史上关于太极拳起源的争论颇多,武术史研究者对其历史渊源一直关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发源地,明末清初的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创始人,这一观点已得到了大家认可。陈王廷在明代甚受重用,擅长武术,在明王朝灭亡之后,他回到陈家沟,闭门练拳。他在祖传武术的基础上,得到了民众武术的精髓,把阴阳之理和中国古代的导引吐纳术相结合,创编出陈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诞生初期,习练者也只局限在陈氏家族内部,在田间地头,村落里练习太极拳。直到陈氏家族传人陈长兴、陈有本的继承,开了先例,外传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此后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和氏五大代表拳派逐步创立发展,但从每一流派太极拳拳术的结构、动作名称和要点来看,显然是由陈氏太极拳发展而来。现在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倍受人们喜爱,为了满足全国各地武术爱好者练习需求,当地太极拳学校、拳馆逐渐增多,人们前来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与繁荣。
2006年5月,国家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就有太极拳项目。次年7月,焦作市温县被中国武术协会正式命名为“太极拳发源地”。2020年12月27日,历经六次申请,太极拳功夫终于在世界申遗成功,世界从此太极。这不仅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而且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建设中国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太极拳作为国家文化名片,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特别是不需要辅助设施与条件,赤手空拳,随时随地,即使在办公室、火车上也可打上几招。太极拳的发展越来越壮大,习拳人也越来越多。人们不仅练习拳法,熟记于心,行习于体,而且更是对太极拳文化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倪世清老师领衔成立了“安徽省武术协会世清太极拳文化研究会”,2022年,研究会的“庐州太极拳”十分荣耀地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太极拳数百年来代代传承,绵延不绝。太极拳具有多元化的功能与效果,在不同行业中都有其价值体现,例如医学、航空、健身、旅游等方面。
医学上正确练习太极拳,有利于缓解疼痛、缓解疲劳程度、缓解认知衰退、改善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等作用。
恩师倪世清
在未来越来越广泛的航空领域,也起着独特的作用,太极拳的拳术,伸手就来,适合在失重情况下进行锻炼,可以延缓骨骼肌萎缩,对骨密度下降有显著的预防作用。航天员刘洋,便是受益者。
健身方面,太极拳是一种相对而言的较柔韧、轻巧的拳术。它强调呼吸与意识的协调,符合人体的运动习惯,使人身心愉悦,体质强壮。
旅游方面,太极拳的发展无疑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陈家沟,乃至温县、焦作市就是典型例子。
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进程,太极拳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如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国外的孔子学院、国际太极拳协会、国际体育运动赛事、网络媒体的传播等等。
太极拳作为全国人民喜爱的健身运动,在国家体育政策上得到了很大的支持。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人们脱了贫,国富民强,安居乐业。
媒体的发展促进了太极拳的交流。如“太极网”“人民太极”等平台。有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在太极网站、微信朋友圈,通过视频,十分方便地交流沟通。但是,跟随视频学拳,永远学不到真味,跟着视频学拳,好比只是相当于在幼儿园里学写字。之后,字写得好,拳打得精彩,必须教练、高级教练当面传授,调架子,唤发意念与精、气、神、韵。
太极拳还具有深厚的阴阳转换哲学思想,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人们日常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恩师倪世清
阴阳转换是太极拳核心哲学思想之一,源于道家的阴阳学说。这一思想表达了宇宙万物动态平衡与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太极拳中,阴阳代表了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阴,通常被关联于柔韧、静态、收敛。阳,则与刚强、动态、扩张相联系。通过太极拳运动的舒展与收缩、开合有度、刚柔并济等动作,体现了阴阳不断相互转化,平衡共存的理念。这种转换不仅在肢体动作、意念、呼吸的调控中有所体现,更在日常工作、生活实践中找到答案,得到体悟。
追求阴阳的平衡是为了实现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练习者能够培养出柔韧的身形,同时提升内在的力量和稳定性。
阴阳转换的哲学思想不仅仅是太极拳的基础之一,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教导人们在变幻莫测的日常工作、生活实践中保持平衡,以达到身心健康和内外和谐。
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正雷大师,之所以遴选倪世清老师为入室弟子,无疑是看中了他的实力,才华和悟性。作为入室弟子,陈氏太极拳的传承责任更重,他致力于太极拳传统内涵,保持纯正,注重核心技艺、拳谱、拳理的一脉相承。并通过多年来系统总结与深刻体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太极拳的技法与套路,如新太极拳十三式。其次,在太极拳的教学中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采用更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使传统武术更好地适合适应当代人的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包括举办太极拳培训班、撰写教材、拍摄教学片等,为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与智慧。作为陈氏太极拳入室弟子这个身份,使得他在太极拳界拥有更高的认可度,为他赢得了众多的学生和追随者。
恩师倪世清大刀表演
此外,倪世清老师在太极拳的比赛和表演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与天赋。太极拳、太极春秋大刀、太极剑、太极扇,太极枪,常被一些企业、机关单位和公益活动、非遗活动邀请表演,获得观众阵阵喝彩和极大反响。今年春节前,小年,2月3日在肥东撮镇龙年全民健康大拜年活动中,表演的太极春秋大刀,上了中央电视台,倪世清老师身着华丽的太极拳表演服,被邀釆访发言,为全民健康,为太极的普及与传承,展示了更为广泛而夺目的美好形象。
漫漫太极路,上下而求索。从个人角度来说,倪世清老师下一个目标是武术段位的晋升,从中国武术七段晋升为中国武术八段。
武术段位的层次结构是中国武术界的核心评定体系,用于衡量晋升者在技艺、内功和理论等方面的水平。这层次结构通常由初段、二段、三段等级一直延伸至更高段位,最高段位九段位,目前全国九段位只有72人,安徽省空缺。八段位安徽省11人。且年龄普遍在60岁以上。每一段位分别代表着晋升者在武术领域的成就和境界。每一段位都要求晋升者在动作招式、内功修炼以及理论认知等方面展现出应有的能力和精通程度。通过逐级的晋升,晋升者得以在武术界不断证实自身实力,并追求更高层次的武学境界,促使更上一层楼。
作者:张能泉
陈氏太极拳在中国武术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倪世清老师始终秉持“弘扬太极,造福人类”的理念,不仅为陈氏太极拳的发展与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体现出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终生追求的不懈精神。他的经历、贡献、成就,为后来继承、弘扬、传承太极拳者,提供了宝贵而光辉的榜样!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预祝倪世清老师早日晋升为中国武术八段。祝贺他为中国武术的传承与繁荣不断增添新的光彩!
作者:张能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