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我和太极拳-------兼论太极拳对青少年德智体发展的影响

2011-8-26 15:45|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9700| 评论: 0|原作者: 毋世阶

摘要:   我生于战乱长于饥荒,从小身体羸弱。听老人讲,我几个月时经常莫名其妙的断气(昏厥),这时全家人乱成一团,或掐人中,或用冷水喷,或用针刺手指尖。日本人占领焦作后,我们举家迁到开封,五六岁记事起,我就经常 ...
  我生于战乱长于饥荒,从小身体羸弱。听老人讲,我几个月时经常莫名其妙的断气(昏厥),这时全家人乱成一团,或掐人中,或用冷水喷,或用针刺手指尖。日本人占领焦作后,我们举家迁到开封,五六岁记事起,我就经常头晕,有时感觉像掉在水井里似的。有一年冬天,头晕的不行,我妈说出去玩吧,我到院里头晕的还是过不来,回到屋里,一会就晕倒在地下,妈妈舀了一碗冷水,喷我一头一脸,我一惊恢复了知觉。平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穿衣服扣扣子,不知是先扣上边的扣还是应该先扣下边的扣,出屋门时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现在分析小时候由于我出生在腊月,我家离焦作李封煤矿近,家里用煤取暖,当时农村还没有煤气中毒的知识。我从小煤气中毒,虽从死神中捡回一条小命,但一氧化碳中毒给大脑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上小学时,不管上课下课,我坐在座位上一动不敢动。有一次,实在憋不住,拉了一裤的屎也不敢向老师报告。等到放学才一步一步回到家中。路上周围的人都掩鼻而去。小学六年,我虽然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但学习平平,头上总感觉像带个帽子一样。老师给了一个《呆板》的评语,(可能是照顾面子,没写《痴呆》)。
  12岁上初中,我开始在业余时间,跟卢问渠老师学习武术。一开始学习长拳,由于我的体质差,练来练去总是拖泥带水。后来兼练太极。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兴趣。卢老师叫我们把太极拳溶于生活之中,行走坐卧练太极。我也很认真,有时边走路边想着太极拳的动作。慢慢地感觉我的头脑清醒了,不再嗡嗡响了,也没有了戴帽子的感觉。在学校,我本来就是个尊师守纪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的不断提升,到初中毕业时,我成为全班唯一获得三好学生奖章的学生。
  15岁我考上了开封高中。在繁忙的学习中,我仍然坚持练习太极拳。学习成绩不但突飞猛进,身体状况也有了极大改善。中学阶段是我一生中生活最困难的阶段,哥哥参加解放军进军大西南,一直杳无音信。父亲早亡,母亲没有工作,靠纳军鞋底,每天换几毛钱维持我们母子生活。常常吃上顿没下顿,忍饥挨饿,但身高比一般人发育还快。当时是男女分校,我校全是男生。入学时,在班里按高低个儿我排在第十名,到毕业时排在40名(全班50人),从1.5长到1.76米。如果每天能吃饱饭,相信还能长得更高。在全校数学、物理竞赛的光荣榜中,经常出现我的名字。18岁毕业时我以各科满分的成绩,成为河南省重点高中的佼佼者。全校师生都知道我的名字。所有这些,我觉得是和练太极分不开的。
  太极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对我来说是否是个特例?我个人觉得并非特例。现举几个大家熟知的人物说明:
  洪均生河南禹县人,自幼随父在京,少年多病体弱,十七岁即因病辍学,只好每日散步。1930年拜陈发科门下学拳十五载,身体强健,功底深厚。成为一代名师《太极巨星》。
  《太极高手》张志俊出生十一个月就没了父亲,初中一年级辍学下煤窑,后得了关节炎、腰痛、胃溃疡、心机劳损。医生说不能干活,只能休息,吃点药。后来在公园跟着老年人打太极拳,身体逐渐恢复,后七下陈家沟,练陈氏太极拳,终成《太极高手》。
  一代宗师陈发科,原有两个兄弟,年轻时因染瘟疫先后去世,本人是他父亲60岁以后才出生的,自然受到无限的溺爱,体弱而懒,饮食无节,慢慢腹内生出痞块,一犯病就痛的满床打滚,到了14岁还没练出什么功夫。后来听到同族叔伯们议论,说他们这一支辈辈出好手现在恐怕要终结了。从此他下定决心认真练拳,到17岁时腹内痞块不但全消,而且身体也发育强壮,一代宗师就此崭露头角。
  若要举例,恐怕还能举出很多。
  为什么习练太极拳能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的发展呢?我想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德育方面:
  练拳与做人:杨澄甫先生说:“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历来古人穷毕生之精力,而不能尽其玄妙者,在在皆是,虽然,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即得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这说明练拳不能投机取巧,做人也应该踏踏实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学习上,只有自己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陈氏太极拳门规戒律,门规师训》更是对陈氏弟子在武德上的要求。
  《十三势行功心解》:“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和行家推手,如果自己不盲目攻击对手,主动出击,那么自己一定是安全的。所以,做人一定要低调,不能狂妄自大。「谦得益,满则损」,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练拳目的:
  利己利人,卫身卫国。陈鑫在《太极拳图画讲义》自序中说:“学者演习,……使一世之人既有益于己,又有益于人,后世卫身卫国,两全其美,岂不快哉!”
  青少年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太极理论以中华传统文化《黄帝内经》、《易经》、《老庄》为指导,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太极拳既练身又特别强调练心,其治心之道,指修心练性,即古人的“修齐治平”的为人之道。青少年早点接触太极理论,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大有帮助。为今后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智育方面:
  构成智力的五种因素,观察力(既明察秋毫的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人的大脑拥有150种细胞,含有40多种化学物质,细胞总数超过1000亿个,这些细胞延伸的分枝形成1015对突触。人的智力不同,对大脑神经细胞的使用不同。一般人只使用了2~8﹪,像爱因斯坦能使用12﹪。人的大脑又分左右两个半脑,各有分工:左半脑具有语言表达、语音、阅读、处理问题、执行指示、听力以及听觉联想的能力。而右半脑则具有辨认、绘制和处理各种形状、图案的能力,以及区分不同色彩、色调以及形成视觉图像的能力。人的右脑控制身体的左侧,左脑控制身体的右侧。左撇子几乎都是右脑优势;右撇子可能是右脑优势,也可能是左脑优势。大脑皮层是脑的灰质部分,大脑皮层可分为语言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等功能区。不同功能区对应人体的不同功能,人体各种功能受大脑不同区域的控制,同时反作用于大脑。
运动有助于儿童智力开发。
  科学实践证明,儿童中,爱玩耍的孩子大脑比不玩耍儿童的大脑至少大30%。因为,在运动和玩耍的过程中,儿童要完成几十种与大脑和思维活动有关的动作,例如掌握平衡、协调心理、处理问题等。通过玩耍和运动,孩子能提高识别物体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思维想象创造力,还能消除心理压力和恐惧感等。哥斯达黎加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加夫列拉·马德里斯曾在《国民报》上撰文指出:运动、玩耍是儿童学会观察、认识、理解、说话和活动的最佳“工具”,能促进儿童的大脑智力开发。
  学练太极拳,首先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观察教练的示范。然后要模仿和记忆教练的动作。这对于人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太极拳要求全身一动无有不动,欲左先右,有左则有右,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使大脑左右两个半脑都得到开发。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阚桂香说:太极拳“练习时,要求大脑松静,可迅速解除脑力劳动的疲劳,同时促进大脑平衡,提高智力。”
12下一页
6

点赞
10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16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