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794|回复: 2

风行天下,从“偷拳”开始,太极拳的传奇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3 0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县陈家沟自九世陈王廷创编太极拳后,陈氏家族拳风日盛,历久不衰。温县至今还流传着“喝了陈沟水,都会翘翘腿”、“会不会,金刚大捣捶”之类的俗语。几百年来,陈氏家族名手辈出,如今在陈家沟,你随便走进一户农家小院,都会听到一两段关于太极拳的传奇故事。
  在陈王廷之后的百多年间,太极拳始终是陈氏家拳,非但外姓不传,甚至只传男不传女。太极拳真正得到发展和普及,成为妇孺皆知的一个拳种,还是因为陈长兴打破门规,将陈氏家拳传给了外姓人杨露禅。在太极拳的发展上,杨露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关于“杨露禅陈家沟偷拳”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很广,从民国时的传奇小说《金蝉盗技》、建国后的连环画《偷拳》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电影《神丐》都是以这个故事为蓝本的。如今在陈家沟,与太极拳相关的最重要的遗迹也是“杨露禅学拳处”。“杨露禅学拳处”是一座坐西朝东的长方形院落,院中唯一的厅堂里摆放着两组雕塑,右边一组是杨露禅拜陈长兴为师,左边一组则是师徒二人在练习太极推手。厅堂四周的墙壁上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了杨露禅一生的概况。

  厅堂后面是南北两间厢房,陪同我们采访的陈家沟村村主任张蔚珍说,北面那间是原物,杨露禅在此学拳时就有,算来也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两间厢房后面是一片开阔地,长满了杂草,不过还能看出原来房屋的遗迹。开阔地的西北角孤零零地立着一间土房,是杨露禅的住室,里面除了一张作为道具的木床外,别无他物。开阔地的南面是一个独立的院子,是陈长兴教人练武的地方,院中的空地上还散落着训练力量用的石锁、用来磨刀磨剑的石磙,石磙上的道道磨痕清晰可见。传说杨露禅当年就是趴在院子外面西南角的那个土堆上偷学太极拳的。

  张蔚珍告诉记者,这个院落连同北面毗邻的两个院子原本都是陈德瑚的家。陈德瑚是陈家沟村早年有名的大户,解放时,这些院子还保存完好,直到土改后,这些房子分给了当地的村民,大家就把它们拆掉卖钱了。1991年,台湾杨氏太极武艺总会师承长、杨氏太极武艺第六代传人邓时海先生来陈家沟参观,看到这里一片废墟,便捐资修建了“杨露禅学拳处”。

  当年,陈德瑚在河北永年县(当时的广平府)做药材生意,杨露禅是陈家药铺里的一个伙计。因为杨露禅聪明能干,又诚实忠厚,陈德瑚就把他送到老家陈家沟做工。当时陈长兴在陈家沟传授武艺,学堂就设在陈德瑚家的南院。杨露禅到陈家沟后,受当地民风的影响,很想练太极拳,但他知道陈氏太极拳外姓不传的门规,于是便在陈长兴教拳时留心观看,然后到无人处偷偷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长了,杨露禅竟学了个八九不离十。

  几年后的一天夜晚,杨露禅在练拳时,被陈长兴发现。听他练拳发出的声响和走架的身形,陈长兴知道他已经入了门。按当时武林的规矩,偷学别人的武功是犯大忌讳的,轻者要废去武功,重者连命都难保。但陈长兴为人豁达,没有这种狭隘的偏见。当他问清原委后,对杨露禅的好学精神很是赞赏,又见他平日里干活踏实,诚实聪明,当即便决定收他为徒。此后,杨露禅在陈长兴门下刻苦练功18年,终于领悟了太极的真谛,参透了陈氏太极拳的精髓。关于杨露禅“偷拳”的故事,在陈家沟还有另外的版本,有种说法是根本没有“偷拳”那回事。当年陈德瑚虽然有四房太太,但膝下却没有子女,杨露禅家境贫寒,其实在河北就过继给了陈家,所以杨露禅才会到陈家沟。当时陈长兴是“借”陈德瑚家的院子办武学,杨露禅想学拳,“想教还怕教不会呢,还用偷学?”

  艺成之后的杨露禅先在家乡河北永年县授徒,后来被人推荐到京城清宫里教拳,因武功高强,号称“杨无敌”。杨在北京授拳的年代,洋枪洋炮已经输入中国。火器的演进使拳技之勇在战场上的作用逐渐减小,武术家们开始重新考虑练习武术的目的和发展方向,于是太极拳拳师们提出了“佯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思想。杨露禅所教弟子多是王公大臣、贝勒贵族,杨考虑到这些人身体素质和保健的需要,将陈氏太极拳老架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震,或缩小动作,使姿势变得简单,动作柔和易练。这样,即便是穿长衫、留辫子的贵族老爷们,也能练习太极拳。时间长了,便形成了一种新拳势,称作“太极小架子”。后来“太极小架子”经杨露禅的子孙修改,定型而成“杨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刚柔内含,轻沉兼有,甫一问世,便在京、津一带影响很大,练习者也越来越多。直到今天,杨氏太极拳练习者仍远远超过了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的发展普及正是从杨露禅开始的,而这时,陈氏太极拳还只是在陈姓内部传学,所以当时的武术诗人杨季子诗曰:“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

 楼主| 发表于 2004-3-3 0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各家太极拳特点和优点:如陈氏的缠劲,杨氏的舒展大方,武式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郝氏的如履薄冰之功,吴式的引进落空,孙式的开合等。静功缠丝太极综合诸家太极拳之精华,融形意,八卦,太极为一体。创始人陈济生,传人吕继唐,再传顾平原,习武四十余载。授课方式 :每周一~二次(可以在任何时间)本人亲授,个别辅导,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算私人教练。太极被称为十年不出门,但是很多学生在经过半年的时间中便可以说略有小成-形 意 气 三者合一。

   太极拳既然称为拳,归类于武术,就必然与技击技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在授课中自然会讲解到各个动作的来龙去脉,武术上的含义是什么。从而弥补了很多授拳者一味追求速度和效率而使太极变成了太极操,太极舞的漏洞。

   本人所授之静功缠丝太极拳分三种目的:一,养生,可达延年益寿之功效。二,防身,自卫--守。三,技击,格斗实用性强--攻。三种目的可供取舍。我望收之徒受过高等教育者为宜,或有诚心者(任何国籍皆一视同仁)。授拳地点:上海市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欢迎讨教和切磋。
以下是日本静功缠丝太极拳传人所设网站,有兴趣可以一看www.taiji-wuji.org/
本人还有教学vcd及资料,供外地想学功夫但又无法来沪的朋友索取。
联系人:顾平原。详细情况请致信47@citiz.net来信必复。电:021-56711491,手机:13917613452。愿为推广中华武术做出应有贡献。
                                             祈願八方風動 我武維揚 -顾平原

 楼主| 发表于 2004-3-3 0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半瓶醋先生看看我前面的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