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的重视程度 影响太极拳的推广 国家对太极拳推广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它的竞争力。在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政府为了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对跆拳道的投入是很大的,所以这项体育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殊不知中国的太极拳文化根基要比瑜伽、跆拳道等深厚许多。太极拳是结合了易经、阴阳五行学说、道家学说、黄帝内经等我国多种文化为一体的拳术。发展到现代,不仅保留着技击的特性,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在我国,这项运动基本还是民间运动,政府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但是对太极拳的推广投入非常少,所以束缚了它的发展。年轻人花几千学瑜伽、跆拳道感觉很正常。但是如果太极拳收上千元的培训费他就感到不好接受。公园里有免费的,殊不知这种太极拳和广播操、跳舞一样,只有单纯的活动筋骨的作用了,太极拳刚柔并济、内外结合的魅力在这里是体现不出来的。太极拳的推广,政府的重视与否很重要,如果国家对太极拳能象对待国术的一样的高度来推广,太极拳就能象国术一样在中国大地上传承再放光彩。 二、挖掘太极名师 制定太极推广规划 太极拳的教学的和推广,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操拳能力!现在社会上散落的拳师不少,但真正有功夫的不多。 教育学家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要想推广太极拳,就要掌握本派太极拳的源流、师承、特点等等常识,懂得太极拳功力训练方法,有一定的技击能力!要让太极复苏,先要定个长远的计划。首先要把民间的高手挖出来。国家起码得养活他们,专门让他们研究太极拳。尽量把丢失的东西找来。并且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培养出一批人才来。不要看外面很多教拳的都是没有任何资质和实力的拳师,真的要是深入民间,还是有真传的。 三、推广太极运动 要从娃娃抓起 太极拳要深入人心,必须从娃娃抓起,日本都把空手道作为学校的必修课,我们呢?中国有时恰好把最好的东西给丢了,当现代人内心浮躁,人情冷漠,思想偏激,这种由于物质文化增长过快,精神领域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人们也是有所觉悟,《弟子规》已回到小学的课堂。对于有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太极拳,还显得不是那么重视。如果能在中小学有这些基础课,到大学已被培养的第一批人才就可以继续深造了。国家如果能像培养奥运冠军那样,还怕太极拳传承不了吗? 四、坚持太极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但随着现代人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认为,亚健康正在成为威胁全球的“世纪病”。太极拳是一项合乎人体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也是集吐纳、导引、经络、阴阳学说于一体的运动。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抵御亚健康的最好办法,是学练中国的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时,要求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呼吸要平稳、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放松,不偏不倚;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形成一个整体。动作与呼吸相互配合,动作之间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平衡稳定。坚持太极拳锻炼,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增强心肺功能,扩大肺活量,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骨关节系统大有裨益,即可以起到活经通络,和顺气血,舒筋壮骨的疗效,又能够达到祛疲解倦的自身修复的目的,可谓现代人“亚健康”的真正克星。太极拳要想真正的普及,必须要先在政府机关单位、国有企业及各大社区、广场普及,并请出真正有资质的太极拳师去教拳,相信“亚健康”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全民的身体素质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挖掘太极文化内涵 推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研究和全面继承太极拳的文化,而不单单是太极拳本身;陈氏太极拳是在吸取中华武术各派精华的基础上,结合阴阳之理和中医经络学说、导引吐纳之术创成的拳种。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把内心的浮躁、狂躁、狂喜、狂怒练掉,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至高境界。太极拳以近乎完美的运动形式诠释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文化审美价值很高,所要求的端、公、仁、浩、忠、诚、敬、正、义、勇、信、德等武德修养,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广太极拳时,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是重点。挖掘太极拳文化的内涵,诠释宣传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最终使太极运动达到推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的教育和影响作用。 以上就是本人的几点拙见,希望能把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完整真实的继承和发扬,为全名健身运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