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让推手比赛有“太极味儿”

2009-3-19 10:15|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3720| 评论: 0

 

   太极推手历史悠久,深受太极拳爱好者喜爱,从1979年开始,国家组织推手和散打比赛,二十多年来散打逐渐走上正轨,而且越办越红火。而全国性的推手比赛却早已停止举办,虽然部分省市一级的太极推手比赛仍有举行,但比赛的效果和水平备受争议和指责。许多人在观看现在的太极推手比赛后连连摇头,因为推手比赛运动员的表现与大家熟悉的太极拳推手和技击理念相去甚远。
    现在的太极推手比赛有的顶牛像“相扑”,有的放开了搂抱和脚绊,推手变得和摔跤无异,变成了“太极跤”。比赛时经常出现一开始就迫不及待的“顶牛”现象,特别是当水平相当的时候,谁不抢先“顶牛”谁吃亏,顶起牛来,谁力小谁吃亏。因为在自身桩功和推手水平不很高的情况下不顶牛,很快就会出圈失分。这样的比赛即无法体现真正高超的的太极拳推手技艺,也失去了应有的观赏性。
    出现以上现象,究其原因,除了运动员的水平不高以外,比赛规则的导引,是一个重要原因。按现行规则,将对手推出圈即可得分。虽然从推手规则的本意上看,是鼓励运动员运用“太极八法”来取胜的,但参加比赛的选手,在对抗比赛中运用太极八法而获得高分取胜实属不易,于是将对手“推”出圈就成为运动员的主要得分手段了。
    长期以来改进太极推手比赛规则的呼声很高,但始终没有出现很好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笔者认为太极推手既然是比赛,当然要分出输赢,要有得分和失分,要有个场地界限,但现行的太极推手比赛规则规定“出圈即失分”,这一规定就从客观上鼓励7“顶牛”的发生。要避免“顶牛”现象的发生,就应改变“出圈即失分”的简单判罚方法。
    我对太极拳推手比赛规则具体修改建议是在原有规则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在6米圈内增加一个与之同心圆的3米圈”,以期实现或大大缓解“顶牛”的发生。
    增加3米圈后。规则中失分和得分的规定亦应做相应调整:
    l、得分规定运动员使用各种技法得分的有效区域为3米圈内,需至少一人在3米圈内时双方实施技法,双方均可得分。
    2、满足上述规定情况下,一人实施技法过程中双方出3米圈,使得任何一方构成技术得分条件的,则仍可得分。
    3、将原得分规定“使对方出圈者得1分(踩线即为出圈)”,改为“使对方出6米圈者得2分(踩线即为出圈)”。任何一方将对方从3米圈内推
至出6米圈外,则说明双方水平的差距比较大。
    4、原规定“双方先后出圈,后出圈者得1分”的规定。改为“双方先后出6米圈,后出圈者得1分”。其实按上述增加3米圈实行新规则后,此类情况已很难出现,亦可删除此条规定。
    5、原规则的不得分规定中“双方同时出圈或倒地”。改为“双方同时或先后出3米圈或同时倒地”时不得分,踩线视为出圈。出现此类情况时裁判员即停止比赛,待双方回到三米圈内后重新继续比赛。

[page]


    这样改动后的好处是:
    原规则修改较少,比赛场地仅增加施画3米圈。除上述得分和不得分的修改外,原规则中的其他各项得分、失分、不得分、犯规规定均可沿
用。
    运动员使用各种技法得分的有效区域改为3米圈内,即便发生项牛现象,其最长顶牛距离限制在3米以内。双方顶牛出(3米)圈后即停止,均
不得分。从而客观上不鼓励顶牛,减少了顶牛的时间和机会。减少了仅评蛮力推搡将对方顶出圈即可得分的情况,即便顶牛也很难得分。
    修改后的规则,鼓励运动员比赛时在较小的区域内更多地运用太极八法,遵循不丢不顶、不扁不抗、粘连粘随、随曲就伸、刚柔相济的太极推手原则和技巧。使得太极推手比赛和训练,以及太极拳爱好者平时的推手练习相一致。将有利于促进提高运动员和全体太极拳爱好者的推手水平,使推手比赛更有看头,大大提高太极拳推手比赛的观赏性,使太极推手比赛成为名副其实的”太极拳推手比赛”。使得太极拳推手比赛更有“太极味儿”。
    以上太极拳推手比赛规则修改建议,是本人遵循太极拳推手理论,贴近太极爱好者推手练习的特点,参照原推手比赛规则,本着尽量少地对原规则修改,同时尽量避免比赛中出现顶牛现象为原则,而向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议,仅供参考。(作者简介:刘铜.1958年生人,曾习练少林拳、通背拳、中国式摔跤、陈式太极拳。现为《博武国际武术网》副总裁、北京华城武术社副社长、北京陈式太极拳传人,中国武术六段。)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