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术推手习练过程中,一般先从单个技术动作练起,如定步单手或双手的平圆、立圆推手;里侧或外侧的顺、逆圆推腿等练法;然后进入几个动作组合的定步或活步推手等训练,当循序渐进地掌握最基本技术有一定基础后,随着水平的提高,就可以进行几十个、上百个拳势招法组合的活步推手套路练习。 推手套路练习属于程式化推手中的高级阶段,通过训练不仅提高体能、帮助自己记忆大量的交手技法、双方相互帮助提高实战技能,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是能够认识交手技能招势之间转化、衔接的规律,逐步提高一势连三势、随机应变的能力,为下一阶段的活步散推手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个对练套路是武林前辈经过实践检验而传承下来的心血结晶,我们在习练武术推手过程中深切地体验到,其能帮助提高技击能力、增长功夫、演练中愉悦健康身心的效能。为了让更多的拳友能够学习掌握,现将具体练法图解介绍如下,由于双方动作是连续不断的运动,图片显示的是某一瞬间的空间形态,谨请读者参悟。 互行抱拳礼

甲乙两人面向并步站立,身体保持自然、放松、中正。两人距离约2米,互行抱拳礼(图1)。未习武先明礼、先明德,交手训练时先行抱拳礼既是尊重对方又是庄重承诺严守武德,潜移默化修养心性、完善人格,以礼始、以礼终,武术交手训练不可或缺,以互不伤害对方的练功方式提高交手技法,拳技乃诡道,武德是圣道,以圣道统制诡道是中华武术的传统。 1、预备势 礼毕,甲乙两人双臂自然下垂,相互注视对方肩部,进入推手套路练习预备阶段(图2)。图中深色衣服者为甲方,浅色衣服者为乙方。甲乙双方各右转身90°,背向而立(图3)。 2、起势 甲乙双方同时抬手起势(图4),屈膝下蹲,重心移在右腿上,左脚掌虚点地,左手下,右手上,掌心相对环抱(图5),左脚向身体左前方(即对手方向)上步,同时左手臂随腰左转、随上步前伸,右掌心向下,自然垂放胯旁,双方成左弓步相对,目视对方(图6)。 3、甲转身上步右反臂拳击乙头 甲身体后坐重心落于右腿,左脚微提、脚尖外摆踏实,重心再落于左腿,左转腰上右脚跟步,双手经过右手下、左手上、掌心相对环抱动作,右手变拳,右转腰右臂从下方向右上方摆动,随上步用拳背(也可反掌)击乙头部,由虚步经过马步落成右弓步,左手按于腰间(图7)。 4、乙换步右小臂击甲后肘部 乙同时身体后坐重心落于右腿,左脚提起脚尖外摆落于右脚前,重心放在左腿,左转腰右脚掌虚点地,以右手下、左手上、双手掌心相对环抱的动作防守,在甲上步右反臂拳击头将到未到之机,上右步出右手从下方斜向上,用小臂截击对方后肘关节(图7),(也可以用上穿、滚、架之柔劲,旋臂将对方发出。)由半马步渐成右弓步,左手按于胯旁(图8)。
5、甲左掳上步右中平拳击胸口 甲为了防止对方击伤自己肘关节,在乙小臂挨住自己肘(或衣服)时,随对方速度重心后移、左转腰引化,使乙落空;同时左脚跟上半步,左手从右臂下穿出,顺势掳住乙小臂或手腕(图8);右转腰,抽回右臂,右脚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变拳前冲,击乙胸或腹部(图9)。 6、乙右手拨换身绕步左托肘靠 乙左脚向左后方撤步,随对方冲拳速度重心后移,右脚成虚步,化解来拳(图9);右手从对方虎口处旋转脱出,反手由上拨甲右臂肘关节,向右转腰右脚提起、落在对方前脚外侧(图10),上左脚到对方后脚后侧,左手虎口卡住对方右大臂下部,右脚瞪地,左手向上再向前方呈弧形上托左靠(图11)。 