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敌意识,是学习大成拳的第一课。 作为实战拳种的大成拳,习者的精神状态很重要,什么“浩气放纵,视敌如草芥”等等;但精神状态需要设立一个假想敌,那不是纯客观静止的东西,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对敌意识上。 不论什么桩法,站桩者心目中的敌人,既要设立在远处,利于神情浩纵、蓄力透长;又要想到远处这个敌手是能够随时打到并威胁到自己的。它可以是远处的房顶、大树、山峰,甚至可以是天边的一点寒星,但它们不是死的客观事物,而是活的能够跟你对抗的假想敌。所以王芗斋宗师曾言“我让你这么做,你真要这么做,就错了”。倘若拘泥于“挂树呵!栽树呵!抱球呵”等意念,思想中真的来回挂动于远方的大树或者跟假想的大树、大球用功,就会偏离正确的练功方向。要知道,你所做的任何意念活动,都是针对你的敌人的,挂树、栽树、抱球,不管哪种假借;都应该包含技击意识,否则便是无的放矢。 以“挂树意念”为例。通常的练法是,站桩者(一般是托婴桩)设想己身和远方一棵大树产生牵挂联系,手腕和树梢之间连上一根橡皮筋,意识中往来拉动,“橡皮筋”一紧一松,随之身上产生内在松紧弹性。开始这样练是有益的,但拘泥行之并不能强化习者的技击意识,更使练功与实战脱节,减弱功效。因此练功者需要进一步设想,眼前大树不仅是你的练功工具,还是你心目中的强大对手,主动向前用力为推,对方推我而我被动用力为撑,己方主动向后用九为拉,被动为之是抱,推拉撑抱的主动、被动用力由此而生,这是真正的“己身皆具备,反向身外求”,其它如抬按、分合,不妨依此类推,举一反三。这样,树敌意识便在大成拳站桩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心中树敌,在试力功法中的运用是这样的。我们知道,广泛流传的钩挫试力的意念为,借用意想中的水流如逆流、顺流、旋流等,以增大动作往来的阻力感;神龟出水则是利用神似海龟浮沉于“碧波海面”之上,以强化身手互反的动作协调性及灵活度。凡此种种皆对拳学修为有益,但明显缺乏树敌意识,从而“执着己身,一无是处”。一旦习者从单练功法过渡到推手、实战等对练功法,会因为自己一贯缺乏临敌意识而极不适应。树敌意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为了有次序地、完整地突出试力功法的技击性,我们把练习者的精神意识分为第一意识和第二意识。第一意识,即是试力动作的规范性此为求形阶段。第二意识,是练习者建立在自身与身外的相互联系上,上述水流假借、海面假借是一种,敌我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为另一种,此为求意、求神阶段。 树敌意识,能够提醒试力者,不管练什么动作,都应该因假想敌而练,推拉、抬按、分合,时刻不能忘记对手的存在。假想敌针对你推拉的压挑横拨怎么办?针对你抬按的撑挤牵拉怎么办?针对你分合的推抬顶牛怎么办?这些都要在试力单练时心里有数,一一有对策,否则跟体操有什么区别?在推手、实战中,技击者观察揣摩进而通过肢体接触,识破对手的意图为第一反应;根.据对手意图做出的应对动作为第二反应。 [page] 为什么练习试力?就是培养人的第二反应,长久习之,形成本能,“大成拳学,妙在本能,纵横自在,有感皆应”,没有树敌意识显然是做不到的。 总之,树敌意识广泛运用于大成拳的各个功法阶段,它不是一招一式见招拆招,更不是战术糊涂战略轻敌的妄自尊大,而是使大成拳习者跨入技击殿堂的首要阶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