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迈入新世纪的中国,国力昌盛,发展势头强劲,但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却日益险恶。日本不断对中国进行挑衅,中日关系降低到两国建交以来的最低点。美国则从各方面打压中国,处处设置障碍,企图遏制中国的崛起。处于这样一种险恶的国际环境中,中华民族要强力崛起,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除了大力发展经济外,必须呼唤尚武精神的回归,它是推动民族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驱动力。 什么是尚武精神?东方毅先生论述到“尚武精神就是要在全体国人骨子里、灵魂中贯入一种刚强意志。全民齐努力,共同兴武力!”中华民族是一个不乏尚武精神的民族,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大地上的各个小国都以尚武为国策,国民个个皆兵,每个人在战争发生时都能拿起武器,保家卫国。我们的祖先也曾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也曾经拥有风驰电掣的激情,他们一个个都是铁骨铮铮、血气方刚的汉子,在马背上打出了中华民族的一片天下。然而,由于农耕社会的发展和统治阶级信奉以德服人、以柔克刚、有容乃大的儒家思想,尚武精神一次次的被尘封,我们民族的精神和体质不可避免地衰弱下去。虽然,中国曾经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外族的入侵也多以失败告终,国家的疆域也曾空前广袤,然而,缺少了尚武精神的民族,失去了血性的民族,无论在经济上是如何强大,就像是狼群前自夸丰腴的一只肥羊,任人宰割的命运迟早会来到。 近代史上的中华民族,严重缺乏一种每一个健康的民族都应有的、“正常的”尚武精神。近代中国社会尚武精神的严重缺乏可以从历史中找到些许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被称为文明古国而自豪,从古至今,国人对“文”一直很偏爱。文为劳心,武为劳力,古人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历代封建君主们从来不把文武平等看待,文要凌驾于武之上。文人们只懂文章神韵,吟诗作对,却手无缚鸡之力,若国难当头,既不能征战沙场,又不会领兵打仗,只有一死报君恩。中国社会的主流传统是重文轻武,与欧洲封建时期的尚武精神截然相反。“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武人总是粗人,为主流社会所不齿。这种重文轻武的社会传统,造成民族文弱之风盛行。 中国文明开化很早,又以农耕为主,是食“草”的民族,民风和平、柔弱。由于农耕方式适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国一贯排斥游牧民族,将游牧看作是外来民族的生存之道,是野蛮、落后的代名词。但就是这些带着落后帽子的野蛮人,用强悍的铁骑、雪亮的刀锋,屡屡冲破长城,击败以文明之诩的王师。汉朝时期的匈奴之扰,唐朝时期的突厥之扰,宋朝时期的契丹、辽人、蒙古人之扰,明朝时期的满人之扰,这些游牧民族的侵扰使国家举国而战,倾尽全力。人口稀少的落后民族却形成了难以对付的力量,这足以使农耕社会的政治家、军事家大跌眼镜了。多数西方列强也都是游牧民族的后裔,至今,畜牧业在这些国家的经济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肉制品和牛奶是餐桌上的主食。西方人的外观上(包括女人),形体健壮,体力充沛;精神上,个性张扬,崇尚自由。这些国家没有四大古国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他们有着恰恰是我们认为不文明、野蛮的东西――尚武精神! 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就是强与弱的竞争,就是军事实力、科技的竞争。东方毅先生论述到“民族国家力量是一个综合因素,由武力、财力、智力共同有机组成,决不能将财力简单等同于国家力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不够强大,就是文化再灿烂,经济再发达,到头来,洋人的坚船利炮照样能击碎我们充满智慧权谋的脑壳。想当年,几千人的洋枪就征服了拥有几亿臣民“国富民强”的礼仪之邦,是我们少了文化、少了谋略、兵法还是少了土地、军队?我们少的恰恰是振兴民族之风的尚武精神!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尚武精神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尚武精神代表了力量,代表了阳刚,代表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努力奋争的精神。“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让我们重拾吴钩,重新激发国人的尚武精神,去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力崛起,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