7、甲脱袖左掳腕右拳掼头 甲为了避免被对方拔根掀起摔倒,不顶不抗随劲而走,根据对方来力和步子大小,左脚活步后撤,右脚随成虚步(图11);左手从甲臂与自己胸前、右腋下穿出,抓住乙左手腕向后掳(图12);右脚提起落在乙身后,同时右手抽出,右掼拳击打对方后脑(图13)。 8、乙撤步右捋 乙随对方冲拳速度重心后移,转腰左手翻腕,掳住甲左手腕回带,左肘、臂要起到防护自己头部的作用(图13),乙左脚向后方回撤、左手回带,右手顺势扶按甲左臂肘关节,右脚瞪地,随左转腰身体下沉,右手下压,左手掳甲手腕至左腰间,右手按甲肘关节部到腹前,步型落成左弓步下捋(图14)。 9、甲垫步上步左挤 甲为了防止被乙捋倒,全身放松不与其对拉,随着对方力量和方向在运动中调整重心(图14);对方用力捋时,根据捋的劲力长短距离,两脚随机上步(或垫步),右脚落步的位置在对方面前较为有利,上左步到乙的裆部中路、脚的后方夺其位,左小臂平行于胸前,右手掌心按于左手腕处,随左转腰右脚瞪地,左腿弓步前挤(图15)。 10、乙退步按推 乙随对方挤势往己怀内引,左脚向后撤步重心后移,右脚活步后跟,左手虎口卡在甲左手腕关节处,右手虎口卡在甲肘关节上(图15);当对方挤到头时,双手松沉下按使来力落空(图16),当甲方感到重心前倾开始回撤时,顺对方回力由下向上呈弧形推出,步型成弓步(图17)。 [page] 11、甲左横移插手绕右步上左步按推 甲顺化乙方推按,右脚活步后退(图17),左脚向左前方上步闪身,同时左臂粘黏连随乙方双手后引,自已的右手从乙左臂上方向右臂下穿(图18),右脚向左绕上步,同时右手从乙右臂下穿过,翻腕掳住乙右手腕,左手掌心对准乙右肘尖部(图19),左脚上步,右脚瞪地,双手推按,成弓步(图20)。 12、乙顺分手双拳掼头 乙随甲的推力,后脚撤引,前脚活步后退(图19),左手从甲方右手腕下方向上穿出回带,右手在肘尖引领同时,从甲方左手臂内侧向上穿出回带,两掌心斜向上(图20),将甲方推力引尽时,双手小臂外旋,将甲方双臂向两侧分开,略宽于肩,右脚上成弓步,双手变拳内旋里合,击打甲太阳穴(图21)。 13、甲退步双按分腕上右步中拳击胸 甲后脚先退,前脚活步随撤,后退的同时,己双手腕搭在乙双臂外侧上向后滑动,头部撤出乙拳的打击距离(图21),乙的攻击将到极点时,双手松沉下按外分腕,转腰上右脚,落在乙的中路,右手变拳,随转腰弓步右冲拳,击打对方胸腹部(图22)。
14、乙转腰闪化上右步直列 乙随着对方的上步,左脚向左后方略退,右脚撤成虚步,右转腰,闪开来拳(图22)。随着甲的冲拳,乙左手扶在甲臂肘关节外侧,右手扶在甲臂里侧下滑到腕部(图23),右脚踮起从甲右脚外侧上步,右手臂从甲肩上脖根处前伸直列,用力方向在前下方,全身放松、下沉成右弓步(图24)。 15、甲撤步右架左挑换步右推掌 甲随乙的上步重心后移,同时右臂在乙臂下略架后滑(图24),右脚后撤,换左小臂从乙腋下穿进上抬,右转腰,右脚踏实(图25),右手收于腰间,右脚瞪地, 左脚上步,随左转腰左臂向上向外呈弧形滚架乙方右臂,右掌前推,掌根击打乙胸腹部(图26)。 16、乙左臂滚压上架右手砍肋 乙随对方推掌后脚活步后退卸化(图26),右脚回撤,含胸右转腰, 同时左小臂搭在甲右小臂上,随转腰沾起甲右小臂(图27),向上方架住甲左臂,左手掳住甲左腕部,左臂继续向上弧形滚架,破坏甲的平衡、稳定,暴露出软肋,右手回抽(图28),左脚上半步,右脚瞪地,右手变掌随转腰砍甲左肋,步型成左弓步(图29)。 17、甲后坐身右抓腕左下掳左弹腿 甲随乙的上步砍肋后脚活步后退,重心落于后脚,右手从左臂下掳乙左手腕回带,左手从乙虎口处旋拧脱出,随左转腰下掳乙右手腕(图29),起左脚弹踢甲裆或腹部(图30)。 18、乙左右手翻腕下采甲双腕 乙双手从外侧翻腕,分别掳住甲左右手腕,当对方左脚抬起尚未踢到时(图30),前脚点地,后脚略抬起向身后落地,身体下沉,同时双手握腕下采,使对方脚中途落地(图31)。
