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大学数学系教授吴兆基老先生,以他卓越的古琴演奏艺术蜚声我国音乐界。前不久曾去意大利访问归来,电台和报刊都已专题介绍。然而对于他独树一帜,精湛绝伦的太极拳艺术和炉火纯青的内家功夫,到目前为止还是知者廖廖。究其原因,大抵因先生虽身怀武功绝艺,却藏锋不露;又因其技艺高深莫测、不同凡响,反为平庸者所不识;然而,吴兆基先生毕竟在我国武林中,素为行家推崇和赞誉。已故著名武术家王子平先生在谈到太极拳术名家时曾多次指出,“当今太极高手,吴兆基先生该算一个”。先生之技,由此当可窥其一斑。  吴兆基先生虽已耄耋之年,然察其容貌,鹤发童颜,星目朗朗,精神矍耀异乎常人。这是长期锻炼的效果。先生练拳将近六十年,尤喜内家拳术。1927年,在他二十岁时就拜太极名家陈微明先生学杨氏太极拳;翌年夏季,河北邢台太极圣手李香远先生来苏州访友,与吴兆基先生邂逅;吴观李香远先生操练太极拳术开合有致,意气鼓荡,实已臻出神入化的太极上乘功夫;比之陈微明师尤胜一筹;乃向李师虚心求教,李老颇嘉其诚将太极拳学派中之真诀,如:阴阳虚实,开合,提放之术,以心引气,导引等方法,莫不次第倾心传授;吴遂得太极拳术真谛,又参阅古人拳术经论,兼以攻读周易、老庄等书,运用古代阴阳运动学说的哲理,参乎太极拳术之中,发愤苦练;期年余,拳技登堂入室;解放后,吴又接触到唯物辩证法的学说,从中受到启迪,开始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以往自己二十年间的研究成果进行批判和分析;他一方面继承古典拳经中合理、科学的成份,剔除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糟粕;另一方面,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运动学说,将原太极拳套路中一些不合乎这一理论的架子动作,加以改革和扬弃。以古代传下的合乎矛盾学说的太极图,作为整理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规范。将原太极拳八十八老架式,缩减整理成了纯阴阳开合的四十八式运动套路;并在动作中,自始自终贯穿动静、虚实、刚柔、蓄发、快慢、进退、上下、左右、前后等对立统一的成份。结合内髓呼吸意气运动,强调呼吸和动作谐调的一致性。即,吸为开,为提,为蓄;呼为合,为放,为发的原则;将整个太极拳的锻炼分成三步功夫:练血化精,练精化气,练气化神;又有三种练法:练筋,练气,练神。至此,为我国太极拳的运动开辟了一条艺术发展的新途径。 吴兆基先生在太极拳术上的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走过漫长的艰难曲折的路程,五十年代末期,正当他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的时刻,一九六0年开始,我国国民经济遭到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营养不良,他仍苦练不辍,体内能量消耗过大,反成得不偿失的流弊。导致练气走火入魔,功败垂成的结局。一下子病倒了八年;后来国民经济日趋好转,他以营养饮食调理,身体逐渐康复;好多热心的朋友都劝他不要再练功了,免得再自讨苦吃。可是却丝毫没有动摇先生对太极拳锻炼研究的意志和毅力;仍坚持锻炼,孜孜不倦地探索;他要从失败的教训中,得出更多的经验以供后人;准备将自己数十年间对太极拳研究的结晶写成专著,以飨广大热心太极拳锻炼的群众;不料,祸不单行,时隔不久,十年动乱开始了。作为知识分子的他,当然逃不掉为一厄运。“臭老九”的帽子同样加到他的头上,他被专政了。当时江苏师范学院体育系几位壮实的学生,把他当成实用性练习拳击的活靶子,施以拳头的猛击;先生对这种非人道的法西斯暴行感到愤怒,他冷眼蔑视这伙凶神恶煞的打手;然而因处在“英雄无用武之地”,也就无可奈何;他深深懂得,此时此地如不挨他们这一顿毒打,就等于对抗“小将们的革命行动”。他安详地站在那里,将内气运达全身;几个打手轮流对他挥拳击打,说也奇怪,尽管这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使出浑身解数,打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先生却居然稳若磐石,岿然不动! “妈的,这老头有气功。打得老子手臂都发麻了他竟动也不动。”一个打手气急败坏地骂道。 “打他的太阳穴,看他有功没功!”另一个恶狠狠地说。 于是,这伙打手对准他的太阳穴又打了十几拳;先生仍然站着不动,竟朝他们露出一丝讥讽的冷笑。这伙打手面对这位钢筋铁骨般的老人,感到惊讶和慑服,只好歇手。后来先生被押到严山湖农场“牛棚里”监督劳动。就在农场里,先生仍然坚持每天早晨练拳、练功。劳动了一年之后,吴兆基先生回到了学院。此时他对太极拳的研究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认为太极拳尽管动作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只是一开一合的肢体运动。开合是构成太极拳的内核,是动作变化的源泉。还认为在拳路中无须过多的繁琐动作。以往初学者往往感觉动作太多,望而却步。他特意从原修订的四十八个架式动作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式子,构成了上下、左右,纵横连络的球体太极图运行八大式。这是太极拳术中的精华,一切内家功夫俱包涵其中。这时,吴兆基先生的太极拳术已远远脱离了我国广泛流传的陈、杨、吴、武、孙五大太极拳派系,形成了自己独创的别具一格太极拳体系。 吴兆基先生平生钻研多门学术和艺术。他授徒不多,在屈指可数的学生中,大都已经脱颖而出。其大弟子曹尹我,现在香港开设武当太极拳学馆,有“太极霸王”之称。另一弟子吴光喜在哈尔滨也素有盛名。吴兆基择徒而授,要求极严;非德智兼优而学有恒心者,宁其失传而决不传之。他说:“若将功夫教给一个品行恶劣者,正好象将一把锋利的刀子交给一个疯子。”但他的夙愿仍要将自己已数十年研究的太极拳理论编著成书,贡献给我国武术界和人民,为武术百花园里增添一株艳丽的奇葩。先生嘉志良可敬叹。
吴兆基视频:http://v.taiji.net.cn/player.php?id=2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