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名家访谈 查看内容

如何用太极理论指导练拳实践?

2012-2-12 10:02|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8673| 评论: 0|原作者: 吴文翰 曾乃梁等

摘要: 主讲名家: 武式太极拳名家吴文翰全国太极拳冠军刘伟 太极拳冠军教练曾乃梁 太极拳冠军傅清泉  武术是一门实践的艺术,从古至今,中国武术历来重实践,轻理论。无疑,这种现象制约着中国武术的发展。在科学技术飞 ...

 曾乃梁:知太极术,明太极理,悟太极道
  我认为,没有正确的太极拳理论指导,就没有科学的太极拳实践活动。因为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要想提高技艺水平.学习掌握一定的太极拳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用正确的理论指导练拳实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初学太极拳有两个最主要的要领,就是松和静,也就是“体松心静”。只有练拳时放松,’才能逐渐由松入柔.由柔入沉,才能够步步提高。但是.在我从事太极拳教学的几十年中.我看到许多拳友练拳时比较紧张,非常僵硬。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紧张,他说:“太极拳不是讲究内劲吗?”他是为了表现内劲儿.就错误地用力打拳。这就是没有正确地掌握太极拳理论,错误地理解了太极拳有关内劲的理论,所以就产生了这样错误的练拳实践。从健身角度来说,这种僵硬的、较劲的练习方法.影响周身气血的循环,很难做到气沉丹田和腹式呼吸.长期下去.有害健康。从技击角度说,这种练习方法.也练不出内劲儿,同时.由于僵硬紧张.也练习不出听劲的功夫。只有练拳时松和静.才能练习出听劲功夫。
  关于太极拳内劲的练习.理论上我们知道太极拳的劲力是“刚柔相济.柔中寓刚.运柔成刚”的,那么,我们就能在练拳实践中做到“柔行气,刚落点”,也就是动作运行过程中要柔和:在落点上.“沉肩坠肘、舒腕展指、松腰落胯”.从而表现出太极拳的内劲儿。刚柔相济.这是一种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就能达到身体康健。太极理论的根本就是阴阳平衡,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够在练拳实践中进行体现。因此.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太极拳实践,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正确的理论指导,能使练拳实践少走弯路,进而一步步提高太极拳水平。我曾经带出了三位太极拳冠军:林秋萍、高佳敏、陈思坦。在带他们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练习太极拳的四个步骤,这也是太极拳训l练实践的理论升华。首先是塑型.要把外形动作雕琢得正确标准:第二步是重劲儿,就是对太极拳劲力的雕琢;第三步是求意,也就是重视太极拳意念的训练;第四步是雕风,即培养个人的风格特点。这个训练步骤和程序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是学习太极拳的规律。我看到许多练习太极拳的拳友.首先身形就不正,所以就很难再提高了。他们大都是照着书和光盘练习了十几年,没有接触过太极拳理论,也没有老师的指导,没有一个很好的身形动作。如果我们掌握了太极拳最根本的理论“立身中正”.在实践中注意雕塑好自己的身形姿势,就能少走弯路,提高练拳效果。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比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沉肩坠肘、主宰于腰”等等.初学者是一定要了解的。不了解这些理论.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难有成效。还有.如何做到”以腰为主宰”.用腰带动四肢的运动7这些都需要理论的指导。
  第三,关于太极拳理论,我要谈一些观点。
  太极拳理论要深入浅出.简明易懂,便于普及.这样才能深受大家欢迎。一些古典拳论文字古奥.比较高深,一般人理解不了。现在练习太极拳是为了普及,是为了健身。因此,我们要根据这个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述太极拳理论,让大家能够接受.这样才能起到太极拳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比如,我看到许多人练拳时做弓步动作.双脚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左右平衡就不稳定了.这不符合太极拳“支撑八面”的理论要求。我从理论的角度给予纠正,强调了三点:首先转腰沉胯.第二画弧出腿.第三后脚跟外撑。这样就做到弓步时双脚之间横向十几到二十公分的距离。再比如有人做“蹬脚”、“分脚”时站不稳,我用三句话给予解决:一、支撑脚抓地;二、上下肢对撑:三、托气聚气。这三个方面.包括了下肢的稳定,上下肢的对称.气息方面的下沉,可以说是传统理论的通俗化。
  人们为什么对理论感到反感呢?就是因为许多理论故弄玄虚.让人难以理解。我觉得.以后的太极拳理论要向着通俗易懂的方向发展.才便于大众接受。高深莫测的理论是不能指导练拳实践的,只能把太极拳引向玄学的泥潭。理论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最后,我用三句话作总结:首先要知太极术,然后要明太极理,最后悟太极道。这也就是太极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太极拳值得我们一辈子去钻研探索,只知道形体动作还不够,还要知道其中的哲理:最后.要明白它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明白了这些,反过来太极拳的技术就会提高.才能使自己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学习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才能更好地提高太极拳技术。练习太极拳要达到人体内外的和谐、人和大自然的和谐、人和社会的和谐。这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
 
3

点赞
2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