19、甲二次左弹腿 甲被采脚落地时随势下沉卸去采劲(图31),再次起左脚弹踢甲裆或腹部(图32)。 20、乙右手下插拨接上步左挤 乙右手抓着甲左腕往甲腿中路下插,向右前方外拨开对方左腿关节,保护被踢部位(图32),右脚向右前方上步,左手引领甲右臂贴于胸前(图33),左脚随转腰上步插入甲腿中间,右手掌按于左手腕,右脚瞪地,左弓步前挤(图34)。 21、甲撤步转身右撅臂 甲随挤劲左脚后撤(图34),左手落在乙左手腕处,左转身90度,使挤劲落空,同时左手掳乙左手腕,右前臂压在乙方左臂肘关节处,再向左转腰,身体下沉,右脚蹬地,成左弓步右撅臂(图35)。 22、乙垫步转身脱袖右外摆腿击肋 乙被撅臂时全身放松、舍己从人不抗劲,随对方速度、力量的大小,上右步(或踮步),使左臂化解甲撅臂的攻击(图36),回转身,右手从左臂下穿出,掳住甲右手腕(图37),再以左脚上步(以右脚能攻击到甲有效部位为宜)踏实为支撑轴(图38),右脚飞起外摆踢向甲的右肋部(图39)。
23、甲脱手上架反掳转身右抄腿 甲在乙起脚外摆踢时,随他臂上的拽劲,左脚上步,落在乙支撑脚附近偏后的地方踏实,右脚活步跟上,随乙方的摆力而缓冲,通过距离调整而化解(图39),在动步的同时,左手从右臂下抓掳住乙右腕外推,当乙方右脚踢起后,右手由胸前下抄脚后跟部(图40)。 24、乙抽腿脱袖掳腕左外摆腿击肋 乙右脚随甲抄腿之势由上摘腿落下(图40),向甲身侧后上步踏实,同时左手从右臂下穿出,掳住对方左手腕(图41),左腿起脚外摆击肋(图42)。 25、甲脱手上架反掳转身左抄腿右蹬脚 甲顺乙左腿外摆方向转身,上右步缓冲化解,同时右手从左臂下掳抓乙左手腕,右脚落在乙方支撑脚偏后位置,左手由胸前下抄脚后跟部(图43),乙方摘腿后重心移到左脚(图44),起右腿蹬踏乙胸腹部(图45)。 26、乙抽腿掳手撤步下采 乙左脚随甲抄腿之势由上摘腿落下(图43),右手从左臂下穿出,掳住甲方右手腕,左手扶在自己右手腕上(图44),当对方起脚时,左转腰左脚撤步(图45),在甲脚蹬到之前,两臂随身体松沉下采,步型成半马步(图46)。
27、甲上步跟进化解 甲随乙下采的劲力上步跟进化解(图46)。 28、乙左推臂上右马步肩撞靠 乙右手抓握甲右手略往左分,诱使对方胸部暴露出空当,后脚蹬地、前脚上步,用肩撞击对方胸部(图47)。 29、甲撤步右绕上步右掳腕左分臂背靠 甲随乙方肩撞之势前脚蹬地,后脚退步化解(图48),右手翻腕掳住乙右手腕,左脚踏实右转腰,右脚提起,落在乙右脚外侧(图49),左脚向乙方身后上步(争取能控制乙方左脚),左臂从乙臂下穿出,并用肩背贴住乙腋肋部,左臂随转腰贴紧乙胸部外分臂背靠,步型成左弓步(图50)。 30、乙右手回带左勾手背掸 乙左手外推甲方左手腕部,向右转身90°时右脚点地回撤,右手抽回推按甲左臂肘部(图51),继续向右转身90°,右脚踏实,换出的左手变勾手,用勾背向前撩掸甲裆、腹、胸部,右手回置于腰间,呈半马步(图52)。 31、甲拗步右臂格压上步左掳腕右分臂背靠 甲左脚尖外摆下蹲,右脚随着上半步,右臂手腕搭在乙左臂上,向左转腰,右臂随转腰向左侧格压滚搓乙左臂产生位移,左手掳乙左腕(图52),右手从乙左臂下穿出(图53),右肩背贴在乙左腋肋部,右臂随右转腰贴紧乙胸部分臂背靠,步型成右弓步(图54)。
