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练拳的体会,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检查,供练拳者参考。 一、是否心静体松 练拳时如心不静,浑身有僵劲充满经络.则气血停滞,久而久之则导致周身血气不畅。所以练拳时要排除杂念,心静体松,使意识进入舒适、宁静的境界。 二、是否以意引气 气即内气。古人云“意为气头,气随意行”,如不能集中精力,按照以意行气的过程去练,肌肉、关节就不能放松,对内脏就不利。练拳时要以意引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长期习练即可化僵为柔.积柔成刚。 三、是否含胸拔背 在练拳的过程中.如果躬背缩腰,胸挺出,气就会拥到胸.上重下轻.脚跟易浮起。所以.胸要内含,气会贴于背.含胸自然能拔背,力由脊发,势不.可当,所向无敌。 四、是否沉肩坠肘 在练拳的过程中,如两肩端起.肘不沉,气就上浮,全身就不得力。如能沉肩松肘.肘往下坠.气就自然沉下来.周身气血运行就顺畅。 五、是否虚实分明 虚步,以能随意起落为度。实步.腿重而不伸直。如虚实不分,迈步重滞、双重、砸地,自然站立不稳.容易被人牵动。能分虚实.步伐才能轻灵稳健,所谓“迈步如猫行.落地如棉花”。 六,是否上下相随 练拳时如手、脚、腿身法配合不当,动作就不协调,没有神韵,拳论云“其跟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节节贯通.周身完整一气”。做到协调一致也就做到了上下相随。 七、是否连绵不断 练拳时如有断劲,有拙力,气就不能循经运行,气血难通。太极拳运劲如抽丝,似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圆活自由.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八、是否眼随手转 古人云。”人活精、气、神”。练拳时如眼盯住一点不动,或东张西望,就会丢神,没有气质。所以练拳时要求手眼相随。在运作变化过程中.两眼要随手的动作,到动作完成时则要注视定式的方向,也就是要做到“手到、眼到.眼到、手到,眼领手到”.这样,才能把练拳者的精、气、神反映出来。眼法是太极拳的重要功法之~,千万不可忽视。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随时检查自己的基本技术水平。是满足练拳的需要,也是练拳者练好拳的重要环节。例如,桩功练得怎么样?独立步与平衡动作能否站稳?脚下能否落地生根等。基本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套路演练的质量。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不可偏废。 除以上各点外,还要检查自己在拳理拳法学习上的情况。“学拳先明理,理通法自精”。太极拳理论是多少代先辈大师从数百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们要以现代人的思维,去粗取精,用来指导我们的太极拳实践。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