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太极拳师 人物故事 查看内容

以“归零”心态实现武术梦—访兰州大学副教授常志昭

2025-6-8 09:10| 发布者: 太极网九七零一| 查看: 899| 评论: 0

摘要: 6月4日,全国武术套路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结业典礼上,有一位英俊帅气、坚毅不屈的年轻教练,了解他武术生涯的人都投以羡慕的目光。他就是国际级运动健将、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 ...

  (特邀记者钱承飞)6月4日,全国武术套路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结业典礼上,近300名学员络续上台领取结业证书,其中有一位英俊帅气、坚毅不屈的年轻教练,了解他武术生涯的人都投以羡慕的目光。他就是国际级运动健将、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常志昭,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年联合会颁发。自2010年以来,他先后斩获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等国际赛事金牌20余枚,以卓越战绩诠释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常志昭生于1992年,至今已有25年武龄。他从武术爱好者、武术专业运动员、走到兰州大学的三尺讲台,再走到亚运会的擂台成为武术全能冠军,他仅花了23年时间。

  常志昭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8岁就有一个武侠梦,那是看了武侠影片后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模仿电影镜头翻跟头,还经常模仿电视剧中武林大侠的动作,毫不畏惧,竟然从家里的房顶上往下跳,得知武术学校招生,得到父亲同意后,姐姐骑摩托车载着他去武校,他满心欢喜。然而,武校生活条件很差,宿舍大通铺20人一间,上厕所要走很远的地方,冬天寒冷,晚上只能穿着衣服睡觉,每天蹲在室外地上吃饭,上课训练在室外水泥地上,每天做一些空翻的动作,每天早晨5点半出操,5公里越野跑步练体能,蛙跳、如果出操慢了还得挨揍,上课训练也很累。“有一次我姐去看我,我说不想再练了,你跟爸说一下,来接我回去吧,结果爸不同意。后来我的父亲告诉我,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不能半途而废,这句话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常志昭深有感触。

  常志昭于2009年进入甘肃省武术队,开始接受更为系统的武术训练,他拿出了习武人的“拼劲”“狠劲”“韧劲”,只争朝夕,努力拼搏。2010年,他首次亮相国际赛场,便以一套行云流水的刀术夺得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冠军。

  然而,追梦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期间,在2012年、2016年的全国武术比赛中遭遇了两次“滑铁卢”,与荣誉失之交臂。先后两次的失利让他重新审视自己。专业武术运动员的使命与责任重新燃起了他心头的激情,通过反思与努力,终于又一次站上了国际赛场,他获得2017年第十四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与2018年第二届世界杯武术套路比赛的男子长拳冠军。2023年杭州亚运会武术决赛场上,他凭着超强的武艺,以全场最高分摘得男子刀术棍术全能冠军。

  赛场之外,常志昭始终怀抱“传承武术文化”的使命。他多次深入偏远山区开展“武术冠军进校园”活动,通过公益培训、现场展演等形式点燃青少年习武热情,惠及学子千余人。他赴海外交流时,以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长拳征服金砖国家运动会观众,让“中国功夫”闪耀世界。执教兰州大学后,他提出“以武修德、以武育人”理念,带领学生屡获战绩。他培养的弟子遍布全国乃至国际赛场,真正实现了“武艺”与“武德”的双传承。

  常志昭至今仍记忆犹新:2023年,他作为兰州大学武术教师、竞技运动员参加杭州亚运会,备战期间每天训练汗流浃背,感觉是在蒸桑拿,他为备赛训练而增加技术难度,力求在技术动作方面有所突破。虽然30+的年龄,但他不服输,不能因为年龄偏大而放弃梦想,因此,每天除了日常的高强度练习外,都会雷打不动的研究自己和对手的视频资料,主要研究自己的每个技术动作,反复琢磨研究,找到自己的缺点和短板,从一招一式中提升动作的精度和标准度以及难度动作的稳定性。虽然那段时间枯燥无味,但心里非常充实,为他的专业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比赛做好了充足准备。

  亚运会的“武术擂台”即是压力也是动力,常志昭以“归零的心态”重新调整好自己的心情,聚焦目标,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在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上,31岁的中国武术选手常志昭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稳定发挥的心态,以刚柔并济的招式夺得男子刀棍全能项目冠军。  
  常志昭副教授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武术的传播者、推行者,努力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灯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坚毅不屈的武术精神激励着他,继续谱写武术人的奋进之歌。
责编:小七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