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反思: 国忠随师五年,在恩师归道山次日,即申请成立中华国术会.神龙太极国术馆(后称武道馆)。 1.愿先师之道不孤,恩师晚年常以「货卖识家」勉励国忠。 2.昔追随先师学艺习道者众多,唯以生死关切入先师拳艺者颇少,若再以古人弟子服侍师傅之赤诚者更少。 3.先师门下,在先师晚年,同门之间,早已或多或少面和心不和。 4.那年代,国内武林对先师评誉均两极化,先师虽以平常心勉励国忠说「货卖识家」唯国忠心中难平。 5. 先师门下众多有才识之士,唯大多数各为自己奔波,真正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舍命投入,学艺习道者几许。国忠很难启口,要不然,先师不会时对国忠叹息说:「学生找好老师很难,但老师找好学生更难。有人是见面老师,有人是年节老师,有的是来找秘籍寻宝,能为健康就难得了!身体好了就跑了……」恩师勉我:「书读好,功夫练好,空谷幽兰自然香。」国忠奉为圣旨,终身如一日。
(二) 回思: 先祖父遗训「文人不卖字,武人不卖艺」国忠虽成立武道馆,只作义务半传道,公退后仍以经营餐厅为职业。 1.运好,经友人介绍去日本一趟,被新闻界报导,一下子成为新闻宠儿,各大报均大幅刊登国忠与日本同道交流事迹。一时间,各地同学竞先报名参加太极拳,不到一星期,竟然超过一千一百多位。可惜国忠军退后,早已视虚名如粪土,不然申请或许可以例入世界金氏记录。 2.此后,义务班、基础班、基本班、初级教练班……场地没有租房子收场地费。慢慢地,演变成国忠教太极拳为职业。 3. 开始时,在台北幸安市场.地下室礼堂办说明,竟将只容纳六百人场地挤瀑,连门外走廊也挤满,盛况空前,这种热情深深打动国忠。我规划了六个大班,台北新公园两个班、国父纪念馆、公馆民族国中、板桥致理商专、北投公园,晚上城中延平郡王庙三个大班,这班就有350多同学。军人天性,不做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先师遗命说:「为师者之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若为师者不尽责,等于庸医误人性命,死后要打入十九层地岳。」于是放弃餐厅,改教太极拳为生涯。命运转折,造物弄人,国忠背了祖父遗训。托恩师之福,苍天见怜,国忠竟在教太极拳这片土地上,创出另一片天。 4.1980 年去新加坡,马来西亚交流联谊,1981年只身去美加打天下,1984年回台,同年到吉隆坡中华大会堂正式开班,1986年又到印度尼西亚结缘,接着又在澳洲耕耘。一直下来游走美、新、马、印、澳,套句小儿玉成的怨言,每次我回家,连椅子都没有坐热,我又搭飞机走了! 5. 有心栽花花不发是狮城,目前仍留在一起的同学自嘲说,大家都中了太极拳癌症。马来西亚托王品棠博士极力推荐,和各地教练同学的热心和信赖,使我无心插柳柳成荫。东马古晋原是我最不愿触及的地方,结果又变成非去踩虎穴不可。日本原本就是程咬金三把斧,自是例外,虽然文蒂女同学也替我开了班,教了近百人。到澳洲是遭同门设计,隔海告状,因祸得福,非但开班,而且也移民成了澳洲公民。美国是自己借路走,军人有句名言「最远的路就是最近的路」在国内无背景,无财力,加上实话实说不知包装,传道宏业只有借路走。加拿大是露水之缘,目前靠德钦同学在苦撑。 6. 国际神龙太极学术嘉会,第一届1988年在马来西亚.福隆港山上揭开序幕,每两年由各国轮办,到2001年刚好办了七届一轮。第八届原计划在美国,他们都已租好场地,可惜911恐怖攻击打消了一切。山庄成立道场完成启用后,各国同学倡议,改为订定每年三月第一个周末为<国际神龙日>大家齐会山庄交流共习拳艺。 [page] (三) 省思: 先师生前常说「吃小亏占小便宜,吃大亏占大便宜」在太极拳应用「舍己从人」我获益颇多,唯在处世还是模糊。踏入太极拳整整卅八年,风风雨雨、起起落落、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因因果果……到今日古稀暮年,实在很难说谁对谁错,谁吃亏谁便宜。佛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佛佗虔诚者是怕因不怕果,国忠省思,因走了!果也走了!五味杂陈也忘了!现在三梦已圆,在传统太极拳我已无求,。加上子女成才,人人比我更有出息,为人父之责早已卸了。先师在美国倡荣公三乐,自誉时中拳社为快乐堂,国忠这几年很知足心安,正是生活在快乐堂中。 (四) 回思: 先师说「心和气相守于丹田」又说「神帅气,神和气相照于丹田」丹田方寸能照必须水不扬波,坤腹水清,气定神闲,无风无浪,万物静观,悠闲自得。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虚极必清,静笃必宁。近年我心在宁和清中,长相斯守下,一丝细细回思,就在我心底流出。
