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馨学兄: 接到10月18函,敬悉一切,现在细细研究一下二套,关于前面各章看过全篇很少有不妥之处,二套要从新写一下计算尚少稿纸几十张,除向闫海同志函索外,吾兄处如有多余请寄30张即足够用。 陈式推手并无补充之处,兹寄上请修补后寄还亦可,上海沈佩言同志,他的地址忘记了,可否代查(他在体育宫有登记的地址)寄杭为荷。专致敬礼 弟沈家桢1962年10月22日晚 家桢老: 22日来信早已收到,工作与学习太紧张,今天始能作复,国际形势紧张,会议多了些。稿纸已无余,未能寄奉为歉! 二套动作和要点,想来正在改写和补充,不失您的原意,是我和闫同志的主张,希您尽量改写,正是为了纠正不正常的加工方法。当我们编辑五式有困难的时候,出现不正常的加工方法,无视一再忠告。我早巳去信向闫海同志说明所谓加工必须不失作者原意,想来他会恍然大悟其中道理的。 推手稿仅略作补充,另邮退奉。您在引用古典拳论时,常有不查原谱,致字句有不同处,或错引作者姓名,看出的已为改正。关于捌劲,除了突出着的作用处,仍列入与捋劲相反的作用,使互用而不矛盾。 昨晚的推手比赛观众千余人,再一次证明了陈、杨、武三家理论刚柔相济的正确性,单讲柔化的都败下阵来了。单纯的松柔,我认为在疗病保健和娱乐性推手上仍然应该采用。太极拳的理论和方法,将在实践中证明那些是正确的。 我近来还在赶写“武术史话”。匆致即颂健安 顾留馨1962年10月29日午时 留馨学兄: 29日函奉悉,二套动作说明拟尽量补充,惟周元龙同志所说陈老师将照片照反了一半,这是好的发现,现列成一比较表,将弟练的二套加列主要胸向,寄京请闫转照奎同志校对一下,如胸向认为正确的就好办了。 前弟所写的说明是根据相片写的,因为不能疑心老师照的不对,但分别约30年,好象老师已经将二套改了,所以有请照奎南来的请求,其实问他一下胸向及相片是否反了,就可以解决放心写下去了。 又,稿纸闫已寄来,推手章已收到。专复并致敬礼 弟沈家桢1962年11月1日灯下 留馨学兄: 对于二套加工工作已经完成。前元龙同志所说从兽头势到完毕60张照片都照反的一节,现已研究明白并未照反,这样陈老师今誉可以保持,否则一半相片照错了,自己还不知道似乎说不过去的,遵照您前所说,相片改画后,即行寄京制版。 近闻照奎同志有赴沪教拳6个月的说法,想系吾兄招致?二套内七寸靠后向上掌击,呼为通山掌,独立一拳向后下击一拳向上后击,呼为泰山升气,这类名称经过陈老师认可,30年前曾载北京国术馆体育月刊,照奎南来请问他,陈沟有无其它名称?书上必须有名称,什么名称都可以。 闫海说二套底片仍在沪,可否再寄杭校对。专致敬礼 弟沈家桢1962年11月9日 家桢老: 1日、9日信均收悉。 兹遵嘱将陈老师原照68张陈式二套拳照寄奉核对,此系为研究室放大的资料照片,用毕仍请退还。所云元龙同志认为二套有半数照反问题,经您研究并未照反,系元龙临时向杨、章学套路,弄不清之故。 原去信借调照奎6个月来沪传习,因该单位仅允调出,故目前未能成为事实,殊为憾事。照奎的专业问题,恐待于陈式出书以后。补充名称问题请择优补入,弟意见凡新补名称,俱可用括号以示区别。敬礼! 顾留馨1962年11月12日 留馨学兄: 二套说明与图说已先行寄京,其他尚须多看些时再寄,陈老师所照相片没有照错,值得一件欢慰的事,有些图解根据动作从新划出轮廓约20幅。 兹寄还二套相片全部,请查收,杭州市成立太极拳研究组,本系弟在政协大会提案之一,现在杭州市运动委员会下设这一组,主要在“接受太极拳一切经验总结和解答太极拳一切疑难问题”,现正组织进行中,专此敬礼! 弟沈家桢1962年11月27日 留馨学兄: 陈式太极拳全稿要觉得无可更改,已于本月1日寄京,近接到剑华兄来信云,京地发展太极拳体育疗法,成绩与疗法尚在统计整理中,发表后定当寄你我各一份。 中印和古巴问题发展以来,想兄关于学习讨论及布置,必多忙碌,许久未接来信,深以为念,故而提及。专致敬礼 弟沈家桢1962年12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