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名家访谈 查看内容

著名武术家赵长军的精彩武术人生

2014-10-29 09:50| 发布者: chinatj| 查看: 22923| 评论: 0|原作者: 武双安

摘要: 2014年7月,国际影视武打明星、著名武术家赵长军专程从美国赶回来为恩师马振邦先生筹办归真一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接受了笔者采访。赵长军从自己小时候习武说起,到入选陕西武术队参加各种比赛,战胜李连杰登上全能冠 ...

只有八名队员正式入选省武术专业队

    集训时在业体校训练,我那时候已经在西安市团结小学上学了,记得一周去三次,体校还给报销往返汽车票。一起集训的学员共有四五十人,都是白老师从各地挑选过来的,西安周边有户县的,泾阳的,但主要是西安城区的学生。我们练了大概有半年左右时间开始挑选正式队员,最后只有八名队员正式入选省武术专业队,男孩子有王发元、郭良、寻峰和我;女孩子有马凤霞,她是从宝鸡选来的,唐亚丽、闫峰、张仙萍,就我们八个人。

赵长军参加国际武术比赛的获奖照片

第一眼看到红地毯,内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爱

    集训时主要在室外训练,正式进队以后,我们在当时的体操馆里面有一块训练场地,其他运动队,包括足球队都没有室内训练场地。体操馆是当时省体育场唯一一栋室内训练场,还有一个建筑就是现在的陕西省体育局办公大楼,那么大一个体育场,室内建筑就这两栋楼。

    走进训练馆,我第一眼看到地上铺着的红地毯,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喜爱。太好了!过去练哪有这个条件啊?以前都是在露天的沙坑或者土地上练,现在有这么好的室内场地,还有厚厚的地毯,哎呀!我感觉这个条件跟进了天堂一样!我高兴地在地毯上翻啊滚啊练啊,大概过了有四五个小时,我父亲说,孩子,差不多了,我们该走了。但是,我舍不得啊,哪怕让我再多练一会,再多练一会,在地毯上再多滚几下。

    从那以后,我对红色便有一种特殊的偏爱,我觉得红色能给我带来吉祥和幸运,我在很多场合都会不由自主地选择红色比赛服、红色运动服。那时候,在全国武术界,男运动员穿红色表演服、运动服,我还是头一个,往后这种现象才慢慢多了起来。

    还有运动灶每天的伙食,感觉像过年一样,太好了。实际上当时的伙食标准也不过是每天一块四毛钱,可每顿饭有肉吃,四个菜,不定量,这我就觉得天天跟过年一样。这样的条件那还有啥说的,那就玩命练呗!将来有机会去比赛,一定要拿冠军,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这么好的条件。我当时就有这种心理(想法)。

进了专业队以后,首先从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跟民间老师习武就是为了防身,为了将来打架的时候能用得上,一招一式都讲求实用;进了专业队以后,首先从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老师和体委领导的教育下,我渐渐认识到,练武术不单单是为了打架那么简单,它还是一项体育工作,将来是要走向赛场拿金牌的,是要为陕西人民争光的!从那时候起,我就认识到练武术不光是为了我自己,还肩负着要为陕西争光这样一个伟大而光荣的使命。

    在专业队,从训练内容到训练方法,再到所追求的目标,都跟民间就有着很大的差别。训练内容是根据国家竞赛的要求,怎么样能拿冠军,怎么样能出成绩就怎么练。像国家一些规定套路,打个比方说,过去要做一个虚步会站得很高,虚步是什么意思呢?是引诱对方来进攻你,你随时要能上去,能进攻对方,所以要求架子站得就比较高一些,架子高了便于你迅速地移动,进攻时你能很快速地出击,防守时也能很快退回来,民间武术就是这样从实用角度来诠释这个虚步的;而专业队就不一样了,老师首先要求你必须要低下去,低下去这是一个标准,低下去是从专业角度要求你腿部必须有力量,如果没有力量,你可能会一屁股坐在那里;再比如说做一个架掌,要求你肩膀必须要打开,动作要舒展,要大方,但民间老师所讲的架掌就是为了防守,是要小心别人攻击你的头部,是从攻防的角度来说的,不讲究动作是否好看,主要讲究实用;而专业队则要求你做的动作要舒展,要大方,要好看,特别像长拳,大开大合的,那你就要按照这个要求去练功;再比如说弹跳,老师会要求你必须跳得很高,跳起来以后你的击响腿也必须要打起来,所以对你的综合能力要求会多一些。一套长拳打下来是一分半或者是一分二十秒,但是,在整个长拳里面却包含了对习练者各方面的要求,你既要有速度,有爆发力,有弹跳力,还要有精气神,这些东西你都要体现出来。所以,对于专业队员,你既要有力量,又要有速度,而且还要有柔韧性。

