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武林杂谈 查看内容

如何做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2010-10-17 08:27|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5588| 评论: 0

摘要: 主讲名家: 武式太极拳名家:吴文翰 杨式太极拳名家:赵幼斌 混元太极拳名家:冯志强 吴式太极拳、八卦掌名家:张全亮 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 吴文翰:快不能乱,慢不能僵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是《太极拳 论》中 ...
主讲名家: 武式太极拳名家:吴文翰    杨式太极拳名家:赵幼斌     混元太极拳名家:冯志强
           吴式太极拳、八卦掌名家:张全亮    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


吴文翰:快不能乱,慢不能僵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是《太极拳 论》中的句子.王宗岳的这篇拳论实际是指导太极拳推手的。
  在推手的过程中,先要练习跟随劲。所谓跟随劲就是要跟上对方,随上对方,不丢不顶。这就要求对方快.你必须也要快;对方慢,你也要慢。否则双方就不可能合到一起,也就不能进行推手训练了。后来,李亦畲对此又有所发挥.要求“彼有力,我亦有力;彼无力,我亦无力”,但是,我的意总是在先。推手是训练沾连粘随“懂劲”功夫的,不能代替散手搏击.所以,在练习时一般都是由水平高的带着水平低的练习,以培养连随的功夫,进而培养“听劲”功夫。在练习时.要做到缓急相应,不丢不顶。
  要练出“听劲”的功夫.就要慢练。在练习拳架套路时.只有慢练,才能体会出拳式劲力的变化.才能训练出灵敏性。所以,不管是哪个老师,一开始都要求学生慢练。
  慢练首先是由太极拳的战术决定的。太极拳不是强攻性的拳术,它的战术是“引进落空合即出”.虽然这指的是推手,实际到了散手阶段,也仍然是这个要领。这就要求你要有沾连粘随的功夫,所以必须慢练.快练是训练不出这种功夫的。其次,太极拳的身法和拳式比其他拳种复杂得多,比如身法要求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含胸拔背等:拳式的劲力变化也相当复杂。比如.太极拳的八门五步.必须通过慢练,才能在拳架中表现出来,体会出来:还有“立如平准.活似车轮…不偏不倚.忽隐忽现”等等身法和劲力的变化.也都需要慢慢练习,才能体会出来。所以.只有慢练才能把太极拳的浑厚劲、内劲体会出来.表现出来。如果一开始就练得很快,你就很难体会到拳式的细微之处,不能练得正确。第三.从内外结合的养生角度看.只有练得慢,才能把身体各个关节打开.使肌肉、筋脉拉长.让气血贯通全身没有阻碍。太极拳不仅是形体的动作.还是意识运动,要意气、精神、呼吸等互相配合。如果练得太快了.这些方面就不能很好配合.达不到内外相合。
  总之,要体会拳劲,品味拳味.就必须慢练,这是从太极拳的战术要求、技术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目的--练到内外一家、上下相随、左右相系、周身一家.这些方面来决定的。太极季一升始不能快练.必须慢练。
  但是.太极拳也不能仅仅是慢练,要三年练慢,三年练快还要三年不快不慢地练习。我说的三年,不是很严格的.是大体上的。开始几年要慢练,达到一定水平后要快练。太极拳的快练和长拳的快是不同的,要求快练时.身法、技法等都不能乱;而慢练时,不能停止,不能僵滞。所谓“快不能乱,慢不能僵”,这就是慢和快的要求。比如.我打一套拳,慢练十五分钟.快练则四五分钟。
  为什么要快呢?快是为了实战。在实战中.是没有慢慢来的,都讲究速度,你快,我比你还快.这样才能战胜对手。快练能联系身体的灵敏和变化。太极拳技击需要很多技术技巧,其中有步法训练、单操练习、接手练习等等.这些都要和快练套路结合起来训练。
  快练三年后.还有三年不快不慢的练习.以培养缓随自如的能力。总之,太极拳不光是慢练.还有快练。慢练有慢练的目的和要求.快练有快练的目的和要求。除此之外,还要练习各种散手单操技法。这样,你才能真正掌握太极拳的技击技术。
赵幼斌:慢练是为了更快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是指双方在交手过程中.通过视觉、精神、肢体.或通过推手接触,感应对方意图、劲路、劲力变化而采取的动急急应,动缓缓随的应对措施。既有条件反射的本能存在,也是着意训练的技术方法和策略。
  从一般意义上讲.防御与打击要求的是反应敏、速度快、力量大。但单以勇力来取得以快制快、以大胜大的意图.未必能达到好的效果。太极拳理论对此有更深的解释和要求.如:“气走于膜、胳、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并说,要“明于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气力之由来。知气力之所以然,自能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侔(m6u),相等的意思.是说行气于筋脉与用力于皮骨.大不相同。这段的意思大体上说,是一个人的力量大小.并不唯本能的勇力外壮,更要通过内修气血的运行提高内功能量,进而达到内外相辅才能为用。显而易见,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慢练拳架才行。因为只有通过拳架慢练,才能起到肌体松柔、气血畅通、功力积聚的作用和提高听劲灵敏、反应快捷的内在潜能.在技术上更有利于捕捉先机,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功效果。所以太极拳要慢练,更要通过推手来不断提高这种“应物自然”的神明程度。
  正因为太极拳慢练能提高自如的反应能力,那么“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千变万化,就能从心所欲,并驾驭动态的主动权。所以“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是对技术熟练程
12下一页
2

点赞
1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