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刘积顺的教武式太极的要领

2009-1-13 08:34|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7722| 评论: 0

  学太极拳的人有很多种,我这里只是针对将太极拳当作艺术和哲学来追求的讲的,而不仅仅只将太极拳作为健身的手段。
  既然太极拳要练的是意识支配下的从混沌到清晰的变化,练的时候自然要内省这几种状态的感觉。先是要练静态的感觉。再练动态的感觉。再练感觉的运用。最后是随心所欲。
  对初学者,那该怎么练呢?先从站桩入手,再单练,同时练套路,再练打手。
  (一)练站桩就是练静态的感觉,求静中偶动的感觉。练混沌到清晰的感觉。要练到全身筋、肉松、软,有弹性;各大、小关节之间的间隙清晰。
          (无极桩)
  (刘积顺老师,陈仁杰老师所传)
  两脚分开与肩平宽,脚尖可以略分开也可以不分开,两膝微曲,整条腿成一弓,膝盖不用力。其余以自然舒适为度。
  双手自然下垂,五指自然伸展,置大腿两侧。腋下空开,整支手成一弓。
  头顶似有一绳子将人吊起,全身的肉松松的往下挂,骨头从脚底一节一节往上长,
  身上其他要求如身法八要所述。躯干成一弓。
  初学者先不管呼吸,呼吸自然就行;意念也先不守,自由思想;到一定程度就慢慢会理解了。
  (二)单练可以将套路中综合性的动作单独拿来练,也有专门的训练动作。是练动中求静的功夫。练清晰到混沌的感觉。
        (撒放)
  (刘积顺老师,陈仁杰老师所传)
  两脚分开与肩平宽,脚尖可以略分开也可以不分开,两膝微曲,整条腿成一弓,膝盖不用力。其余以自然舒适为度。
  肩背一片沉至脚跟,支配双手抬起与肩平,掌心朝下。再松沉一次,从远处将手抽回,手成一弓,掌心朝前,置于胸前。再松沉,从脚跟上来,将手逼出,手仍是弓。反复动作。
          (起,承,开,合)
  (刘积顺老师,陈仁杰老师所传)
  见郝少如著《武式太极拳》第31-37页,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2年4月第1版。
   (松身五法)
  (黄性贤老师所传)。
   (纯阴纯阳)
  (徐奇老师,陈仁杰老师所传)。
   (三)套路是将站桩的感觉和单练的体会融合在一起,使之贯通的练法。练时无对手,心中要有对手。
  各式太极拳都有自己的套路,各式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根据自己兴趣练自己喜欢的式样。只是注意:太极拳不在样式而要内在。
           练套路就要象和对手在对练一样。
   (四)打手是学太极拳必修的课程,没有打手,不成太极拳,当然,没有内在就更不是太极拳。
  打手是一定要跟老师学的。在此无法说明。

  其实,学练太极拳除了极个别天才外,一定要跟老师学。站桩,单练其实是在老师的身上摸出来的。打手就更不用说了。
  上面所说的,只不过是个程序罢了。要真想练好太极拳,首先要找到好老师,其次老师还要肯教,再次自己要下苦功。
  每日1-2小时,坚持3-4年,(当然要按照老师的内在要求去做)那么应该是会懂得太极拳了。太极拳按我的观点是不能速成的,必须下苦功。它是一种内省的功夫,没有一定程度的练习和体会,是很难理解的。


 

1

点赞
1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