要想成为一个全能型的武术运动员,技术必须要全面

    我在训练的时候从小有个特点,这可能跟我与民间老师练习有关,我的速度很快,我的爆发力很好,我的弹跳力也不错,这是我的特点,这也是我后来跟李连杰在赛场比赛当中的优势,我比他快,我比他爆发力强,但是,他比我动作做得潇洒,比我动作做得漂亮,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的柔韧性差,比如说我的劈叉,劈不下去就是韧带太硬,至于后来大家看到我的劈叉挺好,那都是硬上老虎凳练出来的。

    白文祥老师对我说:“搞(武术)专业,这是一种职业,你要想拿冠军,要想成为一个全能型的武术运动员,技术必须要全面。你的其他方面都很好,但是你的柔韧性太硬,柔韧性不单说你的胯硬,你的肩也硬。”练肩就硬搬,若要练胯,说个不好听的,就是上老虎凳。让你把腰靠到墙上,后面再放一个很大的实心球,很硬,顶着你,然后你往那一坐,没有别的,就是硬搬,两个人,一人(抓住)一个脚,就这样把你的脚慢慢搬靠到墙上。哎呀!搬完以后,那个疼真是无法形容,尽管咬着牙告诉自己不要哭,但当时年龄小,疼得实在忍不住,受不了那个疼痛,哭了。搬完以后,十几分钟那条腿都收不回来,慢慢、慢慢地才能收回来。再比方说,在刀术演的练中,一个旋风脚,一个转体360度,有时540度,或者720度,接着还要做一个劈叉的动作,那你必须要(劈)下去,因为在套路比赛中实行打分制,裁判会根据你完成套路的精确程度来进行打分。

    那时候在运动队,像这样一边流汗,一边流泪是常有的事。因为你是搞职业的,必须要(劈)下去,否则你跟别人比赛就没有那个资本。

我觉得学习武术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那时候,无论春夏秋冬,每堂课运动量都很大,但我不觉得苦,因为我喜欢武术。比方说大冬天做一个击响动作,打手呀、打脚呀,冬天没有暖气,天气很冷,手和脚冻得全是口子,这一击打血就往外溅。脚也是,冻得连袜子都脱不下来,使劲一脱,会连脚上的皮一块撕下来……尽管这样,但我从来不觉得苦,反倒感觉很快乐,所以我的大师兄、二师兄,就是王发元、郭良他们都很嫉妒我,因为我练完以后躺下马上就睡着了,他们练完以后肌肉恢复有点慢,一堂课运动量非常大,他们总是喊腿也疼,腰也疼,睡不着觉,在过肌肉关。

    我觉得学习武术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种快乐当然也包括我进队以后就拿了工资。那时候每个月工资只有二十一块钱,除了交伙食费和其他费用,我每个月拿到手上的就八块钱,我平时从来不乱花钱,我想把这个钱攒下来,以后有机会拿给我的爸爸妈妈。后来还真的这样做了,白老师给我办了一个存折,把我的工资存了大概有一年吧,这个钱下来有七八十块钱,当我第一次把这些钱拿给妈妈的时候,老人家是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这些钱可以补贴家用,难过的是,孩子这么小还要操心家里,妈妈当时大哭啊!……哎……(说到这里,赵长军几度哽咽,不能言语)说起这个,我心里也有些难过,虽然我年纪小,但我一直想为家里减轻点负担……(赵长军再一次哽咽,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停了好一会才继续接着说)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可以说吃了一辈子苦,父亲是普通的建筑工人,还要把我们家里面五个姊妹拉扯大,很不容易。当然不是我们这一个家庭,那个年代有很多家庭都是这个样子。

