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名家访谈 查看内容

顾留馨与罗基宏通信汇编(10)

2011-11-6 08:48|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7472| 评论: 0

摘要: 顾老师: 谨将《陈氏太极拳图说》四册及向恺然油印资料一份挂号寄回,收到时盼即复信,以免挂心。多蒙您关切照顾,20天来认真阅读,得益不浅,衷心感激! 读后愈感到《简太》及《陈式推手》原稿亲切可贵,您总结诸前辈 ...

       近在汕头邂逅一位周君,潮州人,一向在华中工作,自云曾在河南大学医疗体育教学部门任过教员工作,学过很多种拳术,太极拳亦有浓厚兴趣......(编者:此处删节813个字符)。周某宣扬太极拳的内劲就是生物电,叫人给他站定来发劲,人们都说有“电感”,我亲给他试,什么都没有,因我身法视来劲微微涵虚,滑走来劲,什么电感也没有。反过来我试别人(只贴发不用松弹),人们说电感更厉害。其实什么电感,原来是正象陈微明《太极答问》中所说的一种“入劲”(原释为:掌贴敌身,气往下沉,掌一闪动,其劲直入内,五脏震动……)。我戴上一双橡皮手套,如法发劲,人们同样有电感。橡皮为绝缘体,仍可传电,荒唐之极,已不政自破,生物电的画皮已剥开。他们如法互相发劲,不能震动,因怕伤人不许发松弹劲,只许用掌松贴,气往下沉,腰裆下去,裆劲撑圆等。有的稍震即逝,因气呼出不能转换之故。我练架子对以上各要领素较注意,内气转换自然调顺。常坐式站式单臂角力,他们年轻力壮的均无能为力,我只觉得自己呼吸调顺,便以用意,用懂劲的方法,变也变不完,趣味极浓。人多惊奇莫解,其实它在太极拳的技术系统里不算一回事。前述的震动,是作用和反作用造成的,对方抵抗,一方刚柔相济的内劲(圆中有方,方中有圆),一往一复,每一循环,其震幅微微扩大(对方不走化的话),内部受震更大。不敢多试,只为打破“生物电”而设,各人均恍然大悟。我酝酿已久的关于内劲的看法问题,通过这次事情,未免多去想了一些。未知能着边际否?请您百忙中谈些您的看法,使我不会走得太偏。
       我认为提之使来不能不来的“提”,主要是捌劲的妙用,用得纯熟,对方不论是吐是吞,仍可用捌法引彼之劲还其之身,用缠丝劲,沾而上拨,以断其根,一遇抵抗即下采或变换其它的方法。如能提之使来不得不来,放之使去不能不去便易如反掌了。小到无圈时,连捌的表象也不易找到,但其劲别仍是严格存在的。我实践体会,只要明确对方用劲作用线的方向和轻重,不难引出其焦点,捌之倾跌双足离地。任何一个圆圈,即时即势,圆上通过圆心的对称点(即直径)上总是有一个角度是“死点”(引用内燃机曲轴连杆传动活塞——气缸——有“上死点”的道理,同属力学的力矩作用),人的中心(上下一条线)是重心所寄(重心是点,一定在中心轴上),掌握了对方的中心,重心不必他求了。陈鑫说的“转关”,他诠释为敌人气盛极之处即为已转关处,就不离力矩的道理。换句话说,对方直接牵动自己中心(重心也在其轴上)的时候,就是自己控制着他的中心的时候。静中求动,后发先至,就是陈鑫《争走要诀》中所说彼此在九分九厘分判胜负的时候,就是争上游的好机会。
       李亦畲说“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动将了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如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高度发挥了以静制动的妙用,关键也就在于恰好不先不后的“转关”,于彼将转关未转关之际,接入彼劲。神气要十足,运劲要九分,有余不尽,是利用神气十足的余势(力学称惯性),便是因势利导为运劲十足,便是太过了。陈鑫解释“中气”两字概括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很精到的。以上所述,在实践中我已很好的加以解决,而且逐渐熟能生巧,但用文字来向您表达,未能道出其本来生动内容,正如陈鑫嫌其绘图死煞一样。缠丝劲的具体运用,万变不离其宗,是螺旋的轴向线,即为对方来劲的合力或分力线,无论合力分力,作用线都通过对方的中心轴。曲中求直,在圆上任一点求一条切线,切线即为发点和落点的方向线。“虚笼诈诱,只为一转”,“转”就是曲中求直,向恺然说的“出击”同义。直就是圊上任意一点所取的直线,这一直线就通过对方的前后(上下……等)死点,也必然是通过对方的中轴线上。太极拳在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什么消息,归根到底为了求得一条作用线,摧到他的重心,出彼支持面,并防止其任何恢复平衡的措施。明白的说,在不丢不顶中来讨对方丢、顶得消息。丢,顶就是凹凸,有了凹凸之处,便乘隙而入。太极拳沾黏劲一通,百劲皆通,诚非虚语。
       写得太啰嗦,下次续陈。《简太读后随谈》一稿,我愈来愈觉浅薄,未利用,倒减我内疚。容再版后再抒心得,或较有所见。
       敬礼
                                                                                                                                            学生 罗基宏
                                                                                                                                          1963年3月9日
123
5

点赞
4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