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宜兴云湖的景色如梦如幻。清晨,湖边最早醒来的是水中的鸳鸯、野鸭和各种水鸟,他们欢快的叫声,叫醒了梦中人,也叫起了旭日东升。那东边山际浅露出的朝暾,伴着绚丽的绯红,被水面上氤氲面纱遮挡着,迟迟不肯露出她的真面目,天逐渐开始变亮,湖中的面纱被一层一层摘去,她终于露出了火红的面庞,这时你再看湖面,远处山廊的曲线隐约可见,如诗如画,尤如几百年前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那波澜不惊的富春江|两岸的景象,近看山含黛,远眺嶺朦胧,此情此景不仅让画家如醉如痴,停下了云游的脚步,用余下的生命写就了一幅画,也让读画的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这时东边大觉寺的晨钟敲响,高大宏伟的大殿高塔随着钟声隐约可见。湖边的人急忙用手机抓拍这美妙的瞬间,还呼唤同伴相互帮拍,把自己的靓影也拍在这美丽的画面中。 在如此嫚妙的地方和时刻,还有更令人陶醉的景像,那就是一位身着浅灰色太极服,满头银发的老者手握三尺钢剑,身体娇健,剑在手中上下飞舞,剑袍左右纷飞,尤如金庸、梁羽生等武侠小说中描写的世外高人,手持长剑,脚采祥云翩翻而来,引领几十个弟子在云湖仙境论剑传道。
剑。古之圣品。冷兵器时代的十八般武器当中只有剑是“百刃之君”、“百兵之师”、“古之言兵,必言剑”。剑的历史极其久远,最早的描述要追溯到轩辕黄帝时代。《史记.正义》记载:“轩辕自择亡日与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又有《管子.地数》:“昔葛天卢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之说。
从商朝开始已经有了冶炼青铜制剑的技术记录。春秋到战国时期是青钢剑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在湖北荆州楚墓葬群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出土后依然寒光闪耀,锋利无比。有大量的文字记载,这个时期也有许多铸剑大师。有欧治子、干将等人。所铸的名剑有:干将、莫邪、谌户、巨阙、钝钩、龙渊太阿、工布、鱼肠等。这些名剑在侠义小说或读书人口中被喧染的极富灵气,异常锋利,削铁如泥,三尺开外取人首级,如比传说不胜枚举。自汉唐以来随冶炼技术的进步与提高,铸剑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并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清。现在我国仍有一些传统的铸剑工艺和铸剑传承人,这些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和保护。
剑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千百年来始终熠熠生辉。剑其身修长且气质优雅,具有统兵且剑指向那里兵士就向那里冲锋,同时还兼有驱赶邪魔,匡扶正义的美誉,自古就受到帝王将相,王公贵胄,文人雅士,民间人士的喜爱,素有宝剑配英雄之说。李白十五岁峨嵋学剑,写下:“我家青干剑,操割有余闻”,“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孟浩然有“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王昌龄“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从诗人发自肺腑的诗句中看出,剑始终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
剑与道家紧密相联。道教认为“代天行化,布令宣威,全凭三尺法剑”。至今在道教圣地武当山山洞崖壁上放有一把桃木剑,据说距今已有600多年。同时,武当剑术在中华武术剑术中一直被誉为翘楚,经过道教的神操作和无与伦比的剑术,还有许多文学作品,武侠小说的描写,那些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剑客,总是武功了得,演绎着一身浩然正气,路见不平,斩杀恶人的快意情仇,从而赋予了剑己不只是单纯的武器,而是一种宣示正义,弘杨正道的精神化身,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剑文化。正是根植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这种文化,让一代一代习武之人视剑为生命里的一部分,对剑有一种永远无法舍弃的情感。
云湖碧绿的草坪上,银发老者述说着剑的光辉历史,追思那些保护和传承中华武术剑术的先辈们。
万丈霞光中,老者为众弟子演示传统剑术,只见剑在老人手中如出水蛟龙,上天入地阴阳虚实,清晰分明,招招体现出剑的力量与气势。老者精神矍烁,身姿矫健,一招一式精准到位,劈剑有泰山压顶之势;刺剑如离弦之箭一往无前。老者手中的剑在这霞光云影中仿佛被赋予了阴阳八卦之灵气,忽东忽西,气势磅礴。观老者舞剑尤如仙翁降临凡间,手持长剑翩翩起舞,剑划过的每一道孤光,勾画成流光溢彩的风景,散射出一股神秘的力量。从老者气定神闲的气场不难看出,其武功根底的厚重。从老者剑法的古朴灵动中管窥,其剑法饱含古风古韵,从而勾起想要探求古之舞剑之历史。