    所以我就觉得,我能挣到这个工资,我还能对父母、对家庭做一点事情,这一切都是我的工作带来的,所以我非常珍惜,我下决心一定要做好,一定要做到最好!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有给父母尽孝心的机会,所以我很珍惜。因此,在体委领导的眼里,我是一名很好的体育工作者,在老师眼里,我是一名非常放心的好运动员,因为他们从来不用担心我会不会偷懒啊,会不会不用功啊,从来不会为这些事情担心,因为我自己非常努力。老师们看到我这么用功,也对我特别关爱,在训练上也就特别用心教我。所以,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能辜负领导,不能辜负教练,一定要在比赛中用成绩来回报,当时我就是这种心情。

第一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与李连杰同获“最佳表演奖”

    1972年,我第一次到山东济南参加全国武术比赛,这也是文革后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武术比赛,我和北京队的李连杰、王群,浙江队的胡坚强等是少年组的,跟大一点的于海、于承惠他们同场竞赛,我练的是查拳十三势,还练了一套刀,李连杰练的是长拳和刀术,当时由于刚刚恢复比赛,在那个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年代,人们认为追求成绩和奖项是“资产阶级的名利观”,所以,虽然叫武术比赛,但不设冠亚军、不排名次,我和李连杰同时获得了“最佳表演奖”,引起了武术界人士的关注。

    获奖后听到赞美的话渐渐多了,我也非常开心,当时便有了一种不服输的想法,下次比赛一定要拿第一。

小平同志夸我是“小小外交家”

    1974年,我第一次随中国武术代表团访问日本,我练的是猴拳,领导和专家认为,在中日关系刚刚解冻之际表演猴拳显得有些不合适,于是一起的沈阳体院潘老师就说,我们练地躺拳吧,在潘老师带领下,我们合作创编了“地躺拳”。

    我们在日本十几个城市一共表演了四十多场,我的地躺拳很受欢迎,观众反响很大。当时的日本参议院院长河野谦三先生也观看了我们的表演,回国前邀请代表团部分成员到他家里做客,我被点名参加。河野议长说:“我打算送你们小队员每个人一份礼物,需要什么自己讲。”在座的小运动员没有一个人说话,我站起来说:“我们不需要什么礼物,我们需要中日两国人民友谊长存。”河野议长听了很是惊喜,对在场的中国驻日大使符浩说:“瞧,你的接班人都有了!”这位七旬的老人还执意要认我做朋友,说以后有机会到北京一定要见我。

    1975年,河野议长访问中国,国家体委通知我去首都机场接机。我第一次坐红旗轿车,第一次进人民大会堂,还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河野先生在中国的整个行程我全程陪同。

    此前河野议长历次访华都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这次总理由于健康原因,特委托邓小平副总理与河野议长进行会晤。在人民大会堂,小平同志看到中方出席人员中有一个小男孩,觉得很蹊跷,当国家体委主任庄则栋汇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小平同志高兴地夸我是“小小外交家”。不久,国家体委还专门给我颁发了一张奖状,上面写着:“赵长军同志在执行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中,表现得有礼节、有分寸,是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有报纸还就此发表文章说,乒乓球打开了中美外交的大门,赵长军也为中日友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了战胜李连杰,老师在我的身上付出了很多心血

    李连杰第一次获得全能冠军是在1974年,比赛地点在西安,当时陕西武术队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我由于随中国武术代表团访问日本而没有参赛,李连杰便在这次比赛中轻松获得了少年组男子个人全能冠军,并且先入为主,一直到到1979年,他共获得五届个人全能冠军。

    从1974年开始,我与李连杰之间的全能冠军争夺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到1978年,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长拳(项目)他可能比我多0.01还是0.02分,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比赛)下来以后,马老师(马振邦)很不服气,质问裁判:“为什么长军的长拳比李连杰的分数低?”马老师的意思是说,我练的长拳,从教练的角度来看,力度有,速度有,爆发力、弹跳力等等都不比李连杰差,为什么分数打下来低了?裁判说:“长军推出去的掌小拇指分开了。”按照标准要求,推出去的掌必须四指并拢,掌侧发力然后再推出去,但裁判说我的小拇指和无名指分开了。比赛有时候就是这样,专门抠这些东西,一个小的细节做得不够好,就有可能被裁判抓住,然后他会说你的扣分点就在这里,比如说你推出去的掌四指没有并拢,那你也没什么话可讲。那时候还没有录像,你想看看他说得对不对,都没有那个条件。比赛回来以后,马老师就猛抠这个(细节),晚上睡觉用皮筋把我的手指头这样缠上,还强调说:“你一定要把这个改过来,(只有这样)你才能战胜他(李连杰),你其他的都很好,细节上也不能比他差。”为了使我能够在比赛赛场上赢了李连杰,记得每次比赛的时候,马老师总是一连几天吃不好睡不好。有一次比赛下来,我发现马老师头上、手上都是汗,可见老人家比我还要紧张。

