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流派传承 武林大观 查看内容

太极拳 武事浅说(上)

2011-6-30 09:24|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7575| 评论: 0|原作者: 李仲安

摘要: 编者:此篇海外来稿中的许多观点,与我们平时听惯了的说法不很相同,一个朋友事先看过这篇稿子,用他的话说,就是“泄了戏法儿的底”。朋友此说,让一向敬畏太极拳“神秘”的编者,有些疑惑起来,现烦请更多的读者来 ...
    编者:此篇海外来稿中的许多观点,与我们平时听惯了的说法不很相同,一个朋友事先看过这篇稿子,用他的话说,就是“泄了戏法儿的底”。朋友此说,让一向敬畏太极拳“神秘”的编者,有些疑惑起来,现烦请更多的读者来看看,真是这么一回事吗?   
     另:此文作者先在香港,后又去加拿大,其汉语习惯与我们现在已有些差异,刊发时一如原稿,特此说明。
 李仲安自述:六十年代习技于香港,专注于吴式太极拳之技击艺术;举凡击、摔、擒、残、发与兵器和自由搏击,无一不练。l976年移民加拿大之多伦多,随即于小区中心授拳。1984年,创“荣光太极拳推手研究会”于士加堡(编者:士嘉堡Scarborough,多伦多一区)之银星大道;l5年后易名为“荣光太极拳推手协会”,以钻研、开发太极拳推手之技法为中心要义。1987年与同道创立加拿大太极拳联会,并任首、二届会长,从此开创举办太极拳比赛,至今已达十九届。同年加入加拿大中国国术总会,并与武功同道合创“武痴会”,志力于开发、创设中国国术之徒手及兵器自由搏击比赛。本人现为加拿大中国国术总会会长、加拿大传统太极拳总会之顾问以及加拿大太极拳联会之长老会员。
    太极拳乃中国武功之一种,本忠搏斗之道,然因传统传授方法与练拳目的不同,及拳诀用字有别,再加上浮夸失实之表演,导至欲得真技者方向模糊,虚费时日。
    前人总结有效之搏斗技术,创设修练方法并记录心得于拳诀之中,乃是先得技,后创法写诀。然今人则用研究拳诀从事练法,从而能获得搏斗之技术。若练法正确,拳诀理解无误,加上练者个人条件合适与努力练习,则成功得技应无问题。然而若练法失真,曲解拳诀,即难有成。
    与努力练习,则成功得技应无问题。然而若练法失真,曲解拳诀,即难有成。不少同道长陷于此不能自拔,可是此又引出另一番情趣,偶有所得则满怀喜悦,然稍触现实却又心情低落,如此又怎好坏人情趣呢!只需耐心练习,即能有成之想法,又怎会重视余之言论呢!
   余研练太极拳50载,只吴式太极拳而已,未习它门。虽拳、刀、剑、枪只各一套,却因练之目的不同而练法各异。余性嗜斗,是以无论徒手与器械,皆以自由对斗为目标,因此能体会现实中之问题。然而导致曲解拳诀之因由,乃译者欠缺现实之体验,此亦因何同一拳诀,于工夫之进度不同而有不同之体会。如此说来,则必须达至大成之时,方知诀之原意为何,又或获有道者之指示方可。
   余非神手更非有道之士,仅将所知略说一二而已。太极拳既是武功,则必须从“搏“说起。
    “推手”是什么?
    于近距搏斗之中,欲拦截击扣之攻击并非易事;除非当前有极隹之攻击机会,能于~击之下令对力不能再战又或消弱其战斗能力,否则必出双手制控对方之双手,使之不能发出击打攻击。此种情形,于中外拳术相皆一样。如拳击、终极搏斗、咏春、鹤拳、意拳……等等,只是名称与运作各异而已。
    “推手”于太极拳中并非攻击技术,它是一种破坏敌攻我方之机会而又制做我攻敌之机会的运作。这其中包括封缠入势与化力带拿等技法,换言之,此乃双方战机之破坏尉争取运作。攻击技术即为击打、瑚跌、擒拿、伤残与发放五大类。击嚣摔、擒皆人所共知,而伤残则为确阴、挖眼、锁喉及断骨之技术。“绸放”为太极拳与意拳所特有,它羽利用技术与力量,令敌起动产生阍后飞撞、往前狂扑或横扫飞投之璃像,然而它却为惯习击打者所误阉与忽视。彼等认为:将人推开无助于解决对方,远不及一击创敌之有效。于比赛之中,确有如斯现像,可是自卫不同比赛。“发放”可产生如下作用:   
    1)将敌起动撞向产生伤害之环境,例如:跌出阳台、窗户、楼梯;跌进移动中之物体、机械;冲撞墙角、尖物等。  
    2)令敌倒坐椅上,反腰压于台上被吾人制控,无能抗拒吾人之攻击。    |
    3)小形之发放能令对方身散失重,导致吾人获得甚多攻击机会.
    由此可见“发放”攻击于自卫中之作用。猛烈之发放动作,又形成强大之撞击,能击晕对方;“发放”动作之小,常有只见身体一震对方立即飞出之表现。“发放”与“摔跌”,看似相同其实不一,“摔”乃利用抱、背之法将人提起寓地再掷下,此乃大幅度之运作。“跌”是下用脚作勾、绊、扫、提,上用扳、拨、提、推,令敌失重倒地,属中幅度之动作。“发放”是发出力量将人发飞,而毋须脚之勾绊扫提,是以乃小幅度之活动,常有身一动人即弹出之表现。然而吾人不能因“发放”之利而弃“摔跌”不用,应该以太极拳“舍己从人”之法则,不只从人,还要从机从势,先以“心中无招”感应当时之机势,该摔则摔,应跌则跌,凡事以顺手而为,感何法顺手则上何法,情若随手一挥无须努力,不少同道曾历此情,定有会心之微笑。
    “感应”乃太极拳中之精要。入门之固定推手只为初步浅尝感觉之练习,欲至“感应”之境则需从事大量自由对斗之运作,此非仅只感人力之动向大小,更要感敌能如何?意欲如何?何时而来?此乃于人;在己则己能如何,攻前之预感(顺逆),合势感,感破敌之法为何?感应作之活动为何?这一切皆自由对斗经验之累积,是无法学习、无法传授。吾人学来之技只为脑中之数据,难于电光火石之际选择使用,然而于对斗之中研练与实验而得之技法乃变为人之本能,此方能不须思考全凭感应支控。自由对斗可由慢练起,随工夫之增进而渐加速度。
12下一页
8

点赞
5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