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尝谓内家拳与太极拳同出一源,系就其性质上而论断,非仅据其形迹而妄事评论也,皮相者流,不谙拳义,如少林武当,考者以为太极拳并非内家拳,可谓不知鸟之雌雄也,今试依其禁病上比较观之,则般般可考,初非阿其所好,武断盲从者。 (一)懒散武当派拳术,重在精神之修养,头领顶劲,背竖脊柱,则全身振起,若网在纲,自无懒惰散乱之弊矣,夫懒则精神不振,怠惰偷安,百事俱废,何能习拳,习拳不运用精神,则为机械的运动,难期神化,肢体上必须相随,方有进退一致之妙,太极拳论云,姿势动作散乱时,必于腰腿求之,则整饬矣。 (二)迟缓迟则失机,缓则凝滞,十三势行功心解云,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意气需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迟缓二字在武当派拳均不能成立。 (三)歪斜太极拳经有云,不偏不倚,方向失中谓之偏,姿势失正谓之倚,故歪斜作态,内家拳禁病,正与太极拳同也。 (四)寒肩寒肩谓贫寒人单衣遇寒,两肩上耸,或一肩独高也,太极拳主立如平准,所谓两肩应如天平臂之水平,不得—上一下,又主圆肱之说,故臂有三圆,而腋下居其一,因腋圆肩自无上耸之弊也。 (五)老步老大也,步过大而呆滞也,桩步为拳术中最要部分,步法不活,则进退转侧皆非,无以辅助身手运动,譬如人骑马上运用兵械,而胯下之马,则为老骥,蹄步呆滞,不能尽随人意,乘马者,无论身段手臂如何灵敏,皆无用处矣。 (六)腆胸武术家类喜腆胸,以显武勇,在少林派外家各拳,以运肩为发力之源者尚可,若在武当内家,则运使常恃腰脊,倘腆胸,则脊椎各节,不能活动,故忌之也。 (七)直立我国拳术,较西洋体操,运动量较大,而效果较。着者,以西洋体操多直立式,全身筋肉未极端紧张,双腿蹲屈,则全身运动量綦增,无论何种拳术,腿部均不宜直立,在内家拳、太极拳,尤为重要,经云,不得机势则身散乱必于腰腿求之是也。 (八)软腿指腿弯处软而无力也,经云拳之运用,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方能上达身手,此处若软,则力无由上述矣。 (九)脱肘脱者亦言臂弯无力俨若脱节也,上肢肘处等于下肢之膝,腿弯软则下肢无力,臂。弯脱则上肢力难到手。 (十)截拳截者不通也,言腕处不直也,肩、肘、腕为上肢三关节,故肩忌寒、耸,肘忌软、脱,腕忌扭、截也。 (十一)扭臀太极拳尚腰劲,故当以腰为下肢之主宰,而运动全身,扭臀则臀活,而腰失其作用矣。 (十二)曲腰曲腰则腰不能直竖,必俯身前探,可生三种弊病;1.腰不能左右旋转;2.身既前俯,眼即下视,倘欲平视,必须仰头而项折矣;3,并失顶劲,经云,气为旗,腰为纛,又会练太极拳须含胸拔背,故知二者禁病相同也。 (十三)开门捉影谓不见人而捉影,所谓望风捕影失之轻躁也,经云轻灵活泼求懂劲,又云蓄而后发,发必中的,万勿轻于一掷也,即遇敌接手时,亦须妥为审慎,勿怠勿慌,决不可张皇失措,至贻轻率之讥。 (十四)双手齐出少林派岳氏拳虽以双推手为个中秘诀,然其运用时.双手亦各有工作,太极拳最忌双重,一则恐劲滞,一则恐无救应也,人之两拳,在应敌时,譬如派兵卒,一为前锋以试敌,一为后备资救应,虚实相生,左右互援,庶可立于不败之地,若双手齐出,则进退无从,攻守不分,经云,阴阳既济无疾病可徵,太极拳与内家拳之出手,用意正是相同也。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