古之舞剑多有记载。《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越王乃使聘之,问剑就之求”。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俱虎。布形气候,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驣虎。追形逐日,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顺逆,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既见,越王即加女号日越女”。唐以来备受推崇的莫过于公孙。杜甫曾说:“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泊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关于公孙氏舞剑,相传草圣王羲之因观公孙大娘舞剑,领会其神,顿悟开窍,自此以后书法逐登巅峰。从这些文字记载和历史传说中,可以清晰看出剑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从未干涸间断过。
今观老者舞剑,其身法剑技古朴老道,令人折服。此人就是当代武术大家张全亮先生。
张全亮,1941年10月出生,回族,北京大兴县人,自幼酷爱武术,从1953年少年时期开始习武至今已有70余年,先后学练过查拳、形意拳、太极拳、八极拳、通背拳、八卦掌以及道家养生功法,1974年师从已故当代八卦掌名师李子鸣先生习练八卦掌;1985年师从当代武术大家王培生学练吴式太极拳、太极剑、大极刀等。是两位名家的入室弟子,是梁氏八卦掌、北派吴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中国武术八段,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弟子众多,著述丰厚。在传承保护吴式太极拳和梁式八卦掌非遗项目上弹精竭虑,费尽心血。特别是吴式太极拳在2020年被列入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受到海内外武术界的重视和认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张全亮先生在宜兴云湖所传授的这套剑是传统吴式太极剑64式,其剑法是北京太极拳先辈们创编的剑术套路,后经吴鉴泉、王茂斋、郭松亭前辈们继承发扬并传给赵铁庵、杨禹廷,彭仁轩等人。杨禹廷深得其精髓并将其传给王培生先生等人,后经王培生等人传承下来,流传很广。张全亮先生也是得到王培在先生64剑真传人之一。吴式太极剑充分吸收了中华武术剑千年古法之精髓,融汇了天地万物相生相克的自然原理,继承了武当乾坤阴阳剑高深莫测之变化,整套剑法朴实无华,重意不重力,不招不驾,不封不闭,身随剑走,剑掩身行,身剑合一。剑法中有双手剑和单手剑法,注重合把剑和左右互换动作,多以弧形运动为主,连绵不断,环环相扣。
张全亮先生在传授过程中反复说,吴式太极剑没有花架子,每一招每一式都有陷敌于被动或直接击伤敌方,剑尖、剑刃、剑锋、剑袍都直接对准敌方头、脖颈、手腕、膝盖、眼睛。就像越女剑法中描述的一样,看似柔弱的女子,实则如下山猛虎。具体看眉中点赤中的松裆截腕、坐步抹腕,第一动是截对方腕子;第二动瞄准对方要转身,就直接用剑刃扫对方的脖颈,然后弓步追击,点对方眉心;如苍龙搅尾,在回顾尾闾时要把剑镡按在自己的尾巴上,用尾巴骨带动后背脊柱劈剑,这种力劈华山之势,即可以给对方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也能通过从尾闾一节节往上送力量,保证脊椎关节灵活,能预防脊柱长期不活动而形成的各种疾病。再如玉女投针的四动:长身前格,转身后拨、开裆反撑、探刺解溪,剑尖行走的路线就是天地人形成的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交汇的S线,达到中极之玄也阴也阳的目的,将太极剑所蕴涵的天地日月之灵气,天降地腾,山泽通气,阴阳交相辉映的浩然之气体现而出。张全亮老师充分吸收并遵循王培生先师提出的六球相佐的原理,强调剑是手臂的延伸,提出收臂时双眼意在内眼角,展臂时意在外眼角,真正达到人剑合一,神形兼备的效果。
张全亮先生已是83岁高龄,但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方面仍奔波不停,同时在发表十几部武术专箸的情况下仍笔耕不缀,这种精神一直感动并影响着身边的许多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年龄大了,我要把一生所学毫不保留地传给后辈,留给社会,保证中华武术绝学不会在自己的手上遗失。如何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武术他甚是担忧,他经常讲传统武术就像戴着面纱的美人,秘不示人,有谁见过?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多少在老师哪里,师爷那里见过一些,我们得到的真东西再不大大方方传给后辈,恐怕真东西后人就无缘相见了,见也只可能通过文学书刊和影视作品了,一想这些我就感到忧虑。他对弟子们说,现在好,你们生逢盛世,又逢中华武术太极拳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中获得一席席位,争得一片沃上,我们要珍惜这片沃土,通过大家的辛勤耕耘,播下希望的种子,张全亮先生的这种拳拳之心令大家深为感动。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湖边草坪上依旧是一个白发老者,手握三尺钢剑率领众弟子在练功,剑光划破了清晨的迷雾,迎来了云湖第一缕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