    当然,带过我的老师,无论是白文祥老师、马振邦老师,包括徐毓茹老师、高西安老师,都在我的身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平时主要带我的是白老师和马老师,其他两个老师也带过我,只不过不是我的主教练。在老师们的帮助下,1980年,我战胜李连杰登上了全能冠军宝座,到1987年,(这个成绩)我一直都保持着。

甄子丹是第一个带点留学性质的外籍学员

    1985年,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在西安举行,这是新中国武术史上第一次邀请境外选手参加的比赛,谁能拿冠军就有点“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意思,所以,来自五大洲的选手们都憋足了劲,摩拳擦掌,准备一决高下。最后,我一口气拿下了长拳、刀术、棍术及个人全能四项金牌,成了本次比赛的大赢家。

    美籍华人武术家麦宝婵也来了,她是代表美国参赛的,比赛结束后,她对我的武功大加赞赏。后来才知道,麦宝蝉是甄子丹的母亲,是位太极高手,在美国开有武馆。不久,我收到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是甄子丹的母亲写给我的,信中说,她儿子甄子丹从小喜欢武术,希望儿子能跟中国最好的武术老师学习。

    收到这封信我有点束手无策,因为当时在专业队,队上也就十几个人的编制,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家都是有任务的,是要参加比赛拿成绩的,没有条件满足普通习武者的愿望,不像现在,到处都是武馆武校。我把这件事向单位领导作了汇报,美籍华人能不能到武术队跟我学武术?来了之后能不能跟其他运动员一样在这里吃住?我还特意把甄子丹母亲写的信让领导看了。

    1987年,24岁的甄子丹来到了西安。甄子丹下飞机吃的第一顿饭是在当时小寨的“胜德全”,“胜德全”餐厅是马胜利、马德利、马全利三兄弟开的,当时在西安很有名。

    甄子丹算是第一个带点留学性质的外籍学员,单位在日常生活方面给了他“特殊照顾”,没有安排他住运动员集体宿舍,而是让他入住离训练馆不远的陕西体育宾馆。他吃惯了西餐,对陕西人钟情的面食和运动队大鱼大肉很不习惯,有一段时间经常拉肚子,于是,食堂大师傅每天为他做清真饭菜,以清淡为主,吃饭的时候为了防止被人打扰,还专门把他吃饭的桌子用屏风圈了起来。一段时间之后,甄子丹仍然无法适应西北人的饮食习惯,他便会隔三差五去“西安金花饭店”吃西餐。“金花饭店”是当时全西安唯一一家五星级的酒店,只有这家饭店供应地道的西餐。

    甄子丹的艺术细胞比我要浓厚得多,他学过戏曲,会弹钢琴,爱跳舞,还会吹萨克斯,性格也比较活泼开朗。当时金花饭店有架钢琴,他毛遂自荐给人家弹钢琴,弹一个小时,大堂经理就免费管他一份自助餐,还给他报销往返出租车费。

    甄子丹来的时候是有(武术)基础的,不是说从来没有练过。他喜欢搏击,而且很有天赋,也有相当好的格斗基础,爆发力也很强。那时候他对太极拳、形意拳、螳螂拳等套路武术还不会,跟我除了学习武术套路外,还经常一起练习搏击,打打沙袋啊!打打手靶啊!我给他扶沙袋,拿靶子,两人相互切磋是常有的事。

    他训练起来很认真。当时陕西武术队正在紧张备战第六届全运会,每天都是10个小时以上的高强度训练,甄子丹每天坚持和队友们一起跑步、训练。有时候别人中途休息,他仍然会对着镜子仔细琢磨,反复演练。

    我当时有一台录像机,经常放一些武术方面的资料片,甄子丹第一次看到录像机感到很惊讶,很羡慕,说自己平时在家想看却没有这个条件。

    甄子丹跟我学武术的目的很明确,不是为了参加比赛,也不是为了拿金牌,就是想拍电影,想做大明星。他在西安前后呆了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各方面进步都很大。当然他的水平与职业运动员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但若用来拍戏,已经是绰绰有余。

67

点赞
3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70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