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黄伟农打拳是一种享受。看他招式松而快,甩肩行肘,动作如游龙戏水,一旦触及身旁,则闻风声啸起,发劲如千斤之力,由内而外,如弹簧般瞬间而发。用他自己话说,全身肌肉放松,才能把劲运到点上,打一套拳就要想着每一招都能发挥到极。
看黄伟农授拳,更是一种享受。如岩鹰拳起手式,右手挥臂斜砍对手颈部,要用到裹、砍、挑、叉四种用劲的变化,为什么呢?裹就是用肘部招架对手的拳头,然后伸臂砍对手颈动脉,对手必然后退,这时候,就要用指尖继续用劲,挑对手的下巴,再继续用劲,猛叉对手咽喉。一个普通招式的四种变化,黄伟农能讲出种种原理,直让人听得血脉贲张。对他这种毫无保留的授拳模式,黄伟农解释,只有掌握拳理,才能打出每一招的种种变化,不然,就是花架子了。
黄伟农今年46岁,却已有40年的练武历史,他6岁师从金华有名的老拳师鲍樟喜练习盘龙棍、短棍等,12岁时,跟随市区西华寺尼姑阿英师傅学习少林系列。20岁又拜上海武术名家赵桂恒老师练习太极系列,待到技艺大成后,又到四川拜一百岁老拳师学习武当、通臂系列。黄伟农先后拜访了9位拳师,掌握了少林、武当、通臂、太极等80多套拳路。
据说,黄伟农拜西华寺尼姑为师还有个小故事。他说,阿英师傅的武术只能用深不可测来形容,当初他想拜师,但阿英师傅看他太顽皮,不愿收他为徒,已经读小学的黄伟农就每天放学后拿着一把弹弓,打西华寺门口树上的鸟儿,阿英师傅一边喊着“不能杀生,不能杀生”,一边却依然不肯教他,一连数天如此,最后,阿英师傅拗不过黄伟农,答应收他为徒,但必须在每日凌晨1~3点钟内教他。在父母的督促下,黄伟农凭着对武术的执著追求,不管多累,每天从不间断地到西华寺练武,使得阿英师傅少林天罡劈水扇、莲花夺命扦等20多套拳路得以传承下来。
练武之人崇武尚德。有一天,黄伟农在一广场晨练,一位老人走到黄伟农身边说,他在金华钱包失窃,希望黄伟农能帮他买张火车票送他回去,黄伟农二话不说就倾囊相助。几个月后,这位老人再次来金,不但送还了钱,还送给黄伟农一套少林太极(柔术)。
黄伟农遍访名师,勤学苦练,武术日益精进,在金华武坛享有很高的声望,吸引了周边省市的众多武术爱好者,他从19岁开始授徒,其正式弟子至今已达500多人。他常对他的学生说:“多知多懂,一通百通,技艺虽不同,而其理则一致。”他授徒从不厌其烦,每一招拳式的内在含义和技击作用,他都要从各个方面详尽地讲解。他说,中国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他希望能像老一辈武术名家一样,将其继承和发扬下去。
黄伟农还是特级涉外传统武术教练、国家一级体育指导员、金华市杨式太极拳推手研究会会长,曾多次在国际武术大赛上获得冠军,今年2月份,他又携涉外武术一级教练、金华卫星宾馆总经理金妙倩等6名弟子,在香港国际武术大赛上拿回了20枚金牌和1枚银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