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理论研究
订阅

理论研究

魏树人谈太极
魏树人杨家(杨禄禅、杨键候)传下来的方法就是神、意、气的集中和分散,神、意、气无形无相,属阴,此为太极拳所说的内功心法;而形体动作属阳,这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这在太极拳中被称为拳架子。神是意念的发韧 ...
2010-6-15 08:24
太极拳珍藏
朱老虎本篇的每一项在练拳时都特别的重要。大部分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希望学者认真的细琢。一、先贤曾说,“打拳打个理”“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应该练明白拳。二、太极拳是一种大脑意识支配下 ...
2010-6-15 08:23
如何训练太极推手
首先,太极推手是训练习者掌握太极拳实战技巧的重要阶段,是介于盘架与技击之间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素养来源于盘架与基本功训练,必须在具备一定的太极拳基本素养之后方可习练推手,是从知劲到懂劲的必经之路。当今世 ...
2010-6-15 08:22
太极心法之感悟
佛学的太极心法中有五句口诀:圆为法、善为念、力为变、局为势、始为果。光看字面不太易理解,但其中搀杂着一些人生的真谛,想把感悟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圆为法:万事万物的一个终点便是另一个新的起点,就好比一 ...
2010-6-15 08:19
食色声色心生色
阿难第二十六章 食色声色心生色一 食色声色不同色(上)修安般念有很多好处,这主要要看修行者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当作太极内功来练,那是牛嚼牡丹。如果拿来练气功,那是明珠投暗。安般念是用来修禅定的,但我讲的 ...
2010-6-15 08:18
如何修行安般念入禅
前言 很高兴应几位台湾比丘、比丘尼法师的邀请,来到台湾;这几位法师曾到缅甸毛淡棉市近郊的帕奥禅林 修行。在台湾的期间,我想教大家一些帕奥禅林的修行方法体系;它乃是以巴利 佛教圣典与《清净道论Visuddhima ...
2010-6-14 08:10
开与合刍议
开与合,是对身心状态的一种描述。就外形来讲,伸、进为开,屈、退为合,实际上,神意有开合,内气有开合,劲力亦有开合。开合之奥义甚难解,可以说,阴阳之道,虚实之理,尽在开合之中。下面说一点鄙见,此为今日之 ...
2010-6-14 08:08
论“中”
孔子有一些道理,是横遍十方(不限地域)、竖穷三际(不限时代)都不能违背的,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律,比如“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因缘法。此谓之“真理”,没有任何人 ...
2010-6-14 08:07
公转与自转
非圆即弧的螺旋缠丝运动是太极拳的特点和精华,也是太极拳内功与外功锻炼的基础。太极拳大师洪均生先生对太极拳螺旋缠丝运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太极拳螺旋缠丝运动的规律,提出了太极拳螺旋缠丝运动的公转与自 ...
2010-6-14 08:03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笔者曾在1 992年的《中华武术》第4期发表过《“先求开展,后求紧凑”释疑》短文,其中写到:“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一语出自《十三势行功心解》。对此有人释为:开始练太极拳和推手时,总要先求姿势开展,动作幅度大 ...
2010-6-14 08:02
太极推手中各种劲的探讨衡量
某人的太极功夫,并不看此人身体多高,力气多大,是否熊腰虎背魁梧粗壮。而是先搭手一试,哪怕对方看上去弱不禁风,“貌不惊人”,也不要粗心大意。“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真才不露相”,与对方搭手时,必须 ...
2010-6-12 08:20
简化24式太极拳,你敢练吗?
李天骥首先回顾一下《24式简化太极拳》(以下简称24式)产生的过程:“1954年,国家体委对武术工作制定了“挖掘、整理、研究、提高”的方针,成立了武术研究室。决定从太极拳着手,编定统一规范的武术教材,为普及开 ...
2010-6-12 08:19
把握要领练太极
凡一门技艺,都有自己的宗旨、结构及要领,以及经验之真传。本人不揣浅陋,谈一谈太极拳的体架和基本间架结构之要领。   一、虚领顶劲。亦即常说的“顶头悬”也。头一旦会领纳,必然带动全体精神威力之气质,震撼 ...
2010-6-12 08:12
三尖相对技击攻防兼备
形意拳是著名的内家三拳之一,在武林中有着独树一帜的拳论和拳法。“三尖相对”是“形意拳八要”之一,它是指导形意拳套路演练和散手技击的重要拳术理论。所谓“三尖相对”,就是指手指尖(拳架的前手)、鼻尖、脚尖( ...
2010-6-12 08:11
太极拳要领歌
心静神凝 未曾动势心先静,意聚神凝太极门。 惟有行拳无杂念,循经修道内功深。面容平和 秀如处女面如春,嘴角微松现笑纹。 口齿稍稍轻合起,舌和上颚互依存。(注1)全身放松 太极灵魂是至柔,化僵去拙放松求。 打开 ...
2010-6-12 08:08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