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
谨将《陈氏太极拳图说》四册及向恺然油印资料一份挂号寄回,收到时盼即复信,以免挂心。多蒙您关切照顾,20天来认真阅读,得益不浅,衷心感激! 读后愈感到《简太》及《陈式推手》原稿亲切可贵,您总结诸前辈经验所花精力使我们后学者十分敬佩,态度的严谨,永是为典范!读陈鑫这部巨著,费精费力,有如沙里淘金。20天来几乎全部思想活动都浸在缠丝劲里,用心之专,连自己也感到着了迷一样。同时又把《简太》重读几遍,愈感到这一步的阐发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视野也比前人广阔得多,启发性也大。我对陈著中下步的缠丝劲格外感兴趣,我两年多来的摸索,算是没有入错门。我对螺旋运动无能无力(读《简太》前)特别着意于下步的缠绕旋转与上步身法的相适应的问题,我一直认为这是“诸身一家”的关键所在。当然意气为君,是不在话下的。书中说“足之虚实因乎手”,下步为上部身法服务,说明了缠丝劲运用的完整性。书中突出的强调如《简太》所说的“节节松开,处处合住”,这与物理学中的质点运动的离心向心力有密切的关系。人整体作为一个质点在运动中任何组成部分,小至一个细胞亦可视为一个质点。又与平行四边形成合力原理有密切关系(分力也在其中)。阅读之初,原打算不摘录,后来忍不住了,随手摘录,满了两大厚本笔记簿,闲来好好咀嚼咀嚼。夜深了,先此简单汇报读后心情,再次感激您! 祝春节愉快 学生罗基宏 1963年1月14日深夜 顾老师: 2月25日来信收到,很高兴!武术书盼常在意,如有机会,随时转告书目让价。英文本太极拳,名称及编著者,出版时间顺请告知。 您年内决定再版《简太》,一定能作出更大贡献。我学习笔记内容均整理在那篇“随谈”中(不能称之为“书评”),如流水簿,芜杂无章,只留作备忘回忆。读陈鑫巨著后,一再读《简太》和《陈式推手》,倍感亲切,您治学严谨,拳艺语言丰富多彩,百读不厌。我练拳勤、恒、着意于逐日功夫。偶有所悟,亦怡然自乐,必先提纲挈领记于小札,作为思考之助。《简太》所提供思考面很宽广,深度更无限量。近来在脑际似乎堆聚了不少材料,只觉得东鳞西爪,一时很难难系统化,特别是进一步研读运动心理学、生理学和动力学之后,提高到理性来认识的东西较前多得多,只觉得自己的语言文字很笨拙,要表达很难胜任,形诸笔 墨比思考活动困难得太多了。“一本万殊,万殊一本”,有时觉得道理很简单,但真正要阐发清楚,又似乎千言万也道不清。清醒、糊涂——糊涂、清醒,认识真理的过程是这么复杂。 陈鑫说练拳先要读书明理,他的立言当然以实践为第一要义,但读书明理之为重要我有很深刻的体会。近来推手练习,使师友们觉得出奇,无法为法,我也觉得有“周中规,折中矩”左右逢源之乐。不着意于形迹,纯以意行,太极拳之引人入胜有如此者!近读巴甫洛夫关于人体各种机能、各种活动都受高级神经——大脑皮质的管理的学说,比以前任何时候读它都感到有更深的体会。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