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本文系《杨门太极鉴真辨伪》之六.原题是《傅钟文作为杨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是时代的选择》,原文8600余字,限于篇幅,刊发时有删节。
瞿世镜的《杨氏太极两岸一家》(原名“杨氏太极是一家”),花较多笔墨对傅钟文先生极力贬低,什么“景华师日:某某不过形似而已,未得内功心法真传”“公开表演从未发劲”;“棉花店伙计”“不通文墨之花号伙计”“彼意独霸上海武坛”“不论功夫如何,即以太极大师自居”等等。粗略一翻全书144页,其中连讽带刺傅钟文的起码有24页。 一、傅钟文作为杨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是时代的选择 在第75页,瞿世镜指责顾留馨先生“将傅钟文升格为杨氏太极拳‘代表人物’,借助各种传媒大树特树”。我们不禁要问:傅钟文的贡献难道是靠人家捧出来的吗?显然不是!1944年,他创办上海永年太极拳社,推广太极拳。1949年新中国成立,傅钟文于1950年发起组织了一个30人的永年太极拳社表演队,并制作了统一的社服,深入工厂、企业、机关、学校进行宣传。既歌唱新中国,又扩大了太极拳在人民中的影响。在全国铁路系统第一届运动会及华东机关干部运动会上,受到陈毅市长的检阅与表扬。1951年,傅钟文投入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进行多次专场表演。1956年,他在全国十二省武术比赛中担任裁判,受到贺龙元帅接见。1959年至1963年,傅钟文根据杨澄甫的传授并结合太极拳理论,整理编写了《太极刀》、《杨式太极拳》两部著作,无保留地传播杨式太极拳。“傅老师尽一生精力,义务教拳一辈子,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是许多人对他的评价。傅钟文老师的学生成千上万,遍布世界各地。举这些例子,足够说明傅钟文的成功是靠他的爱国之心、靠对太极拳的热爱、靠他的努力和贡献,社会大众对他的肯定,决不是靠某个人硬捧能捧出来的。 1957年国家体委武术处组织专家整理了传统杨式太极拳大架的动作说明,编写成了《太极拳运动》一书,即《88式太极拳》。当时,专家们面对的是许多种不同版本的杨式太极拳。有杨澄甫94节,许禹生74式,董英杰81式,傅钟文的85式,姚光89式,陈炎林105式,褚桂亭108式等等。这些套路结构、技术要求、风格特点都基本相同,没有质的差别,然而傅钟文的拳架与杨澄甫的定型套路最为神似。陈微明先生评价傅钟文:“得师之传规矩;隹绳丝毫不爽故人称为太极拳之正宗….发扬光大舍钟文其谁耶”。连瞿世镜也说:“某某晚戚之拳架颇似澄甫公”、“推广外形比较合乎规矩之杨式拳架”。当时国家体委专家建议傅钟文,把杨澄甫的定型拳架进一步整理出来。在顾留馨、周元龙的合作 下,《杨式太极拳》一书在1963年正式出版,福泽天下,许多人就是从这本书开始认识太极拳的。杨家嫡嗣杨振基先生也评价说:“太极拳名家傅钟文先生编著的《杨式太极拳》一书中的一招一式是按照老爷子过去教的架子编的,每一式定式没有改动”。这就是傅钟文了不起的贡献! 事实证明,顾留馨先生选择傅钟文作为杨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没有错,有眼力,有见识。上海确实“具有丰厚的第四代、第五代人才资源”,也许有比傅先生技击功夫更高、更了得的人,但是高的并不一定就是适合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从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拳术的主要功能从技击护身转向养生健身,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推广太极拳的用意自然也侧重于此,所以选择傅钟文为杨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是理所当然的。傅先生的《杨式太极拳》,虽然没有介绍技击方面的内容,被瞿世镜讥笑为“太极操”、“启蒙读物”,但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顺时而生的,在那种情况下选择傅先生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当时不强调技击功夫,是顺应时代的需要、为了普及的需要,为了大众健身的需要。总之,顾留馨顺应时代需要选择了傅钟文,是正确的,这不仅对杨式太极拳,对整个太极拳事业的发展也都是了不起的贡献。 二、瞿世镜是诋毁不了傅钟文的 瞿世镜老拿“辈分“来诋毁傅钟文。要说起辈分,傅先生确是杨澄甫的外孙女婿。他正由于有这层关系,方便于向杨家学习太极拳。有人嫉妒傅钟文,就拿辈分说事。死缠辈分做文章,其动机非常可疑。 学拳学艺的辈分与血统的辈分,是有同有不同,不是绝对对应的。在学拳场子里有时是不分血统辈分,甚至不分老少,能者为师。孙子与父亲一起向爷爷学拳,师兄辅导师弟等都是很平常的事,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瞿先生将之提到“悖理乱伦”的高度,说得太可怕了。学拳学艺虽说“师徒如父子”,但并不会变成血亲上的真父子,怎么谈得上会“乱伦”? 如果要强调“辈分决不允许混淆错乱”,不许“悖理乱伦”,那瞿世镜才是真正的“乱伦”。论辈分你根本算不上“杨家太极拳第五代小学生”,只能算是第七代小学生,你自己窜乱了“辈分”。你师傅黄景华是叶大密的学生,叶大密是田兆麟的徒弟。所以黄景华只是杨澄甫之徒孙的学生,不能算作第四代,只是第六代而已。瞿世镜故意编造故事,把黄景华说是杨澄甫的徒弟,“升格”为第四代,把自己“升格”为第五代,这才是“混淆错乱”。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