1.重心前后移动时,膝弯如有丝毫撑蹬,腰胯必死锁。补救之道,在身体前后移动时,务必保持平移不起伏。 2.劲不整,病在肘,肘不可自己曲伸,一有曲伸劲必断。补救之道,枢纽在夹脊,夹脊不动,肘不自变;夹脊动,肘要随夹脊旋而变前变后,肘绝对要被动,由夹脊运而后动。 3. 拳艺不进步,其病在思路;思路不开窍,其病在不读书。为何不读书?一是不懂,一是读来苦燥无味,两者之病,除是自己成长习惯难改外,是读书不求甚解,不知先从懂的地方着手。不懂不解又涉及不耻下问之法,不敢不愿去问,除心里有自满外,还有面子问题。所以要想自己拳艺进步,必先撕破自己面子,能不耻下问,锲而不舍求懂求解,能懂能解,读书兴趣就会与日俱增。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心属太极拳,何怕拳艺不进步,读书无兴趣。 4.学习传统太极拳易,改变自己平常不合拳理原则的习惯很难。破解之法,要在下意识中找个小动作,无事就练,一分半分钟都可以。只要心在,次数不拘,就不会傻练死练。 5.以心行气(炁)以气运身,肢体由先运气而后动作,这是高难度的改变与对气的认知。宜在自己细小动作上多着手,多啄磨,从一根指头的动作求起。不可粗枝大叶,如一开始就一头钻进去,很难有真正体会。 6. 内炼功夫是传统太极拳很大难题,的确有时往往反而害人空欢喜。初学或略有基础者最好不要去问气在那里?自己有没有气?气有何感觉?炼了有什么体会?气往往害人匪浅。补救之道,相信它,不理它,依理如法去炼它,不去问它。找到明师,诚心诚意追随他,久而会得来全不费功夫;否则三十年后,看山还是山。 7. 初学者读我着《太极拳道几》即够,欲进一步,再读我其它著作。若练出问题,看我着《脚印下心历》若有所得,想再向深处,希再读先师全部著作。这尚不足,最好多读老祖先留下来线装书,久久就会明白三丰祖师为何第一句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等等。拳经歌诀,源头真正了解,拳艺开悟即会提早来临,自渡功夫自然会给你提早突破瓶颈。 8.盘架、内功、推手、剑法、用劲……中脉务须在虚灵中活起来。肢体在动作中要自然有层层横向套动,大圈圈套小圈圈,小圈圈套内圈圈,套到中心即为中脉。中脉精微一旦掌握,脉冲、栽接、达节冲关、气遍周身、敛气入骨、气在骨中行,都成为自然而然。
(五) 忧思: 今天太极拳甚至整个华人功夫圈,若纯以推广发展的确使人兴奋,若以传统源头,有心传道者,就有一份忧思。现况: 有表面, 没里子。 有富师, 没明师。 有拳形, 没法度。 有认识, 没知识。 有口诀, 没方法。 有身练, 没心练。 有美感, 没实用。 有群众, 没…… 有教学, 没传承。
忧是如学草书、行草、狂草、自己草,草书是写得漂亮美丽,但大家都不认识。昔于右任先生倡标准草书,就是匡正时尚之风。惜今日太极拳尚无如于右任先生,岂不忧呼! [page] 附:武术功夫分类 (一)打: (二)拿:分筋、错骨、闭气。(有形拿、意拿之分) (三)摔:各派用字不同,如:抓、拈、抱、套、穿……搓、蹬、勾、绞、剪……过肩、穿裆、外割、内割、过腰、臀、背、抱脚、沾衣 (四)踼:踼、踹、踩、擦、压、摆、旋、蹬、飞、套、扣、勾、剪、绞……二起腿、李三脚、旋风腿。脚刀、脚跟……。 内修:一般武术求稳、忍、狠、耐力、速度、重量、准确、技巧。而传统太极拳亦相反,松、不用力、慢、舍己,讲仁、慈、义。 附:于右任先生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惟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上兮 望我家乡 家乡不可见兮 不能相望
山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