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武林杂谈 查看内容

吴氏太极拳大师吴图南先生的武术观点

2010-11-24 08:19|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15238| 评论: 0

摘要: 吴图南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武术大家。他自幼习武。精太极,后又涉猎各家。他不但博学多才。思想豁达,而且技艺精湛。理论造诣也很高。他的武术思想涉及范围极广。1937年。仅一本十余万字的《国术概论》,就从国术之特 ...
 吴老所传的太极拳,囿于自身师承的特殊情况,既有吴家的东西,又有杨家的东西,难以划归为哪式、哪家。所以,他仍一如既往按传统称为“太极拳”。有人曾说吴老学了杨少侯的小架子(即快架、用架)后,就再也不提吴式拳和不教吴式拳了,这是无视历史,不负责任的说法。此外,与一般公认的各式太极拳不同的是,他吸取了吴、杨两家之长,并糅进自己的体悟后,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特点,此特点即不偏重哪一方面,是一种“既柔且刚又善发人”的太极拳。吴老的大弟子马有清先生早期曾跟吴式太极拳名家杨禹廷习拳有年,1962年就是为学吴老传授的这种“既柔且刚又善发人”的太极拳,经其师同意和螳螂拳名家、原建工部副部长程云涛的介绍才拜在吴老门下的。

  通常,太极拳就其中任何一项特长:劲刚、柔化或善发,练到致境都是很难的,而要三者俱备,还其本来面目(杨露禅当年习拳、授拳时,并没有偏重哪一方面),谈何容易。要不吴老怎么会说“要把太极拳练好,除了有真传外,你必须有万夫不当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脱胎换骨的精神,否则将功败垂成”?又说“而其要,则在乎练,绝无其它捷径可走,不像登泰山,可以坐缆车登上山顶到达南天门,这得一步一步,步履维艰拾级而上”,也就是说,只有扎扎实实、用心去练,功夫才能上身。
  在长期教拳的过程中,吴老十分重视因材施教,并根据自己的师承,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传授方法。先教定势,再教连势,而后是刀、剑、太极推手(实际上就是吴家当年传授的那些东西)等,只有对具备相当功底和夙慧并想习武深造者,才授以杨少候传授的太极拳用架和太极功等。
  所谓定势。是把每个式子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每个动作不但要求姿势正确,中规中矩,而且动作到位后,姿势不变,停顿一至六个呼吸,如同站桩,名之曰“耗”。这样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下去,直至整趟架子练完。经云:“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吴老认为,所谓“开展”,起初指的是动作的开展,从外形上看要舒伸到极限,不能像病患者比划太极拳疲疲软软、松松垮垮的样子。
因此开始习练吴老传授的太极拳定式,看上去一式一式方方正正,有楞有角,身手动作似乎都紧绷绷的。但久而久之,“重阳必阴”,竟能“紧而不僵”,会感到肌肉、筋骨十分轻松。吴老讲“若身,手舒伸到极限都能放松,还有什么状态下不能放松的呢”?这就是从开展中求松柔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全套架子共三百多个动作,然其相同的姿势在不同的阶段,由里到外又要有不同的注意要点。很多人开始不明白其中的奥妙,总觉得这样练进展太慢,太费劲了。不如一上来就划道道,那样学起来痛快。殊不知定势乃太极拳传统的练法之一,是吴家练习太极拳基本功的功架。吴老曾笑谈“宁愿把人练跑了,也要按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教”。随着习练者对定势一板一眼的练习,日复一日,体气逐渐增强,素质、悟性日益显露,吴老方酌情进一步授以“太极势的守一术”和静态中的“蓄外意”,以及从轻松到蓬松等内功心法。其目的是使练习者在加强体气修炼的同时为逐步掌握太极内功打下基础。
  连势是将定势各式中每个动作连接起来,势势送到家,处处不走样,要求抹掉棱角,连绵不断,如同行云流水。它不单单是外表上的连贯和动作上的有开有合,更主要的是要求习练者在连绵不断的动态中始终保持着自身的太极状态,从而做到动中有静,体悟到各式着法内意气的进退抽添和动作变化中的往复折叠(详参吴老嫡传徒孙李琏著《太极拳练架真诠》)。
  太极拳用架与练架是不尽相同的拳法,因姿势短小,动作快捷,发劲轻脆故又称小架或快架。习练者不但要具备较好的腰腿基本功和深厚的太极内功,更需要注重着熟和拳架套路与太极功单操的结合。太极功即着功、劲功、松功、气功。此四种功并非互不关联,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2

点赞
1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