32、乙右掳左拳掼头 乙右手外推甲方右手腕并掳住(图54),后脚活步略退,左转身90°,同时左脚点地撤出、左手回抽(图55),左脚上步落在甲前腿外侧,左手外摆变拳,掼击对方头部,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图56)。 33、甲左掳右反背拳打面 甲身体随乙掼击的速度后移重心(图56),右手回带,左手从右臂下穿出掳住乙右腕,右手脱出变拳,顺势以肘关节为轴呈弧线反背拳击打乙面部,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图57)。 34、乙左压上左步右扇脸 乙在甲击到之前身体左闪进,躲开来拳(图57),左拳顺势变掌,顺甲臂反背拳的方向,搬滑破解后继续向下向左压拨(图58),右脚蹬地,右手变掌随转腰斜向上扇甲左脸部,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图59)。 35、甲撤右步左托肘化解 甲随乙扇击速度重心后移(图59),右脚根略抬起撤步,左手托在乙肘部,顺扇击方向呈弧线拨动,略改变乙臂的运动轨迹,化解进攻(图60)。 [page] 36、乙上右步左扇脸 乙右臂被甲拨到左侧过程中,也利用接触点弧线引化(图60),同时右脚上步封对方左脚,挥左臂随转腰斜向上扇甲右脸部(图61)。 37、甲撤左步右托肘化解 甲随乙扇击速度重心后移,左脚根略抬起撤步,右手托在乙肘部,顺扇击方向呈弧线拨动,略改变乙臂的运动轨迹,化解进攻(图61)。 38、乙上左步右扇脸 乙左臂被甲拨到右侧过程中,再利用接触点弧线引化(图61),右脚蹬地,左脚上步封对方右脚,右手变掌随转腰斜向上扇甲左脸部,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图62)。 39、甲托肘化解上步右扑面掌 甲随乙扇击速度重心后移(图62),右脚根略抬起撤步,左手托在乙肘部,顺扇击方向呈弧线拨按在乙身上,左脚上步,右脚跟进,贴近对方,同时右手变掌扑向对方脸部,或用掌指戳向乙眼眶(图63)。 40、乙撤步十字手架掌 乙在甲掌指戳来之际前脚活步后退(图63),双手以交叉十字手架起甲方右手腕部,略高于头(图64)。 41、甲右蹬脚 甲右手被架时乙的中部空虚,趁此机会抬右脚前蹬,攻击乙心口部(图65)。 42、乙撤步掳腕双手下采 乙在甲方抬脚时,右手翻腕掳甲右手腕,左手翻掌按在右手腕上助力,左脚回撤,身体下沉,两臂放松向下抖采,步型成半马步(图66)。 43、甲上步跟进换步右架左推掌 甲随乙的采劲落步跟进,活步调整自己和乙方的距离,并落在乙右腿内侧(图66),随即右脚活步、右手带起乙右臂,翻手掳住乙方右手腕架在额前(图67),左脚上步到乙身后合适位置,前四后六,左手立掌贴在乙右肋部,右脚蹬地、双手同时向前推出,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图68)。
44、乙转腰右抓腕左推肘卸肩 乙适机右脚略点地重心后坐,运用身体右转腰卸化推力,在身体右转的同时,右肘贴肋向后挂开甲左立掌,右手翻腕掳甲右腕回带(图69),左手扶按于甲的右肘部,双手协调配合合力拿住甲右臂,左脚蹬地发力,两脚前上半步向上摘卸其肩关节(图70)。 45、甲转肩化解格拨右臂 甲不顶不抗、放松右臂肘关节和肩关节,随对方的力转肩和右转身消化其力(图70),右手翻腕掳乙腕回带,左小臂直立向右侧格拨滚撅乙右臂(图71)。 46、乙脱袖掳腕右冲拳击肋 乙随甲力身体左转,左手从右臂下穿出,掳甲左小臂向左上牵拉,使甲左肋出现空裆(图72),右手回抽握拳击打甲左肋(图73)。 47、甲转腰左肘手拨右中拳击腹 甲重心后移,左脚活步回收,同时左小臂垂肘于腰间,随着身体右转,小臂向下向右呈立圆弧形回带,拨开乙方右拳(图74),右臂随转腰蓄力,右脚蹬地,右冲拳击打乙方腹部,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图75)。
