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这是中国人民的大事,也是世界人民的大事。为了弘扬古代奥运的本真精神,使国人在欢庆的同时,保有一份理性的思考,笔者提出几点必要的质疑与建议。 奥运的目的与口号 最初古希腊奥运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生命素质,展现人体的活力与健美。其相应背景是,古希腊人爱运动爱生命爱淳朴自然的生活古风。比照今日奥运,这些美好品质似已不存,取而代之的是“更快、更高、更强”的触目口号。今日的奥运,已越发背离古代奥运启迪激发人民热爱生命,重视全民健身活动的初衷,越发异化成追求经济性、赢利性的活动,包括用人的有限肉体,极力去挑战无限精神极致的偏颇活动。 审视奥运口号,它不是对与错,好与坏的问题,而是整体定位的问题,当今时代,对一切事物,或许都可要求快节奏,唯独对人的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不可用“快”字,否则就是反科学。因为人的生命——肉体生命,自有其内在的严格律动,打破或违反都将导致人的整体生命早殒早衰。 奥运的理念与方向 毋庸置疑,“更快、更高、更强”的提出,迎合了进化论“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观点,却忽略了进化论的人文重心:“适者生存”。准确地说,是有利生存为好,不利生存为害。进化的价值不在于弱肉强食、败者出局(这只是表象只适用低等生物),而在于物种延续,生生不息。特别是人作为生物体,更被赋予了传承延续生命的伟大使命,欲完成这一使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遵循科学方法。有利生命的,肯定不是快节奏的,而是适应生命内在节律的。如中国古人就发现人的气血每天有“子午流注”的规律,人的皮肤亦有24小时的代谢周期。这些天定的铁律一旦被超前打破,人的生命必遭殃受损。 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性体育盛会——奥运会应当提倡体育运动健身,理当对运动生命学有个本质诠释和把握。不论奥运精神或是人文精神,任何精神性的传承都是以肉体为起点,以生命延续为依托,特别奥运这种本身就以正面召唤人性与生命传承性的运动,更要将生命的高质量延续放在首位,不能陷人一种悖论——一面号召运动健身,一面却让运动有损于健康。凡是与人的身体有关的活动,都要慎之又慎,切不可用有限的肉体去搏无限的精神。尊重珍爱人的生命,应当成为2l世纪人类的共识,即便奥运也不可例外,也要不断审视完善自身的运动项目,是否能实现健康生存的目的,是否合宇宙生命演化的方向。有利人生命进化的则弘扬,逆之则扬弃。 [page]
建议 再对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提几点具体建议。 一、2008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是一件幸事,不论北京奥组委还是国际奥委会,相信举办奥运的初衷都是良好的——不仅仅是为了谋取政治或经济利益,而是期望能够运动健身,能在精神文化层面影响人,鼓舞人。基于这一共识,如果抓住北京奥运这一良好机遇,尽可能改进奥运的规则,丰富奥运的内容,使之更具科学性,更贴近生命主题,这将是本届奥运会对人类的一大贡献。“人文奥运、生态奥运、绿色奥运”这些理念都有创意,但较之“生命奥运”都欠合理。唯“生命奥运”这一主旨性口号,才真正切中最初奥运本义,返回以生命为本的内核。与此同时,可大力推介中华传统生命文化理念,推出中国养生健身活动系列。 二、除了打出主题性的“生命奥运”口号外,还应补充三个附属性的新“三更”口号,“更和谐、更平衡、更简约”。无论就生命自身或体育运动的审美性来说,它都是最合适的口号。并且它所内蕴的普遍性与最高审美原则,也是多元世界及人类新文明发展的方向准则。 与此口号相协,在今后奥运运动项目选择中,应多选些有利于人的生命优化,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更多些表演性强、观赏性佳的项目。删减些刺激人的神经,易对人体造成损伤、易引发冲突抗衡的项目。如中国的武术套路,就是极好的运动项目。它所传达的信息,除了强身健体,更多的是生生不息、不争而胜的人性美德。这类项目多了,世界必少一份恶性竞争,少一场血腥战争,多一份馨美的生态环境。 三、在中国人民真诚迎奥运的欢庆声中,我们遗憾地发现,奥运所有项目,竞没有一项采自我们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泱泱大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在自家国土上,在自家搭的舞台上,却只能看人家演戏,个中滋味真有些苦涩。本来借东道国之利,满可将与奥运精神最合排的武术推进奥运项目,却又因什么人为的“超编、缩水”理由被拒之门外,仅被允许编外演示。.其实奥运会没有中国项目,并非中国很受伤,而是奥运自身的损失。奥运失去了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人气、民心。 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有异于任何国家的独特文化。相比欧洲文化的求真,印度文化的求善,中国文化是真正的“真善美”三位一体统一完备的文化。它们分别对应中国古代三大“经典”,强调“真”——关于天人演化规律的《易经》;强调“善”——关于人道如何遵天道的《道德经》;强调“美”——关于人的生命顺应天命具体方法的《黄帝内经》。上天对中国似格外垂青,唯中国文化在自然与人文两方面都给予了最全面丰沛的活性基因。 西方重技术,中国重功夫,技术更偏向外在机械性、物质性、整体高效性,功夫更讲究内在机理、内部节律,及个体生命的不可重复。中国平台,如中国文化的广博兼容一样,古往今来就是开放式的世界大平台,就是世界人民展示生命活力的地方。中国“居中、适中”,中国地处地球磁场中心,天然成为人类活动的舞台自在理中。试看今日,小至各国洋徒弟来中国拜师求艺,大至国际问力量的斡旋均衡,想玩转地球,摆平世界,谁能绕过中国平台? 中国抓住了2008奥运契机,而反过来说——2008北京奥运更应当抓住中华文化契机,借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完善自身,将以机械为本的西方“科技神话”,转变成以中国“生命科学”为理念的正确进化方向。这将是本届奥运会最伟大的使命、最成功的策划艺术。当然,或许也无所谓什么抓与不抓。它应是自然而然的,谁的文化“保真度”更高,就该从谁,谁就是主流。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