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精练二十六式是太极名家陈照森在传统老架一、二路的基础上加以精简并融合了自己在太极拳上的深厚造诣而研发出来的一套太极拳法。
二十六式(简称)全套招式中除金刚捣锥外无重复动作,精简却不失陈氏太极的风格。拳架舒展大方,轻逸灵活。为适应不同年龄段学习者的需要,拳架中所有大发力及跳跃动作均编排了两种打法,整体相同,同中有异,因此在太极拳的普及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要领:所有动作路线非圆即弧,须肘微曲,以腰为核心。
一招一式,要清晰、做到位,放松放慢,找感觉。
脚的动作,应脚跟先着地,脚底生根,容易站稳。
拳论: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气相随。
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一气贯通。
一动无有不动,动如脱兔;一静全静,静如处子。
第一式 起式
1.双脚并立,立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头正,双目平视前方。
2.左腿抬起,大腿成平直线,重心放右脚,左脚放下与肩同宽,双膝稍曲,膝关节不超过脚尖。
第二式 金刚捣碓(第一次)
1.双手前伸掌心向下,同时双膝微曲,目视前方。
2.双手回缩,在向左前方推出,双肘微曲,目视双手动作。
3.右脚尖右移45度,上身微微右转,双手与上身顺转,作左运手状,双手心朝外。
4.重心右移,抬起左腿。双手不动。
5.左脚向左前方迈出45度,此时,重心仍在右脚,上身不动。
6.重心从右脚转至左脚,上身跟着转,左手由下向上画圈,手心向下,右手向下画圈,放至右胯处,手心向上。
7.抬起右腿,右手竖起变拳,拳头高度不超过鼻尖,左手放到右肘窝处,掌心向下。
8.左手翻转,掌心向上,放至腹前,右拳落入左掌心内,拳眼向上,右脚向右落下,与肩同宽,双膝微曲,双目平视前方。
第三式 懒扎衣
1.左手由下向上画圈,右拳变掌由上向下画圈,放至腹前。双手腕相对,左手在上,手心向下;右手在下,手心向上,重心移到左脚。画圈的过程中,双目余光看着双手动作。
2.抬起右腿后,向右移半步,上身及手不变。
3.重心移到右脚,左手下滑,放至肚脐前,掌心对肚脐;右手向右上方画半圈,掌心向右前方。目视右手尖方向。
第四式 六封四闭(第一次)
1.重心左移,右手向下画圈后收回,双手抱脖颈,目视右手尖处。
2.重心右移,抬起左脚,虚点在右脚侧,上身及双手不动。
3.站稳后,双手向右前方推出,目视右前方。 [3]
第五式 单鞭(第一次)
1.左手下放,掌心向上;右手变勾手,落入左手掌心内。
2.右勾手向内画圈后伸向右前面,肘微曲,目视右勾手。
3.重心放至右脚,抬起左脚向左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双脚尖朝前,重心在脚后跟,右胯别抬起,左腿尽量外摆,上身及手不变。左脚七分力,右脚三分力。
4.站稳后,左手由下向上,再向左侧方画圈,掌心向外,肘微曲,劲达于左手中指肚,目视左手前方。上身放松,正直。
第六式 白鹤亮翅
修炼
1.左手向下画圈,掌心向上;右勾手变掌,向下画圈后向上抬起,掌心向下。左脚尖向外转90度,同时抬起。 2.重心放至左脚,抬起右腿,左右手同时画半圈,左手心向下,右手心向上。
3.放下右脚,重心移至右脚,抬起左脚,靠近右脚,成虚步脚尖着地。双手分别作左运手和右运手一次,右手向右侧前方伸出,手心向外,左手心面向右腹,目视右前方。
第七式 搂膝拗步
1.抬起左脚,左右手作左运手状,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向左前方45度迈出,落下脚时,双手成交叉式,手腕接触,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双手心都向下。
2.双手都由下向上画圈。然后举起,从双耳处向下划至胸时,左手变勾手放到左胯处,右手向前推出,肘微曲,目视右手尖前方。
第八式 上三步
1.右手回缩下放,与左手同高时,重心左移,抬起右腿,放到左脚旁,同时,双手向左前方,双手心相对,双肘微曲。
2.重心右移,抬起左腿,向左前方迈出45度,站稳后,双手向左前方推出,目视左前方。身体需中正。(第一步)
3.重心左移,抬起右腿,向右前方迈出45度,站稳后,双手向右前方推出,目视右前方。身体需中正。(第二步)
4.重心右移,抬起左腿,向左前方迈出45度,站稳后,双手向左前方推出后,重心放至左脚,目视左前方。身体需中正。(第三步)
第九式 掩手锤
1.右手收回的过程变拳,放至腰处,拳心向上,身体微微后放,重心放至右脚,左手不变。
2.左手收回至左腹处,右拳向正前方击出,肘微曲,拳心向下。重心移到左脚,目视右拳前方。
第十式 转体金刚捣碓(第二次)
1.右拳收回到胸前变成掌,左掌伸出,双手成运手状态。
2.左脚尖内扣,右脚尖外摆45度,上身右转,作“第二式金刚捣碓第3步”后的动作。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