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拿住“放"字练松功

2012-2-14 11:40|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6322| 评论: 0|原作者: 张志明

摘要:   我把太极拳比作鱼,把松比作水,练拳如能扮好,就如鱼得水,鱼在水中能得到的,拳在松中同样能够得到。例如:鱼在水中获得自由,拳在松中释放压抑、解除束缚、舒展身心;鱼在水中获得营养,拳奎松中体会拳理、贯 ...

     腰脊还应区别开合两种不同意劲,做有起有落的不同放长。腰脊的起落放长,机关在命门,要点在尾问,贯通每节椎骨。一般来说.凡合势、蓄势,命门后撑下坐,脊柱向下垂落放长。吴图南先生在描述这一状况时说:“松功如高举珠.悠然而断.有如断线珍珠.粒粒下落.如珠走盘,圆活异常,节节贯串,鱼贯而上,方显活泼不迟滞。”凡开势、发势.命门前合上顶,脊柱向上伸竖放长。脊柱向上伸竖时,先是尾问向上托—下,托得上一节向上走时,尾间又恢复向下松沉:第二节再上顶.顶得第三节向上走时.又恢复向下松沉;第三节又上顶、沉落。以此类推,一节一节地向上顶.像泉水向上涌.像毛毛虫向上爬.直到大椎穴,上延至百会穴。尾间与大椎、百会上下对拉,从而把整条脊柱上下放长。
     2.手臂放长。手臂受腰脊主宰.因腰脊松垂而屈缩.因腰脊上伸而放长。腰脊松垂时,脊柱内隐下沉,牵动后背肩胛骨下端下垂内合.肩井松落,带动手臂回收松落:腰脊上伸时.脊柱后鼓上竖,推动后背肩胛骨下端外开前送,成为推动手臂放长的第一动力。第二动力是沉肩,肩峰与锁骨向下松沉.有接牢上臂、推开上臂的作用。第三动力是坠肘,是在上臂的推动下.通过肘关节的松沉旋转推动前臂。第四动力是坐腕,是在前臂的推动下腕关松沉旋转.推动展掌舒指。就这样,节节推动,节节贯串,从根梢,依次推动手臂放长。其间各节都有加力作用,但所加之力,是体力.而是以松沉表达的自身重九也就是地心引力。
     3、腿脚放长。由于脚踏在地上,腿脚放长主要是指在劲上的感觉。脊柱上竖的反作用力.圆裆吊裆的反作用力,“两如扯弦”的前后争力.松腰落胯的顺作用力.气沉脚底的顺作力,都能使腿脚有向下放长的感觉。腿脚放长必须正确理解拳中“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须完整一气”的论述。“形于手指”是手指借脚向下的反作用力伸展.不要理解成脚向腿送力.腿向腰送力,从下向上一顺地到手指。那就只有阳劲.没有阴劲.就没有阴阳相济了。那就造腿向上挺,胯向上涌,腰不能向下松,气不能向下沉。要记住.“阳相济,方为懂劲”,腰上腰下永远是对称用力的。上下意气不在腰间相聚,就是在腰间相分:手与脚的意气关系,不会顺一方向从脚走到手或从手走到脚。特别是开的动作,定势的动作胯腿要向下放长,不能向上伸挺。
三、八面撑圆地放开
     八面不是单指八个方面,而是指从内向外360度撑圆.女充气般地立体膨胀。撑圆不是用力向外推.膨胀也不是努气向鼓胀。撑圆、膨胀“也是靠地心引力.掺杂其他的力就不好了”壮弘语),特别不能掺杂心力、体力。放开、撑圆、膨胀.都是茄的表现.是由“骨顺肉坠地放下”引起的,就像将提着的半塑粒水放在地上,水袋同时受地心引力向下吸引和地面反作用力向托举两个力的综合作用,就会使水袋向周围铺开放大一样。纠放开,不仅指肢体舒展饱满,八面撑圆,而且指宽松身心,放羽怀.扩大包容,加深涵养.是从肢体到精神的全面修炼。
     1、放开应按李品银先生的“三先于、三大于、三松于”进行在放开的先后顺序上要“内先于外、下先于上、后先于前”;茌开的意念形象上要“内大于外、下大于上、后大干前”.在放于分寸把握上要“内松于外、下松于上、后松于前”:在放开的蔗关注度上.要内重于外,下重于上.后重于前j在放开的连动;上,要以内带外.以下带上,以后带前。例如.在上下的关系要把意念的重点放在腰腿间,想象脚底铺开放大,与地面充哆触.好像踩入了泥中,脚心、脚趾缝、脚底周边,甚至脚踝都羊了泥巴;下面好像不只是两脚踏着的两个点支撑着,好像是脚两腿跨度为直径的一个大圆底座四平八稳地支撑着;裆宽,好像骑着个有向上浮力的氢气球练拳。又如“内大于外”要指精神层面,要胸襟开阔.要有包容天下的气魄。再如“后,前”.要求后面的肩胛、背肋、腰肾、臀胯都应从中间脊柱向两侧放开、展宽.放宽的两边皮肉向前包裹.有后面腰背宽,实、前面胸腹狭窄虚含的意思,好像背着个大龟甲练拳似的。在上身叫含胸拔背.下身叫松腰裹胯。
