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绿茶傻猫在2004-12-24 21:15:19的发言: 阁下说得真搞笑啊……八十年代的主流文化,是六十年代文化的翻版,“学术上的老前辈、权威”最敢说的时期?
在下单举一例,简体字与繁体之争:中文从搞拉丁化到搞了多次简体,一直受到各方阻挠,其中最大的阻挠力量就是“知识分子”,特别是当年的“学术上的老前辈、权威”。
我们今天看到的简体,阁下可知是第几代啦?!哈哈哈!不知道吧!
要不是“反右”,简体字能单靠行政力量强行推广吗?!
为什么当年“学术上的老前辈、权威最敢说的时期”,就没人站出来反对呢?!
为什么到今年才有人真正站出来说要读经,写真正的中文呢?!(可见凤凰电视台网站的“世纪大讲堂”,“李敖有话说”及各大院校这一年的相关讲座。)
这股新儒学之风,阁下又知不知道从何而来?!不知道吧!这可是最新的文化动态哦!哈哈哈哈!
阁下大可与在下对举80年代的学术例子,记住是“学术”!如果举得比你少,在下不叫傻猫,叫傻猪!
哈哈哈哈哈
小朋友,你的雄辩即使再多,也是不必驳的。就是只说你提到过的简化字方案与反右之间这一个唯一有点历史感的东西:小朋友很有把握地说,
---------“要不是“反右”,简体字能单靠行政力量强行推广吗?!”
那我就告诉你一个历史事实:《汉字简化方案》是在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而“反右”则是在1957年开始的,标志是《人民日报》1957年6月8日发表的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
小朋友,历史就是历史。雄辩也许能印证自己的口才,但是历史事实的存在,就不会因为雄辩而改变。例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即使儿子再有雄辩的本事,但是他的年龄永远比不上他父亲吧?当然,如果你继续雄辩的话,只要能举出历史事实的话,我就会奉陪。如果无理取闹的辩论,则本人从不奉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7 10:42:4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