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查看: 3401|回复: 0

纪念我亲爱的伯父史绍文先生 / 史玉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6 11: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jpg
我亲爱的伯父史绍文先生已离开我们十年了,我们家人无不怀念和伯父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膝前受教,绕膝之乐,皆成美好回忆!迄今社会上仍对伯父口碑有加,赞誉不断,怀念至深。

我自小跟伯父学练太极拳,受益颇多。我伯父于1983年至1985年在河南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培训班学习期间,结识了在河南省武术馆当教练的太极大师陈小旺先生,陈老师悉心教授我伯父学练太极拳,结下了三十年来最为珍贵的友谊,成为挚交好友。自我向伯父学拳以来,学练架子,熟悉理论,掌握方法,进步日益明显。在习练过程中,充分感受了太极拳的无限魅力和文化底蕴,谓之:“阴阳五行,伏羲八卦,导引吐纳,刚柔相济,动如脱兔,静若处子”,其“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等跌法,粘连粘随,顺势而为等技法,信手拈来,存乎一心,完全得益于伯父的言传身教。

记得伯父六十岁生日当天,挥毫写下传家之宝:“勤俭持家,忠厚孝悌,乐善好施,攻读为本,继承传统,永保昌盛”。这对我们晚辈而言,既是希望又是鞭策,对我们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很大,我们要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回想起我1995年应征入伍以后,我经常性的向伯父致信问候,汇报我在部队的工作、生活、学习、训练等情况,特别是我1998年考上军校时,伯父伯母专程去部队为我送行,并给我500元钱以资鼓励,嘱咐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不负家人重托。随后,伯父伯母带我去伯父的老战友杨智国(时任基地参谋长,少将)家里拜访,首长也对我给予肯定,要我好好干,争取更大进步。那时伯父的工作繁忙,但每次都回信与我,每当看到亲切的笔迹,不禁热泪盈眶,品读起来如沐春风,润物无声。他的回信言词恳切,读来亲切,字字珠玑,好比家常式的谈心谈话,常沁人心脾,很受教育,我的每一次进步都倾尽了伯父的殷殷之情和谆谆之教。伯父的字写得好,每封来信我都要再三临摹和揣摩,从结构上和行笔上获得灵感,以至于长期坚持逐渐养成了练习书法的习惯。

2007年我转业回乡,安置在县土地局办公室工作,经常性与文字材料打交道,既要懂业务工作又要熟悉公文写作,我刚从部队回乡,对地方工作很陌生,很不适应,便常常去伯父那里讨经验、讨方法,那时伯父已经退休赋闲在家,便要求我每天六点准时去家,先跟着练拳,然后给我讲地方工作,在办公室服务领导,要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勤请示汇报,少说多做,要不懂就问,不要不懂装懂,把本职工作做好。在指导公文写作方面,他拿着我写的材料先是肯定然后分析用词用句,字斟句酌,不厌其烦,循循善诱,细致入微,让我听的是入脑入心,很受启发。这种情形持续月余,后来我伯母对伯父说“小兵这段时间也不来了,估计是慢慢上手了”。还记得当时为单位起草了一篇信访工作纪实,拿到伯父那里,他非常耐心的给我讲写文章的要义,犹记得给我讲“要”和“是”的用法,至今仍清晰在耳。经过伯父和我反复修改商榷定稿,这篇信访工作纪实发表在《国土资源报》上,并加了编者按:以温县信访工作为例。
1.jpg
伯父退休不退志,发挥出最美夕阳红作用,仍然担任社会团体组织领导,更是以极大的热忱担任温县太极拳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为太极拳的研究和发展,为太极拳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让太极拳走向世界作出了奠基性的重要贡献!他以忘我的姿态,执着的精神、不懈的努力倾心致力于太极拳的研究、推广和发展,从“请进来”到“走出去”,充分广泛的与全国各太极拳流派进行交流互动,广泛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太极拳史料资料,用大量的史料资料佐证温县太极拳的起源、发展、传承脉络,并撰写文章,在太极拳网站和太极拳杂志上发表,为宣传推介发展太极拳可谓呕心沥血,不辞辛劳,劳苦功高!现在,太极拳申遗成功,若伯父在天有灵,也必为欣慰!
2.jpg
伯父一生平凡而伟大,从政勤于政事,一心为民,为民谋福,为民谋利,赢得百姓好口碑。从事勉励于行,德高为范,和善亲民,夙夜在公,兢兢业业,赢得社会上的尊重。他的一生品德高尚,思想高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道德自修人称颂,功成不必在我,文章启迪后世,真正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正所谓“俯仰无愧于天地,生平足以慰平生”。
伯父是我们人生楷模,我们要向伯父学习,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侄儿敬上:史玉标于2022年10月13日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