   2、体内放空。“松者,蓬松也,宽而不紧也,轻松也,自也.轻松畅快也,不坚凝也.含有小孔以容其他的物质之牛也”(吴图南)。松,就是使体内放开.放空,扩大空间。例如.使骨腔壁与骨髓拉开距离:肌肉与骨骼拉开距离;肌肉像海样蓬松开了,细胞与细胞之间拉开了距离,里面含有许多小皮肤与肌肉之间拉开了距离;骨腔、关节腔、胃腔、肠腔、胸腔腹腔等体内大大小小的空间扩大了,甚至整个体腔内好像都没有东西了.都空了。空就是松,松就是空:空,既是松的心法.又是松的境界。“打拳想要松,一定要先空,空一定要圆,圆也不能圆的不三不四,一定要圆满,其大无外”(王壮弘)。空就是无,无就是有:感觉体内没有实物了,就能包容万物了,就能储存更多能量了。特别是整条脊柱之前的大空间.是储存能量的大仓库,空间扩大了之后,力由脊发,腰为主宰、丹田内转、尾闻带动才能有足够的能量支持。
      3、“皮毛要攻”。”攻”字也是用意气从内向外膨胀、撑圆.使皮肤展开,汗毛竖起,像触须一样能灵敏地探知身体附近微弱的敌情信息。“皮毛要攻的具体做法是把全部心意七成放在丹田.三成集中于皮毛,使皮毛有充气感,使皮毛如漆如胶地粘着于对方皮毛上。进攻刺皮不刺骨,化解擦皮不及骨”(张全亮语)。“是要求在练功中全身的毛细孔都要张开.使其跟大自然相通.即内气跟外气相结合……练功时不论离墙有多远,都好像贴着墙似的。毛孔张开之后.好像一个人占据了整个空间一般,空间有多大.你这个人就有多大”(王培生语)。
 四,阴松阳松交替松
     前面说的借地心引力向下松、向下沉,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只要沉好了.向其他方向的放松.行拳所需要的各种内劲就应运而生了。沉为轻之因.轻是从沉中产生的,就像地面反作用力是地心引力的反作用力,是从地心引力中产生的一样。沉为轻之根,轻离不开沉,就像影离不开形一样。沉为轻之君.轻是由沉支配和掌握的.就像四肢须由腰脊主宰一样。沉为阴.轻为阳.   “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虽然前面还说了从根节到梢节的放(伸)长和从内向外的放开.但伸和开都属阳性的动作.都是从阴性的沉中产生出来的。伸的反面是缩,开的反面是合。缩与合都是阴性动作,都是从阳性的轻中产生出来的。这就是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阴阳互根、阴阳相生的道理。按照祝大彤先生的话说:“如何去练松功呢?…从汗毛深入到皮、肌肉、筋、骨,自表及里松到骨骼,再从骨、筋、肉、皮、毛层层松到皮上,这是阴松、阳松的互为修炼.求得。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的本能。“阴松就是从外往内松,阳松就是从内往外松。什么叫内呢?内就是阴阳之间的那个“中”.就是阴阳交汇之处.意气聚散之处。就人体而言,每一对阴阳之间都有一个“中”.如两手之间以夹脊为中,两脚之间以会阴和尾闾为中。就全身而言,以骶骨之前和膀胱之后夹室内的丹田核心部位为中.扩大一点说,就是以腰骶腹腔为中;再扩大一点说,就是以腰脐之下、裆胯之上的这一大块为中。“中”就是泛称的丹田,就是炼丹之炉就是太极本体,就是阴阳两仪的家。所谓阳松就是从太极本体向阴阳两仪松,就是从“中“向末端及表皮松,就像是阴阳从家出外做功了,就是开就是伸.就是脊柱上竖。所谓阴松.就是从阴阳两仪向太极本体松,就是从肢体末端及表面向“中”间松.就像是阴阳回家休整,充电了,就是合.就是缩,就是脊柱下垂。一套拳或许几十势.或许一百多势.但归纳起来不外就是阴松和阳松两个拳势。
     以骨顺肉坠地放下为动力,为基础.以伸筋拔骨地放长和八面撑圆地放开为延伸和发挥,阴松、阳松交替松,才是全面地、阴阳相济地松功修炼。
12
3

点赞
1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