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其弊病,则在于以玄理替代实功,凭说嘴以求名望;甚至于是钱财。不比较,不实验;不参加各门各派的武术比赛,自定一门一派的太极比赛。表面上似乎是门大派大,自成体系;实质上是自怯自限,而自外于武术的大家庭。 
          “忽雷架”之所以诚实,是从不自欺开始的。一阶一层,得来不易。血汗耕耘,才有收穫。自然就产生了德育的作用,教训了弟子,不会去空谈欺世,不致于以口舌争胜于人。当然囉,其缺点是宣传工作,难以展开。 
           我亦不以为“忽雷架”就是唯一的宝典,救世的仙伐。“忽雷架”到了近代,惭愧也并无大师级的人物。但是“忽雷架”之创立,确实凝聚三数代宗师的心血。如不算是武界的先知,则一定是太极之别裁。那麽,我想谦卑地建议:是否可以参考一下“忽雷架”的阶梯式训练法!?如果一无可取,不过是稍费时间。如果万一可採,则得到好处的,不是“忽雷架”,而是有心胸、肯进取,踏实而务本的可敬人士与门派。 
           太极拳已有五加一种,难道还不够多吗!?陈太极的新架老架其它架,还不嫌烦吗?之所以仍要提出“忽雷架”,不是个人的好尚,不是考古的好奇,更不是依恃之以争风斗彩。而是简简单单,如上所述,确认为“忽雷架”可以作攻错之石,使他人为玉为晶,成功成就啊! 
           台湾北部,有一首名叫《天黑黑》的童谣。其诙谐的内容是说:“天阴了,要下雨了。阿公拿起锄头去清理水道(以防淹水进屋),挖呀挖地,却挖到条泥鳅(可以加菜了)!(但是啊……)阿公要煮得咸一点,阿婆却宁愿吃得澹一些儿,两人(争执不下)打将起来;(一不小心……)把锅也给打破了(吃不成了)!哈哈哈……” 
            后来,有音乐家以西洋五线谱,及现代汉语(台语中有许多古汉语,如雨作“淴”,锅作“鼎”,均在此曲之中),採录了这首童谣,编进了中学音乐课本。于是,当中学老师教唱、上课,及指定以这首《天黑黑》来考试,打成绩时,学生就得乖乖地照着音乐教材,怎麽记的怎麽唱,一丁点儿也不敢有意见。因为,教科书就是唯一的标准。唱错一个字,走了一个音,都是要扣分儿的。校长、家长均持此见,以为当然。然而,可怜我们做学生的,心中雪亮:这首其实属于我们的儿歌(千真万确),少说有超过一打的不同唱法;词之与曲,均有不同。 
           大人们太忙,不曾接触过那十来好几种的《天黑黑》,竟拿音乐家採风记谱之后的那唯一一种作依据、定标准,以为是金科玉律,彼此去相互标榜,这是多麽的狭隘啊?这也罢了,谁叫他们不同我们小孩玩呢!?但是,还要订出规矩,反过来考我们小孩子,胆敢说我们唱错,扣我们分数,害我们回家挨爸爸的巴掌!这、欺人也未免太过了吧!? 
           以上虽是儿童身上发生的小事,不过,转过头来,看看咱们共同心爱的太极拳,似不免也有据一斑,以论全豹;坐井底,而议苍天的状况存在。而且,彼此间还要争论是非,抢夺权利,全不顾弄得来满天乌黑,鱼死锅碎之局不远! 
           欣闻陈家沟太极馆落成,并召开国际性的同道大会。则以为这是开放胸怀,拓展眼界的良机;加强团结,精诚合作的开始。岂只“忽雷架”一家而已,深信可採行、可佐益的各地各支的太极拳,定然是蕴藏丰沛的啊!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