48、乙右掳左掐脖 乙根据甲冲拳击打速度,右脚点地略撤、身体重心后移(图75),顺势右转腰闪躲开来拳,右手顺甲左臂下滑落在甲右臂上抓掳右腕,也可略向外改变来拳方向(图76),同时重心前移,左手前伸戳击,或张开虎口掐甲喉部(图77)。 49、甲双分手抱肘上步发放 甲前脚点地重心后移,消化乙方前掐之势,右手回带(图77),双手从乙方双臂内向外旋拧(图78),把乙方手掌引至腹部,用小腹抵紧,双手握抱固定对方双臂(图79),左脚上步落在乙两腿中路(图80),右脚蹬地发力,左脚前上夺位,通过腹部传递力量给乙、双手控制乙双臂,把握抛掷的角度,整体合力将对方抛出(图81)。 50、乙顺势后跳退步 乙随着甲的发力,顺势通过后跳调整自身动态平衡,两人断开(图81)。以甲为上手、乙为下手的第一路练习完成。 51-100、第二路练习 甲乙换上下手,乙垫步上步右反臂拳击甲头开始,相互练习对方的攻防技法,作为第二路练习。当甲随着乙的发力,顺势通过后跳调整自身动态平衡,两人断开时,以乙为上手、甲为下手的第二路练习完成。 101-150、第三路练习 甲乙换左右势,仍然以甲为上手、乙为下手,甲换步上步左反臂拳击乙头开始,招法相同、左右互换。当乙随着甲的发力,顺势通过后跳调整自身动态平衡,两人断开时,以甲为上手、乙为下手的另一边的第三路练习完成。 151-200、第四路练习 甲乙再换另一边的上下手练习,乙换步上步左反臂拳击甲头开始,相互练习对方的攻防技法,作为第四路练习。当甲随着乙的发放,顺势通过后跳调整自身动态平衡,两人断开时,以乙为上手、甲为下手的另一边的第四路练习完成。 201、收势 两人断开,屈膝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右转,右手随转体向右同时与左手向左分掌,肘微屈,经过左横裆步(图82),两手继续下抄经过腹前返上合抱,同时左脚收回至与肩同宽,两腿蹬起,成开立步,两手十字交叉,位于胸前(图83),两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图84),两臂下落于体侧,左脚并右脚还原成并步直立姿势,目视前方(图85),甲乙双方各左转身90°,面向而立,身体保持放松、中正、呼吸自然(图86)。互行抱拳礼(图87),以礼始、以礼终。 这样打完四路可以把基本技法动作的左右和上下手全部练一遍,练习中要特别注意掌握舍己从人、不丢不顶、随屈就伸、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等操作原则,沾粘连随在一起追寻以柔克刚的推手韵味。 套路推手训练还具有较好的按摩、医疗保健、强身健体的功能。在程式化推手中,相当于双方相互“按摩”,配合呼吸、自然合道,全身上下内外一动无有不动,不但各个关节得到运动,全身的肌肉、筋腱、经络系统也都得到锻炼,使形体和大脑神经、脏腑气血相摩相荡,促进气血贯通、新陈代谢、免疫系统修补机能,从而获得预防、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效果。推手中阴阳虚实、刚柔相济,以技击动作对操比个人盘架单操起到了更佳的健身作用。既有利于年轻人的生长发育,也有利于所有习练者的身心健康和技击技能增长,是完全符合科学的。 套路对练中的技法纯熟掌握后,可以不按现有顺序,尝试着各自随意连接、重新组合练习。也可以把对练套路中上(或称甲方)下(乙方)手的动作招法作为个人套路单独练习,其中没有一个废动作,能够很快找到“眼前无人似有人”的感觉,比一般单练套路效果好的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将套路对练中的技法拆开,两人反复单招操练,求索熟能生巧、精益求精,这就开始进入散推手的练习阶段了,交手中根据对手的变化随机滋生衍变出适用招法,凭借感知觉(听劲)产生出正确反应,可打、可踢、可摔、可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