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体悟太极拳
我年轻时曾担任一个工厂的厂长,一次在搬运设备时,不慎被沉重的机器挤压,落下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从此每年都要发病几次,一到发病时左腿麻木酸胀,走路困难,晚上睡在床上连翻身都要人帮助。严重时就得住院推 ...
2009-3-11 15:59
内观禅修法马哈希法师
按:此简述的内观禅修法,分为基本练习和进阶修炼,对一般资质的人修习禅定已绰绰有余,阅读之後,只要信心坚定,向道心切,精进不懈,按部就班照著练习,必然有所进展。不过必须在此说明的是,内观经验及进阶次第的 ...
2009-3-11 15:31
如何练太极拳/吴国忠
1990年1月26日马来西亚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演讲全文我大概也给大家分成三项:(一)一般人练太极拳会感觉到是一个负担,要每天早晚练,一天练五十个熊经,三十个鸟申,八九分钟降魔降心,还要练拳架。真的很辛苦,这变 ...
2009-3-11 08:25
内家拳的秘传和真传
内家拳法(这个名称不大准确,姑妄称之吧)向来以真传秘技著称,不得真传就难以练至上乘水平。这使得“真传”问题永远是武术界最敏感的话题之一,既是传统武术信徒对广大武术爱好者缺乏真实水平的借口,又是造成怀疑 ...
2009-3-11 08:21
何以解忧,唯有站桩
如果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忽然接到一家大型企业的面试通知书,欣喜之余,你是不是有点紧张?如果你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员工,忽然被提拔到了经理的位置,让你负责一个大型项目,在感受成就感的同时,你是否马上就感觉 ...
2009-3-11 08:19
七窍玲珑心
“道家橐龠功”的练法,它能有效的激活和开通橐龠。橐龠一开,内呼吸和胎息就是水到渠成,手到擒来。古人讲,心脏有七个孔,和七根血管相通,但其中有一个孔是闭塞的。所谓“七窍开六窍,一窍不通”,就是指这个半闭 ...
2009-3-11 08:17
太极拳内劲功力训练法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 ...
2009-3-11 08:14
太极拳的性命双修
随着近几年太极拳研修层次的逐步加深,我们对太极拳内涵的共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健身,其“修身立命”之道,正成为今后发展太极拳的一个主流。这也应该正是太极拳的本来面目。  什么是“修身立命”呢?《性命圭旨》 ...
2009-3-10 08:17
论拳劲
各种体育运动,对运动员都有共同的要求,例如速度快、动作有力、能够耐久、动作谐调、反应灵活等等。此外,各个运动项目也都有其特殊要求,这是自不待言的。 初看起来,似乎各种运动有各种不同的技巧,不经过专门训 ...
2009-3-9 17:20
小议知己知彼
盘架常说是知己的功夫,可是,这里面有很多东西的。第一,盘架时要集中精力,检查自己身体中的变化情况,细致感觉身体移动时,重心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各个部分受力的变化,身体各个部分所用力量的变化以及相互的影 ...
2009-3-9 17:19
陈耀庭谈太极拳与站桩
大多太极拳爱好者练拳不站桩,其实站桩是太极拳功夫的重要组成部份,既养生又出功夫。在清代太极拳秘谱中有“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桩”一节,说练守中土,练中定劲的重要,“所难中土不离位”,“定之方中足 ...
2009-3-9 17:18
论赵堡太极之丹田劲(气劲结合)
身怀奇功,名震武林,然江湖上却甚少见其踪影,赵堡忽雷架太极拳就是这种写照。笔者于一九八九年秋走访大陆寻根(力与美月刊第九期介绍王晋让老师时有提及,但名字误植为罗国辉),得知目前以杨虎之孙杨兴靖犹传此架 ...
2009-3-9 17:07
点击《孙子兵法》透视“太极推手”
战争冲突是人类对抗的最高形式,在战争领域,战略战术运用的正确与否所造成的后果远比其它领域的表现更为明显。在血与火中总结出来的战争法则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之一。战争冲突与“太极推手”都是以求胜为目的, ...
2009-3-9 08:29
耍拳与尺寸架
 清末武术家、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先生(18l0-1890年)在其《耍拳论》中讲道:“太极拳用功之为‘耍拳’,此是吾和式太极拳独特之处。它取法老子自然之道,以柔克刚之论。”“耍拳”理论,是和式太极拳有别于六大 ...
2009-3-9 08:25
内家拳劲的思考
看到有朋友对本门功夫感兴趣,贴出一篇钻裹践师兄的功理介绍文章。见识浅薄,望行家指点。 下面这个东西是自己练拳的过程中瞎写的,想到哪写到哪,所以文理都不怎么通,就是块砖头,大家把自己的玉抛出点来吧。 武术 ...
2009-3-9 08:21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