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太极拳理论】太极拳名言名谚精选

2014-11-27 14:36| 发布者: 明远| 查看: 9678| 评论: 0|原作者: 明远

摘要: 太极拳博大精深,是在中国这片沃土上滋生和发展起来的—个特有的武术拳种,因而被视为“国之瑰宝”。 太极拳始于何时,尚有不同看法。这里姑且釆用《中国百科大辞典》的说法。据这部大辞典有关“太极拳”和“陈王 ...

cwt.png

    太极拳博大精深,是在中国这片沃土上滋生和发展起来的—个特有的武术拳种,因而被视为“国之瑰宝”。
    太极拳始于何时,尚有不同看法。这里姑且釆用《中国百科大辞典》的说法。据这部大辞典有关“太极拳”和“陈王廷”两个词条的注释,太极拳始于“明末清初”,为“河南温县”“陈王廷……创拳”。如果以此为据,那么太极拳流传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发展进程中,众多的武林精英和广大的太极拳爱好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或以文字形式传播,铸就了拳术著作,有的则成为人们仰视的经典,引领着太极拳的发展方向。或以口头形式传播,凝结成众人津津乐道的拳谚,活跃在拳坛,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一种行为规范或座右铭,激励人们前进。
    俄国文学大师高尔基说:“谚语和歌曲总是简短的,然而在它里面却包涵着可以写出整部书来的智慧和感情。”太极拳的名言及拳谚就具备了这样的特质,它们是智慧的结晶,这些名言及拳谚集健身、养生、技击于一炉,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们是太极拳文化的精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人把它们集中起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及整个太极拳文化,将是个有力的竞争者。基于对太极拳的爱好与执着,我们在学拳过程中,搜集了一些太极拳名言及拳谚,从中精选出233条,把它们整理出来,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共享,也许有—天它们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阅读方便,我们把这些名言及拳谚按内容进行了分类,大致分为拳理篇、拳法篇、技击篇、养生篇、武德篇五部分,并尽量注明出处,以备查阅。一时无据可查或找不到出处的,就标明是“拳谚”、“拳论”、“信条”等,待日后补正。
    太极拳名言及拳谚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且语出多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在整理过程中,难免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还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斧正。
    一、拳理篇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经·系辞上传》
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
                     ——《周易》
太极无极也,万物之生。负阻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
                   ——《周易》
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天人合一。
                   ——孟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动一静,互为其根。
                   ——周敦颐:《太极图说》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陈王廷:《拳经总歌》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王宗岳:《太极拳论》
一阴一阳之谓拳。
                  ——陈鑫:《太极拳体用》
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
                 ——拳谚
无处不是圈,无处不是拳。
                 ——拳谚
脚踩阴阳手划圆。
                 ——拳谚
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
                ——杨潜:《大小太极解》
妙手一着一太极。
               ——陈鑫:《总论拳手内劲刚柔歌》
精练已极,极小亦圈。
              ——陈鑫:《太极拳经谱》
有能一日用力寻,阴阳消长自有真。
               ——陈鑫:《太极用功七言俚语》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拳沦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陈鑫:《太极拳推原解》
拳不敌法,法不敌功。
              ——拳论
顺中用逆,逆中行顺。
              ——孙剑云:《孙氏太极拳剑》
拳术一道,首重中和。
              ——孙禄堂
阴阳共处一个圆,千变万化不离圆。
               ——拳谚
阴阳明而手足得其用,虚实定而攻守得其宜。
               ——拳沦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一王宗岳《太极拳论》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王宗岳:《太极拳论》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王宗岳:《太极拳论》
开合虚实,即为拳经。
               ——陈鑫:《太极拳经谱》
一开—合,有变有常。
               ——陈鑫:《太极拳经谱》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王宗岳:《太极拳论》
若言体用何为难?意气君来骨肉臣。
            ——王宗岳:《十三势歌》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王宗岳:《十三势歌》
刻意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王宗岳:《十三势歌》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武禹襄:《太极拳解》
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拳论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武禹襄:《太极拳解》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武禹襄:《太极势说略》
先在心,后在身。
           ——武禹襄:《太极拳解》
始而意动,继而劲动。
           ——武禹襄:《十三势说略》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
                       ——武禹襄:《太极拳解》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武禹襄:《太极拳解》
内以修身,外以制敌。
               ——陈鑫
动贵短,意贵远,劲贵长。
               ——拳谚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拳谚
拳打万遍,神理自现。
                          ——陈鑫:《总论拳手内劲刚柔歌》
为大于微,图难于易。
                ——拳谚
练则有,不练则无。
                ——拳谚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拳谚
拳为武艺之源,功为百艺之基。
                ——拳谚
光学不练功难精,光练不学意难通
                ——拳谚
有内无外难成拳,有外无内难成术
                ——拳谚
自古拳术三大用,防身、健体与防病。
                ——拳谚
    二、拳法篇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指。
        ——武禹襄:《十三势说略》
身正、心静、体松。
                ——拳谚
虚领顶 劲,气沉丹田。
             ——王宗岳:《太极拳论》
含胸,拔背;松肩,沉肘。
                ——武禹襄:《身法八要》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王宗岳:《太极拳论》
神出于心,目眼为心之苗。
          ——杨谱:《人身太极解》
太极拳,缠丝法也。
           ——陈鑫:《太极拳缠丝精说》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王宗岳《太极拳论》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王宗岳《太极拳论》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杨谱:《大小太极解》
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牛(连元)谱:《八字法诀》
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
           ——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
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运化无方。
        ——陈鑫:《太极刚柔四言俚语》
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武禹襄
静以待动,动以处静。
    ——陈长兴:《用武要言》
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
          ——武禹襄:《太极拳解》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众谱:《十三势行要解》
口呼鼻吸,纯任自然。
               ——杨澄甫

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
    工   ——杨澄甫:《太极拳平准腰顶解》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王宗岳:《十三势歌》
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
堋捋挤按四方正,釆冽肘靠斜角成。
       ——杨谱:《太极字之解》
乾坤震兑乃八卦援,进退顾盼定五行。
     ——众谱:《太极拳经歌诀》


1

点赞
2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