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丝劲表现在身上时,胸腹相合(气归丹田)为顺缠,如单鞭之提左膝收脚,胸腹相开(气出丹田)为逆缠,如单鞭之左脚偏左后出步。胸腰螺旋左转即左侧为主缠丝,胸腰螺旋右转即右侧为主缠丝,身躯缠丝即胸、腹、腰、脊皆缠丝。      金刚揉球(交叉缠丝)      动作一:面向正南而立,两脚平行开步,约与肩宽,两脚尖不丁不八,两踝松竖合住劲,双脚十趾抓也,涌泉穴空,两膝开合相寓,两胯放松,裆圆虚,尾间回收,命门后撑,垄胸实腹,气沉丹田,两肩放松,自然前卷,两臂垂于体侧,立身中正,虚领顶劲,两眼向前平视,精神内敛,外示安逸,呼吸自然,以静待动。如图(1)所示。       要点:站立时,头要正直,颈要松竖,下颌要微收,口微闭,齿轻合,舌尖微顶上腭。在身正体松,意志专一的情况下,深刻体会内外合一动由静生的道理。      动作二:胸向不变,两腿屈膝松胯,身体微沉,腰劲下塌,顶劲上领,同时双手在大腿两侧塌掌根,略双顺缠缓缓上提,双手略里折腕,指尖相对,虎口圆虚,两手的大小指相合,劳宫穴空,成瓦垅掌型,两掌的掌心相对相系,环抱于腹前中线两侧,如抱球势,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坠肘,两臂拥圆,胸向南,眼视前方。如图(2)所示。       要点:双手上升的同时身体要下沉,不要一上都上,要做到有上有下,两肘尖(鹰咀骨)要下坠,注意肘不贴肋,两胯要松透,使两个胯窝凹进去,感觉小腹像坐在大腿上一样,切不可低头弯腰。      动作三:胸腰螺旋右转,松右胯翻左臀,裆走后下弧重心左移,右腿顺缠蹬劲,左腿逆缠合劲,两膝开合相寓。同时,左手自腹前中线左侧塌掌根逆缠走弧线向前拥出至胸前中线,斜立掌,掌心向前,略突出大鱼际,右手自腹前中线右侧塌掌根顺缠收至右腹前,成横掌,掌心向上,略突出小鱼际。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坠肘,两臂拥圆,胸向西南,眼视前方。如图(3)所示。       要点:双手在螺旋缠丝时,两腋下不可夹死,要保持圆虚,双脚不可乱动,要抓住地蹬      上劲,重心倒换时会阴穴要下沉,裆部要走后下弧,不能直接扛过去,双手的位置不要离开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