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改造筋骨在太极中是如何解释的?

2008-7-8 08:27|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1697| 评论: 0

 
    拳谱上有关筋力的要诀似乎是“用(筋)力日久,而豁然贯通”,对骨的要诀似乎只有一句,就是“敛气入骨”。敛气入骨干什么呢?实际就在洗髓,始极重极坚,终极轻极和,对应洗髓经讲的“功成身轻如羽”。所以可说练太极拳就是一个筋骨改造的过程,这是必然的,内家拳都需要有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太极拳岂能例外。
    问题是如何检验筋骨改造正确而是且行之有效的呢?这就需要讲气,太极拳离了讲气,很难说清楚,而讲气总会给人带来要么谈玄要么误人的印象。实际上中医认为,气是影响人体方方面面的,是不可分离的,讲气跟讲力讲形一样是件平常事。我们要求(拉筋)力透四稍,(拔骨)意气遍全体,如何检验其正确?简单的办法就是检验力度,比如我以前讲的”七星架“,这对初学者是适用的,要再深入,检验气氛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却是初学者难以掌握的。比如上贴有人提到肩胯相合的问题,怎么样才算比较理想的肩胯相合,按我们的要求是要合成一个“麻将牌气囊”,并束腰为定,在这基础上的一切动作包括拧裹才是可以点头的。顺便多说一句,上贴讲“作猴缩蹲,胯部与肩部呈反方向螺旋对拧,带动脊椎、脊椎两侧、肋骨肌肉筋腱如对拧钢丝”中,“带动脊椎”一说有点不符由内而外的规矩,练习者要对带动脊椎一说具有的初步法,方便法的局限性有个心里有数,正确的办法应该是脊椎带(主)动,铭记在心,时刻注意,力由脊发才做得到做得好。所以要紧的问题往往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要论得很清楚比较难,这也是难以开贴以讨论之的原因。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也只有在)改造我们的筋骨同时也在改造我们的精神(心意),一个很直观的证据就是我们对一个很简单的拉筋拔骨状态也很难坚持很费精神,完全作不到如习惯动作时的自如轻松,这就是原来习惯状态下的心意不符合甚至是完全不符合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拉筋拔骨状态。更何况用复杂的穿骨拉筋建立更多联系,向无处不通(顺) 无处不合的状态努力.......我们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就失去了探究心意,逐次深入的良机,也就难以达到心行气进而随心所欲的实用目的。
    除了要在太极拳架中有一种穿骨拉筋的味道,也曾提到过打太极拳要一身正气,一身正气需要正身,形,骨,意,心才能得到,对我们来说正骨正身正形目的还在于练好气,有了气,敛气劲入骨才有可能,但正身正骨正形也包含了筋骨改造的内容。。。。。以上这些大概就是太极拳关于筋骨改造的大体面貌,我们即要重视其重要性,也要注意它和其他方面的联系,不要掉入类似“唯物器论”的窠囚。
    太极与心意的出发点不一,着重点不同。但是练功的终极是类似的,武理是相通的。 改造筋骨、活胯活肩.
    关于胯的讨论这一贴,实际没有完全讲透,因为大家似乎都不愿探究下去了。而本来目的还在于讲气,即要由胯入手,撑足下盘,从下往上练,练出一个“麻将牌气囊”,以前讲过腾字诀需要学习鸟的七个气囊都充满,对于人来说这个麻将牌气囊是最要紧的。由下往上不能简单化理解,太极拳有下必有上,需要压下去弹上来,才能最终腾起来。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