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练气功出过偏,出得还挺重,精遗,气结,神散,整个是乱了套了。我是坚持练习二十八式达摩易筋经二十年以之抗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听到丹田这两个字就害怕。还好,跟董老师学拳的时候,董师一般讲沉到脚底。这我听起来就舒服多了,但有一次董师也讲到气沉丹田,我立即条件反射式的大声纠正,不对,是沉到脚底。我是不敢意守丹田的,但我练太极拳一年后,确实有丹田饱满的感觉。我已经不怕气沉丹田之说了。 讲到内功,是一定要讲气沉丹田的。曼师晚年,打拳较少,但功夫不退反进,曼师说,是因为他几十年都能做到心与意相守于丹田。丹田的位置,一般是指脐下气海穴内,很多人练气功,就把意守在那里,这种方法适合一部分人,有些人意守丹田会遗精,据说,有些女人会血漏。尽管如此,如果你练内功或内家拳的话,气沉丹田应该是一个躲不过去的主题。 雅轩师也不只一次谈到这个问题,雅轩师讲: 太极拳的功夫,对气沉丹田这一规则是很重要的。然而太极之气沉丹田怎样可以作到呢?那就必须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将气意压到丹田去的。如是用硬力将气意压下去,那就会弄得周身不舒服,甚至身体发生疾病,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者应当多加注意。 雅轩师在谈守窍之说时又讲: 在练功未出势之前,在做预备工作时,就要做静心的功夫。先以意将散在外面的思想,把它收拢来,使其集中在印堂间安定下来,俟其集中安定之后,又要意识自印堂徐徐下至鼻端,,到达准头间,而后又由准头顺着承浆下到心间,它在心部要多收一段时间,等到杂念摒除了,心里一点往外想的意思也没有了,完全将在外散着的思想统统收回来了,身心也舒适了。在这个时候,口中定有田液生出,身心感觉非常的畅快。有了以上这种情形之后,再将思想意识徐徐地将它放下去,到达丹田。从此就以丹田为家,思想意识在丹田里主导一切…… 从以上两段文字可以看出,对于丹田,不同的阶段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开始练拳时,只求心静体松,练体固精,练精化气。待丹田饱满不再空瘪时,功夫有些基础时,方可意守丹田。 田兆麟说:初练太极时,亦觉脐下空瘪,不知丹田为何物。三年后始觉,所谓丹田者,能蓄气,能发气,能养气,实为人身气之总机关。,若气足,则丹田充满,按之如鼓然。艺高者呼吸,每以丹田为换气之所,与普通人呼吸绝不相同。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