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名家访谈 查看内容

提高研究水平 推动拳艺发展--康戈武

2010-10-17 08:38|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4055| 评论: 0|原作者: 康戈武

摘要: 在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期间举办的2009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经过四个单元的报告,见天进行会议总结。 在这次报告论文中,既有可喜的研究成果,也有些值得努力的地方。按照顺序,应该把成果和希望分开来讲 ...

  在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期间举办的2009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经过四个单元的报告,见天进行会议总结。
  在这次报告论文中,既有可喜的研究成果,也有些值得努力的地方。按照顺序,应该把成果和希望分开来讲。但是,为了讲起来顺口,听起来集中。我就按涉及到的议题分类,把同类问题的可喜成果和值得努力的问题合在一起,分为健身研究重在实验,技术研究重在标准,战略研究重在调查,历史研究重在考证、跨学科研究重在本体五个标题来谈。
一、健身研究重在实验
  关于太极拳健身方面的研究.在这次入选论文中占
有较高的比例。可喜的是,多数以健身为主题的文章,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实验研究法。这与以前论及健身多停留在理论分析上不同。凡以健身、强身、养身为主题的研究.我们提倡以实验作为基础,没有实验.很难说明问题。就算是自圆其说了,也缺乏说服力。当然.强调实验.并不排斥从理论层面进行的研究。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主要要出观点、出思路。有了新的观点、新的思路,也应该去进行实践、进行实验,验证我们的理论研究成果。
    昨天有一位先生的报告说,老年人练太极拳能够减少焦虑。他以放松是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领为依据,认为老年人练太极拳时.心想放松.焦虑的事就忘了。理论上.这是说得通的。可是,由于未经试验验证。这个说法就难以服众。有人说,专心练拳时思想集中于练习,可能忘了焦虑的事。但是.在练习间歇或练习停止后,引起焦虑的根源如果没有去掉.焦虑难免还是会烦人的。又有人说了.老年人要学会太极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几位老人一起学,掌握动作慢的老人见别人学的快,难免会产生焦虑。别人学的那么好我学不好.不焦虑才怪。这样说.不是也能自圆其说吗?如果,我们围绕减少焦虑.设计一个有多人参与的实验。设计出一定的练习内容、一定的训练方案.再在一定的时期内追踪测取与减少焦虑有关的若干数据,用数据支持我们的结论,就不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了。
    这类健身研究.可以结合群众性的太极拳锻炼活动进行。最近几年,焦作市体育主管部门和太极拳研究会在太极拳进农村、进企业、进厂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果在开始进入之前,制定一个调查表,对参加学>-j的人进行一些身体机能的检测和调查.练满一年之后,再围绕一年前检测和调查的内容重复一遍检测和调查,就能发现太极拳的锻炼效果。如果将参与锻炼者按不同的性别、年龄、体质状况、练习内容、练习时间进行分类,随练习进程进行相关数据的追踪检测.不但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还可以获取有针对性地研制太极拳训练处方的依据。
    从总体来看,这次入选的健身方面的研究论文,实验经费、实验设计、研究结果,都没有超越已有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但是.群体性地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太极拳健身研究.是个可喜的现象。
二、技术研究重在标准
    本次论坛入选的论文中.研究太极拳技术的文章占的比例也较高。这类文章绝大多数是太极拳名家、高手和常年坚持锻炼的爱好者写的。其中不乏揭示技术要诀、指示入门捷径、展不登堂奥秘的亮点。大家可以从他们提交的论文中去认真品味。我今天主要围绕”技术标准“.谈谈这类研究。
    在这次论坛中.和有禄老师介绍了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系列教程中“和式太极拳”的技术标准。李秉慈、崔仲三两位先生谈到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动作标准。这类标准,是国家武术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制定的,属于国家武术技术标准。希望大家支持、参与国家武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为什么?看看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创编和普及过程,就能找到答案。
    四式简化太极拳是l 956年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专家学者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创编的。发布推广的初期.甚至可说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存在着一些不认同的意见。诸如,武术是传统的,何必新编;有的动作,名称与传统杨式太极拳相同但与某某传人的练法有出入:等等。总之,就是不认同。
    争议虽未停息,简化太极拳的普及面却越来越宽。在全国普及开了,在全球普及开了。进了学校、进了社区、进了农村。在大型活动中,成了规模最大的一种群体活动。中曰两国5000人简化太极拳合练、天安门广场万人简化太极拳合练、鸟巢4万人简化太极拳合练,还有比这人数更多的简化太极拳合练。如此众多、互不相识的人.从各地汇集一地,按照统一的音乐,就能整齐有序地合练简化太极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统一的动作标准,有助于武术的普及和推广。
    争议虽未停息,传统太极拳传人的弟子、学生增多了。一些参与练习简化太极拳的爱好者.听说简化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入了学习杨式太极拳的队伍。又听说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是杨露禅。杨露禅在创编杨式太极拳之前,在陈家沟跟陈长兴学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是创编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于是.他们又投身到了陈式太极拳的锻炼队伍。
    我们还能看到,争议虽未停息,各种传统太极拳的运动特色引人注意了。随着简化太极拳的普及,爱好者们发现他们练的动作,与传统杨式太极拳家的表现方法不尽相同。而且,同一个动作.不同的大师能练出不同的风格。比照陈式、武式、和式、孙式、吴式,则发现在动作规格、技法特征、练习方法等各方面均各有特色。为了领略这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表现方法和训练手段.爱好者们着手学习、比较、研究各式太极拳。简化太极拳的普及,引发了太极拳苑各家各派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发展盛况。

12下一页
2

点赞
2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