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一门调控身心的学问(三)
  讲演者:二水居士 地点:新加坡  时间:2008年3月6日      太极拳所研究的对象,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中国人将自己的身体,叫做“身心”,是从有形的“身”与无形的“心”一起来考量自己的身体的。中国人 ...
2009-4-2 08:23
风云生响应卢氏结构简义
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卢氏结构的创始人,是我的师爷卢正文先生,他现在的儿子,是卢二路二叔,二叔是目的唯一有可能具有卢氏结构传人资格的。而《金匮抉微》是杨红尘先生的儿子,杨俭所写。卢氏结构的研究从上世纪 ...
2009-4-2 08:18
锺文渊学拳经历看"脱胎换骨"
二十几年前第一次接触太极拳,当时是年轻气盛的少年时期,对于太极拳的印象和一般人相同,认为是一种柔柔的、适合老年人运动的拳术。所以那时本来是想要学少林拳的,因为少林外家拳打起来虎虎生风,这样才有英雄气概 ...
2009-4-2 08:14
太极拳和其它拳术差异?
  在「再论太极规格-同心圆」一文中已有讨论清楚太极学习的层次,这里再以不同的角度来讨论。「用力」是我们的习性,如果以房屋结构来比喻,一般未习功夫者的的结构可以说是不稳固的。这时为了强化结构,我们就会 ...
2009-4-2 08:13
浑元桩的“运动效率”
学过物理的都知道,机械在做功的时候存在一个“机械效率”,比如一台拖拉机,发动后,声音特别大,发热特别多,它真正用于行驶和运载的能量比例就小,机械效率就低;而一辆轿车呢,发动后,声音小,发热低,它的机械 ...
2009-4-2 08:10
太极安天下——漫谈太极拳
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武者,他个子不高但很结实,看着就有种威猛劲儿。最突出的印象是他的双眼,明亮而逼人。显示着他平凡中的不同。基于对陌生领域的好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便有了下面刻意的闲聊 .大 文:您 ...
2009-3-31 17:49
忽雷架的丹田劲
我们来研究忽雷架丹田劲的第二特点:那就是在闪步跃击下发丹田劲。忽雷架的步法、身法、拳招发劲几乎都是在这种实战下设计的。太极拳是防卫身家性命的武术 在此,我们必须先把太极拳回归到防卫身家性命的武术范畴里 ...
2009-3-31 17:46
一门调控身心的学问(二)
  讲演者:二水居士 地点:新加坡  时间:2008年3月6日    前面,我讲了自己对太极拳理解的一个过程,也可以说,我走过的一段弯路,经过这样的一段历程,我才认识了太极拳,才认识了金老师。接下来,我想把 ...
2009-3-31 17:41
一门调控身心的学问(一)
  讲演者:二水居士 地点:新加坡  时间:2008年3月6日    很高兴能够坐下来与大家探讨太极拳(中国人习惯说,太极拳是用“手谈”的,用手来谈话的,不是用嘴巴来谈的),乘此机会,我想把我对太极拳的一些 ...
2009-3-31 17:39
内功经解
形意拳既为内家拳,练形意拳就要会发内劲儿。欲发内劲儿则必先练内功。练内 功的主要方式是练气。练气时必须符合人的生理自然。拳经云︰ “内功之传,脉络甚真。不知脉络,勉强行之,则无益而有损。前任 后督, 气行 ...
2009-3-31 17:36
看外貌谈易髓功夫
中国人讲看相,丹道和武学高人的学术真伪也讲外貌,通过外貌就可知大概真伪的!!!!!!丹道和武学高人的共同特点是易髓功夫的高成就。易髓功夫的高成就体现在一个人的外表上。一。一头茂密黝黑的黑发。一口整齐的 ...
2009-3-30 17:36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提手
二水居士:提手上势,或称提手上式、提手式或提手,陈氏各家拳谱中未见此招式,赵堡诸本,也未收录。这一招式,于是就成了杨式从陈式化出后,自成一格的表层特征之一。  从各类公开的纸质文献中,“提手上势 ...
2009-3-30 17:31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单鞭
二水居士:戚继光从古今众多拳家器械中,去芜存精,“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而今,从有限的文献资料中,我们很难去复原戚继光三十二势名目,究竟各各撷取于他所参阅的何种拳 ...
2009-3-30 17:25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揽雀尾(下)
二水居士:左掤式,左足在东南向,左实右虚,右掤式,右足正西向。两式之间,倘若左足没有变动,两足之间的角度跨越了135度。“捧球式”只能帮助在两式之间,使得右足变虚,左足坐实,便于右足向正西迈步。依然无 .. ...
2009-3-30 17:17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揽雀尾(上)
二水居士:杨家早年的拳架套路中,起势称作“预备式”,那么“揽雀尾”就成了起势了。或说“揽雀尾”源自陈式太极拳之“懒扎衣”,而陈式太极拳之“懒扎衣”直接来自戚继光整编后的军体操。《纪效新书》十八卷本 ...
2009-3-30 17:14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