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杨式太极拳十三字解析(下)

2014-6-23 10:07| 发布者: chinatj| 查看: 15215| 评论: 0

摘要: (接上期) 七、肘劲 肘劲的方法是,屈臂以肘尖打击对方胸肋等部位。武术谚语曰:“远了用手,近了用肘,贴身用靠。”说的是两人相搏,近距离可用肘击。肘击的方法很多,有前击肘,后击肘,横击肘,上挑时,下砸肘 ...

(接上期)


七、肘劲


    肘劲的方法是,屈臂以肘尖打击对方胸肋等部位。武术谚语曰:“远了用手,近了用肘,贴身用靠。”说的是两人相搏,近距离可用肘击。肘击的方法很多,有前击肘,后击肘,横击肘,上挑时,下砸肘等等。由于肘击极易伤人,不利于交流,一般很少讲肘法。我们在练拳和推手时加上肘击的意念就行了。


    这里向大家介绍周有道老师创编的推手滚肘法,既有肘击意识又不伤人。两人推手时,上肢放长,关节松开,不用手,用小臂大臂及肘与对方粘连黏随的运化。在运化过程中加上肘击之意,一来给对方造成一种威胁,二来不至于伤人。我们师兄弟都很喜欢这种揉肘法。


    在太极拳套路中,杨式太极拳的肘法都隐藏在架子之中,例如撇身捶一式,可先用肘后用捶。倒撵猴式,后退时也有后击肘等等。只有陈式太极拳的肘法为最多,诸如腰拦肘、顺拦肘、穿心肘等等。


    杨班侯在《八劲解》中说:“六劲融通后,用途始无穷。”就是说,肘击要有“拧裹、钻翻、螺旋、崩炸、惊弹、抖擞”六种劲别的融通,用起来得心应手,变化无穷。我们可在单操把训练及套路习练中,在推手揉肘中细心揣摩,深入体悟。


八、靠劲


    靠是贴身进攻之法。靠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方法是肩靠和胯靠两种。如敌捋采我时,我及时上步打靠。又如推手运化中,我左右捋开敌双手,使敌胸腹敞开,我可用肩胯同时靠击。


    “靠要崩”,这是靠的显著特点。崩就是要有排山倒海之势,亦如老牛撞残墙,一撞必倒。


    发靠劲要保持好自己的重心,做到上下一齐移动,切不可肩到而足不到。靠击后,重心同样要回坐。


    靠劲的落点要在对方的中心,不能偏向一侧。


    在推手训练和交流中一般不用靠法。因为一来容易伤人,这好理解,靠到胸腹伤及内脏,疼痛难忍,较难治疗;二来容易伤己,如对方或采或挒,我就会摔倒在地。因此,八法把“靠”排为老八,不能轻易使用它。


    在八法中,四正手(掤捋挤按)为主要手法,四隅手(采挒肘靠)为辅助手法。因此,王宗岳有“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的歌诀。


九、进退顾盼定


    进退顾盼定是讲身法、眼法和步法。身法和步法是太极拳修炼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唐代许宣平在《十六关要论》中说的更加明确,他说:“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泼于腰,通灵于背,神贯于顶,流行于气,运之于掌,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浑灵一身,全体发之于毛。”


    1、进退法


    进退是步子带动身体重心的前后移动。一般以掤、挤、按、肘、靠、挒为前进步子,采、捋为后退。无论是进步退步,必须保持好自身的重心,使身法调整到有利攻防的最佳状态。手起足不起,出手防采捋;脚起手不起,前进怕棚挤。进退手脚随,遇险可化夷。太极拳的步子以虚实步为最多,如上面讲到的一种挤劲,在发挤时,虽然整个重心催动身手向前弹挤,但是我的重心要在瞬间完成后移,防止对方捋采。又如拳谱有“上步防采捋”的说法。就是说,对方发采捋劲时,我要移动重心,上步打挤靠。如敌进攻凶猛,我可“退行三把倒卷肱”,采取退中反攻之术。由此可见,进退之法和虚实变换在太极拳运动和武术技击攻防中的重要作用。正如《十三字行功诀》中指出的,“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


    2、顾盼法


    顾盼法重点是左顾右盼。打左防右,打右防左,中间被击可左右相应。著名杨式太极拳家、形意拳家、武术理论家沈寿先生作有一首《常山蛇阵诀》,对左顾右盼,声东击西讲的很好,并且告诫我们,“相搏不谙此中理,十战九负不算好”。在实际攻防中,敌击我左侧,我左侧变虚空走化劲,不与之抵抗,而我从右侧发起攻击。敌若击我右侧也是如此,这是一种太极功夫的体现。在平时推手与走架时都要体现出太极拳的“以腰为轴,肢体转动灵活,肢体放长,中正安舒,随曲就伸”的基本要领。


    顾盼法也是训练精神高度集中的方法。精神高度集中,是攻防胜败的关键。拳诀曰:“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三前,即三个前沿阵地——手前、眼前和足前。前沿阵地是我防守的第一道防线,是不可丢失之地。前沿阵地一旦丢失,势必造成人顺我背之势而受制于人。七星是指头、肩、肘、手、胯、膝、足七个攻击之点。近代太极巨星吴图南先生有七星歌,专门论及七个攻击之点。在武术攻防中,人体的这七个部位都是可以因势而进击敌人的。


    3、中定法


    中定是太极拳术非常重要的法则。拳论曰:“尾闾中正神贯顶”,“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这些拳论都是讲中定的重要性和保持重心中定的练功方法。在行拳走架时要掌握重心的虚实倒换,做到迈步如猫行,势如履薄冰。推手时,重心的中点位不能出圈,不能碰到圈线,活动(摆动)范围应在五分之三以内。特别在推手时,重心一定不要依附于对方。


    我们推手一般以破坏对方重心为基本目标,对方重心不稳时,就是我进攻对方的好时机。如对方朝我发按劲,我以掤劲粘之,把对方重心向我一侧引出,我便可发劲攻击对方了。假如对方按我时重心依附于我的话,那他就败得更惨了。


    最后,我们学习杨式太极十三字还要掌握“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和“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如此内外三合,以逐渐达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混元太极整体劲力,争取早日步入太极拳修炼的最高殿堂。

7

点赞
6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